李巍巍 張一菲 紀思明

物流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實現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能夠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業成本法是新型的用作業為基礎的對成本去計算和管理的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企業在物流成本管理的相關要求。因此,本文將從現階段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入手,分析出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不同之處,得出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核算具有優勢,表明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成本管理上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更加適用于現代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需求,并提出企業的在實行作業成本法進行物流成本管理的相關保障措施,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結論并展望作業成本法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物流成本管理仍然停滯在成本核算的方面,在控制成本上缺乏一定的力度。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科學的技術方法。企業必須重視作業成本法的研究,并將其運用在物流成本管理環節,發揮其作用,來較大幅度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效率。
一、相關理論基礎
(一)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代化物流管理的實現成為了降低企業成本、創造利潤、提升經濟效益的最新渠道。所謂的物流成本管理實際上是指企業在所開展的物流活動中貨物在實地流轉運動的過程中所消耗的貨幣表現,這種成本的消耗包含了貨物運輸、儲存、裝卸搬運、物流信息與管理等過程中的資源消耗,這個過程不僅僅是人力、物力、財力所耗費數額簡單相加的總和,還應加入貨物的風險和保險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則是將物流的成本從相關生產成本中分離出來,我們可以按照一個統一標準去進行專項核算,從而有效控制物流活動所相應的成本,以此把握物流的合理程度,并對其作出客觀有效的評價,使物流系統能夠越來越完善,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的同時還能以最低的成本去做到生產經營。總體來講,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是與物流有關的費用進行相關的計劃、控制和協調。
(二)作業成本法基本原理及核算流程
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大致被總結為“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成本動因是作業成本法的核心內容,它是決定成本發生是由哪些活動或者作業造成的,在進行成本費用的劃分時,要依據其成本動因進行,才能夠使得資源費用分配的更加準確。因此作業成本法的原理可以解釋為:在產品的生產和服務的提供過程中,依據資源動因的不同,將消耗的資源總數分配到與之相對應的作業成本庫里,再以產品或提供服務的某個環節為單位,把作業成本庫中與產品或服務環節相應的資源消耗歸集在一起,計算出每種產品或每項服務的總成本。不難出來,作業成本法的主要問題是怎樣根據各項作業的不同來確定相應的成本消耗,使之與資源成本進行聯系,并總結出成本的積累過程中所需要的驅動因素是什么,最后將這些因素進行整合得出最后的產品或服務成本。
運用作業成本法進行企業成本核算時,關于間接費用的計算流程大致分為以下兩個階 段:首先,將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所消耗的全部資源按照資源動因,去劃分到每一個作業中;然后,將與此作業中心相關的各項資源損耗數集合到一起形成作業成本庫,再根據作 業動因將作業成本庫中的成本額合理分配到產品或服務中去,計算出產品或者服務的最終成 本。作業成本法的具體核算流程可分為下面四個步驟:第一步,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需的各項資源進行統計并將其歸類進入資源成本庫,第二步,分析并確定作業構成,建立好作業成本庫,第三步,剖析資源動因,合理分配資源到作業成本庫,第四步,解析作業動因,并把作業成本庫中的成本匯集得出最終成本。
二、現階段物流成本管理存在問題
(一)間接費用分配形式簡單
就很多物流企業而言,目前采用的傳統成本法,間接費用仍然屬于單一模式的分配,它 的主要局限性在于還是將數量作為分配基礎,這種分配方式已經不適用當下了,因為目前企業提供組合多樣化服務,而沿用傳統的分配方式將會使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不精確。所以,想要解決物流成本信息不精確的缺陷,就要根據各個物流作業環節,分別確定不一樣的分配標準,這樣才可以有效的解決間接費用分配形式簡單的問題。
(二)服務定價缺失全面準確的成本信息
物流企業目前的配送網點有一大部分是屬于加盟模式,企業總部所給出資費標準是全國 通用的,但是并不是強制性要求必須按照給定的標準收費,因為各省市的發展情況經濟條件 不同,所以每一個省市的配送網點都有一定的自主定價權,就很容易出現同一家企業在各地 間物流費用不同的現象,即便是同一省市的網點也會在首重費用和續重費用上出現差別。另 外由于網購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常見情況,各網點為了爭奪市場占有率、維護當前的客源, 拉攏商家簽訂長期合同,對物流流量需求大、進行過長期合作的客戶會采取根據企業提供的 成本信息進行稍加利潤的優惠政策。因此,對物流企業而言,準確的成本信息尤為重要, 這是制定更為合理定價的基礎保障,但是傳統成本法無法為企業提供十分全面精準的成本信 息,造成成本扭曲現象,沒有合理的定價會對企業的獲利水平造成影響,降低企業的競爭力。
