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芽 王建俊 錢林 李衛鵬 歐德淵
摘要 研究空茬期煙田養雞對煙草主要病蟲害的影響,結果表明,空茬期煙田養雞后,在第20天時顯著(P<0.05)降低小地老虎對煙草的被害株數和斷苗率;30和40 d時,試驗組煙蚜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黑脛病發病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40 d時,試驗組煙青蟲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30和40 d時,由農藥殘留引起的畸形葉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空茬期煙田養雞能有效減少部分病蟲害的發生。
關鍵詞 空茬期煙田;養雞;煙草;病蟲害
中圖分類號 S 435.7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3-0188-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3.048
Effects of Raising Chickens in Tobacco Field during Empty Stubble Period on Maj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Tobacco
JIANG Chun-ya1,2, WANG Jian-jun2, QIAN? Lin2?? et? al
(1. Teaching Experiment Field,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Guizhou 550025;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Guizhou 550025)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raising chickens in the empty stubble period on the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tobacco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raising chickens in the empty stubble period, the number of killed plants and the rate of broken seedlings of small ground tigers on the 20th day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5). At 30 and 40 d, the incidence of tobacco aphid disea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black shank diseas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t 40 d, the incidence of tobacco cyanos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t 30 and 40 d, the malformed leaves caused by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es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Raising chickens in tobacco field during empty stubble peri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om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Key words Tobacco field during empty stubble period;Raising chicken;Tobacco;Disease and insect pest
貴州省是全國第二大優質烤煙生產地,每年煙葉產量在我國所占比例均維持在 13%~19%[1]。每年9月中旬到次年3月為煙田空茬期,土地閑置十分嚴重[2]。貴州為山區省份,人均耕地少,空茬期煙田養雞能充分利用閑置的煙田土地,加強了對土地資源的利用。雞喜食昆蟲,刨地尋找蟲子或蟲卵,對于防治煙草病蟲害有一定作用,而且雞也采食牧草,降低了煙田及周邊雜草的生物量,這可減少除草劑的使用,達到減少除草劑殘留對煙草的危害,但未見相關研究,筆者通過研究空茬期煙田中養雞對煙草主要病蟲害的防治作用,為實現土地資源的利用及煙草的生物防治提供研究資料。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方法
1.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為石洞鎮冷水村,地處108°51′28″~109°05′28″E、26°51′36″~60″N。
1.1.2 空茬期煙田養雞情況。
市場購買黔東南小香雞200只,室內常規免疫接種,自由采食和飲水,在煙田中建立塑料大棚,每666.7 m2煙田用過塑鐵網圍起,將大棚中的煙葉清除干凈,雞60日齡后將雞轉移至空茬煙田大棚中飼養,白天為陰天和晴天將雞放牧于煙田中,雨天和晚上將雞關在塑料大棚中飼養。飼料為自配“玉米+豆粕”型育成日糧,每日飼喂125 g日糧,自由飲水。飼養密度750只/hm2,空茬期飼養過雞煙田為試驗組,未飼養過雞的煙田為對照組。
1.1.3 煙草。
煙草品種為云煙97,煙苗采用漂浮育苗,按相關技術標準進行統一大田管理,中心花開放打頂移栽時間為4月27日,煙草種植密度:行距115 cm、株距55~60 cm,種植16 500株/hm2左右[2]??瞻捉M和試驗組地塊未進行藥物或生物防治。
1.2 調查方法
1.2.1 小地老虎。
煙草移栽后10 d開始調查,采用平行線取樣方法,定點定株。取10行,每行連續調查10株,共計100株,每隔5行后,作為另一個樣本,每組調查5個樣本。每隔10 d調查一次,小地老虎為害期約為30 d,測定3次。記載煙株、根際和地面松土內的幼蟲數量,同時根據小地老虎的為害癥狀記載被害株數,并計算被害株率。
1.2.2 煙蚜。
煙草移栽后20 d開始調查,10 d調查一次,共調查30 d。取10行,每行連續調查10株,共計100株,每隔5行后,作為另一個樣本,每組調查5個樣本。記載有蚜株數及每株煙草上的有翅蚜、無翅蚜數量,計算有蚜株率及平均單株蚜量。
1.2.3 煙草黑脛病。
煙草移栽后20 d開始調查,10 d調查一次,共調查30 d。取10行,每行連續調查10株,共計100株,每隔5行后,作為另一個樣本,每組調杳5個樣本。記載發病率,并計算病情指數。
1.2.4 煙青蟲。
