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彥蓉

在動物衛生管理關系到食品安全,更是人類社會穩定發展的必要基礎,近年來隨著生物科技水平的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并且因此導致相關管理結果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故此,本文在剖析相關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定解決建議,以期能夠為該領域的實踐工作提供些許理論支持。
從我國動物衛生檢疫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的具體工作內容來看,對于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主要內容包括衛生防疫、質量檢測、藥品及飼料監督三個方面。依據法律要求,只有確保三項檢疫管理工作通過,動物及產品才能夠投入到食品市場中,否則即屬于違法銷售。但是,近年來生物科學水平不斷提升,防疫的難度及風險也隨之增大,若無法有效對其風險進行控制,并及時完善管理手段,對于社會穩定發展將造成巨大的阻力。
一、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中的風險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風險,這些都是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在發展中得到解決。
(一)動物養殖衛生管理制度不健全
不可否認,目前動物養殖衛生管理制度,以及所涉及的法律、法規、標準,已經與當前時代的發展脫節,其管理內容難以就當前食品安全需求實現全面的覆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食品安全風險問題。另外,隨著國內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我國社會對于動物產品的需求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促使了動物養殖產業的飛速發展。不過,由于各地方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在臨時調配人手過程中,也忽略了對于自身工作人員的管理需求,監督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且缺乏相應的獎懲措施,由此造成了工作人員在具體工作內容中的疏忽。例如,一些工作人員在檢查動物接種記錄時,僅是看是否填寫,而未進行有效的核對。同時,新的養殖技術或者飼料等是否符合衛生標準也沒有得到確認,即使不符合衛生標準也沒有相應的檢測手段或者檢測流程。
(二)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不夠全面
執法管理覆蓋范圍的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工作內容流于表面,并未根據新管理要求進行深入,對于動物防疫工作的細節觀察不足,經常出現錯報、漏報等狀況。筆者調查了解到,甚至出現一些工作人員采取讓商戶自填的方式;第二,涉及種類不足,近年來養殖業得到飛速發展,同一類型動物本身也涌現出大量全新的種類,而檢疫工作仍舊是以類型為主,缺乏對于新型種類的關注,由此將導致部分新型種類缺乏監督管理。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數量不足,難以承擔起全面檢測的任務,另一方面在于檢測技術落后,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足。因此,全方面的覆蓋執法管理目前還難以做到,大部分執法管理都是隨機抽查。
(三)動物衛生監督水平有待提高
業務能力不足也是當前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工作者的核心問題之一,監督執法人員必須在錯終復雜的工作環境中,確保動物檢疫工作的實現。但是,在上述描述的問題中,生物化學工業的發展、經濟因素、產品種類因素等,都導致了對于工作者在人數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地方為了解決用工矛盾,優先采取公務員招聘機制,或者地方行政管理崗位調配用以不足。由此導致的問題便是工作者水平參差不齊,甚至一些本就屬于行政管理崗位的工作人員,根本無法應對動物監督管理現場的環境。另外,對于動物監督管理的業務培訓不足,造成一些工作人員在職業技能方面沒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相關控制措施
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行,需要從制度方面加以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工作人員在執法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法律制度的支持;同時還要制定相關標準,促使檢測標準化,提高檢測效率;最后,還要加強隊伍建設,建成一支業務能力強的執法隊伍。
(一)督促動物養殖企業健全衛生管理制度
對于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而言,當務之急便是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并輔以符合時代的法律、法規,否則無論工作人員如何用心,都無法保證檢查的結果。具體工作在于:第一,完善相關標準,特別是針對近年來新出現的動物食品種類,確保標準的全面覆蓋。標準便意味著管理的細節,也是執法工作者的重要依據。因此,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將動物食品種類全部納入標準范圍,確定全覆蓋。第二,構建監督管理制度體系,確保監督管理過程中的細節,由此保障監督管理工作的執行效率。監督管理體系不僅包括工作職責,還要制定具體的工作流程。事實上,監督制度不僅是對動物衛生管理展開監督的方式,也包含對自監督執法人員的監督,確保其行為的可靠性。第三,監督獎懲制度必須要明確。我國在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方面,一直缺乏獎懲激勵制度的從影響。而行政執法體系工作者又多為公務員和事業編,在缺乏獎懲激勵的背景下,較為容易出現工作人員效率不高,工作倦怠等問題。同時,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獎懲制度還包括對養殖企業的管理,包括督促和指導養殖企業制定衛生標準等。
(二) 制定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標準
充分了解市場,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文件,讓執法人員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法律是管理的基礎,也是法治社會對于地方行政執法單位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所以,當法律缺失的情況下,便會造成工作結果混亂。事實上,目前執法人員工作的主要難度便是在于缺乏法律、法規的支持,對于新生事物無法做出判斷。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我國對外貿易關系的影響,新生事物數量必然大幅度增加,若無法確保法律、法規等細節的保障,也就意味著相應的工作難以保障社會穩定和安全。所以,確立法律、法規的內容,并由此構建執法人員的工作標準,由此才能夠保障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會造成法律法規落后于時代的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為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對此修改必須慎之又慎。但是,我們可以盡最大努力的對于這些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比如,及時對新生事物進行調研,及時聽取民眾和一線工作人員的意見建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