(三)成本信息的核算分析欠缺可依據的標準
企業之間在物流成本的核算、控制方面缺少統一的口徑,現階段,我國并沒有形成相關的統計數據,導致大部分企業只能憑借自身的經驗和認知,應用傳統的方法核算物流成本。再加上傳統成本的核算模式對間接費用的分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就嚴重削弱了物流成本核算的科學性、權威性,使物流成本無法進行量化的比較,導致管理者無法對物流成本進行分析、評估,使物流成本管理陷入困境,嚴重阻礙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三、作業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應用的策略
(一)加強作業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基礎工作
1.對作業進行適度的劃分
企業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反復操作,最終達到為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過程,這種按 照規定、反復操作稱之為作業,也可以將資源耗費的活動稱之為作業。比如,肯德基制作炸雞,富士康生產電子配件,物流企業根據某個合同提供的服務等等,同時,還可以將某項環節的具體活動表示為作業。在應用作業成本法前我們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包括:確認組織從事的作業、和成本相關的要素、作業動因、成本的動因及業績的計量關系。作業的劃分應當適宜,不可太細也不能太粗。如果太粗的話將無法揭示企業管理改善的機會;太細則無法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甚至造成分析的紊亂。
作業成本法可以減少傳統方法在產品成本計算上的主觀分配問題卻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比如:在成本動因的選擇及作業的確認等相關方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會計工作人員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這種隨意性會帶來與實際結果比較大的誤差。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引導會計人員合理選擇成本的動因。
2.管理者參與作業成本系統的設計
我國物流企業現狀就決定要想在物流企業中全面實施作業成本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不同企業的規模和具體狀況就共同決定了作業成本法實施的差異。所以,保證作業成本法的順利的實施,必須明確相關主體的責任,層層監控,相互制約和監督。此外,還要讓管理者和員工共同熟悉作業成本系統,從而提高該系統的執行效率和效果,讓管理者和員工共同去參與作業成本系統的相關設計,進而來獲取充足的信息。
(二) 加強作業成本核算軟件開發與方法的推廣
要想在我國物流成本管理中成功應用作業成本法,須構建良好的信息系統與其配合。所以,這期間的數據信息如果依靠人力來進行作業成本的計算和處理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人工處理信息會容易出現數據偏差,另外就是耗費時間太長,增加人工成本,雖然目前會計電算化已在物流企業中廣泛應用,但是在某些精細成本數據信息的處理上,依然無法得到完全的滿足。物流企業目前已經擁有相對比較發達的物流信息系統,物流信息系統可以隨時觀察貨物流動所帶來的貨物量的變化,還能提高各個物流環節的作業效率,另外不僅應用在作業信息處理和控制信息處理方面,還可以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所需要的信息、數據、方案等。再加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共享會計成為熱門,各企業之間可以進行會計資源的共享,這都得益于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有效降低人力資源,提升自身競爭力,為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內部進行成本管理構建了適宜的環境條件。
四、結語
總而言之,物流成本的特點決定了作業成本法是計算物流成本并進行物流成本管理,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對于物流行業來說,各個企業提供的服務差別并不大,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成功, 就得利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并不斷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尤其是在物流業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運用何種成本核算方法為企業進行成本管理成為了重中之重。為了壯大物流企業,要明確作業成本法的相關原理,并借助其優勢,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使其為以后物流業發展帶來更加廣闊的前景。
(1.黑龍江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2.黑龍江科技大學 研究生學院;3.大慶油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8JYB156),黑龍江省政府博士后資助經費(LBH-Z17046),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2018M631916),黑龍江科技大學青年才俊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