煙草移栽后20 d開始調查,10 d調查一次,共調查10 d。取10行,每行連續調查10株,共計100株,每隔5行后,作為另一個樣本,每組調查5個樣本。以葉片為單位全株調查,計算發病率。
1.2.5 除草劑殘留畸形葉。
煙草移栽后20 d(5月17日)開始調查,10 d調查一次,共調查30 d。沿煙田邊緣統計最邊緣30株,每隔2行后,作為另一個樣本,每組調查5個樣本,記算發病率。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ASS 20.0軟件Crosstabs of Descriptives方法進行比較分析,P小于0.05為顯著性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2.1 小地老虎
栽種后20 d,試驗組被害株數和斷苗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栽種后10和30 d無顯著差異(P≥0.05)(表1)。
2.2 煙蚜
栽種后20 d,試驗組煙蚜發病率低于對照組,但無顯著差異(P≥0.05),而栽種后30和40 d,試驗組煙蚜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2)。
2.3 煙草黑脛病
栽種后20、30和40 d天,試驗組黑脛病發病率低于對照組,但無顯著差異(P≥0.05)(表2)。
2.4 煙青蟲
栽種后20和30 d,試驗組煙青蟲發病率低于對照組,但無顯著差異(P≥0.05),而栽種后40 d,試驗組煙青蟲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3)。
2.5 除草劑殘留畸形葉
栽種后20 d,由農藥殘留引起的畸形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無顯著差異(P≥0.05),栽種30和40 d時,由農藥殘留引起的畸形葉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3)。
3 討論
小地老虎屬鱗翅目夜蛾科,是為害煙草的一種重要地下害蟲。白天潛伏于煙株根際土層中,夜間出土活動為害,常將煙苗齊地面咬斷,有時爬入煙株嫩頭,咬食嫩莖和葉片,造成缺苗斷壟[3]。煙蚜又稱桃蚜,屬同翅目蚜科,是對煙葉生產為害較嚴重的害蟲之一,其不僅刺吸汁液,導致煙葉營養物質直接損失,更重要的是傳播多種植物病毒,且其常發生于煙株的整個生育期,為害時間長[4]。煙青蟲在煙田經常發生,主要為害煙草葉片,造成煙葉破損,有時為害嫩莖,蛀食生長點,使煙草過早停止生長。留種田煙草現蕾后,幼蟲蛀食花蕾和果實,影響煙草結實[5]。小地老虎經歷卵、幼蟲、蛹、成蟲,放養于煙田中的雞會捉食小地老虎及幼蟲或蛹等,該試驗發現,空茬期煙田養雞后,導致第二年種植煙草后地老虎的數量略有減少,雖然與在空茬期未養過雞的對照煙田無顯著差異,但能使被害株數和斷苗率顯著降低。同樣,養過雞的煙田,第二年栽種后,煙蚜和煙青蟲發病率低于未養殖過雞的煙田,這可能是由于空茬期間雞采食了這些病蟲害的蟲卵、幼蟲、蛹或蟲體,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達到了生物防治的作用。
煙草黑脛病是一種由煙草疫霉引起的土傳性根莖類病害,俗稱“腰爛”“穿大掛”“瘟兜”等[6],在我國多地均有發生,該病感染莖基呈黑莖,最后可導致全株凋萎枯死,甚至造成煙葉絕收,給烤煙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危害[7-8]。該研究發現,養雞后對該病并無影響,目前也沒有雞對煙草病毒性、細菌性和真菌性病害有影響的報道[9-10]。
煙田種植中,煙田周邊雜草叢生,由于近年來勞動力費用上升,增加了人工除草的成本,種植烤煙的各級政府部門和煙草專賣局雖然禁止種植戶使用除草劑[11],但仍有部分種植戶為了節約人工成本,偷偷使用除草劑。由于除草劑的吸收有富集的過程,在煙草生長早期影響并不大,而在后期才會有畸形葉的形成[12-13]。該研究發現,在煙草生長后期,空茬期養雞后,或許由于煙田坎雜草生物量的減少,農戶減少了除草劑的使用,從而減少了畸形葉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李鳳.貴州省發展烤煙產業的比較優勢分析[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8):231-233.
[2] 魏康凱,趙世元,沈崢.烤煙K326品種病蟲害發生種類及動態研究[J].植物醫生,2019,32(1):39-44.
[3] 謝春鳳,彭軍.煙田小地老虎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122.
[4] ?;蹅?,肖先儀,林梅,等.不同黃色粘蟲板對煙蚜及蚜傳病毒病的防治效果[J].貴州農業科學,2016,44(9):68-70.
[5] 黎遠珍.煙草病蟲害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研究[J].南方農業,2019,13(17):8-9.
[6] 滑夏華.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在烤煙生產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20,37(9):57-60,62.
[7] 李磊,龍友華,尹顯慧,等.煙蚜生防菌的篩選、鑒定及生物學特性[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20,35(3):415-421.
[8] 李孝超,宋賀萱.煙草黑脛病與青枯病發生原因及防控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9,58(S2):286-288,294.
[9] 隋宗明,袁玲.撕裂蠟孔菌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及對烤煙生長的影響[J].植物保護學報,2019,46(5):1138-1146.
[10] 虎恩傳,李連利,龍軍.煙草黑脛病防治技術集成與應用[J].江西農業,2019(18):40-41,44.
[11] 段曉敏,趙書文.小地老虎發生趨勢的預測[J].現代農業,2019(9):35-37.
[12] 劉劍金,劉子儀,羅山,等.采用生防菌YN48早期防控煙草黑脛病[J].江西農業學報,2019,31(4):65-68.
[13] 高冬冬,劉忠麗,孫希文,等.我國有機煙葉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研究進展[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6):118-122.
基金項目 州省科技計劃項目“煙田空茬期生態養雞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黔科合支撐〔2017〕2534)。
作者簡介 姜春芽(1980—),男,湖南永州人,高級實驗師,碩士,從事作物栽培技術研究。*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從事作物栽培技術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