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裕
五十多年前為防治風沙,焦裕祿帶領河南蘭考人種下的泡桐樹,如今成了當地古琴產業的重要原料,而搭上互聯網電商快車,當地古琴升值了十多倍。在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90后徐亞沖是最年輕也是技藝最精湛的一名制琴師。
因北京奧運與古琴結緣
琴位列“琴棋書畫”之首,可以修身養性。一把古琴,一盞清茶,一支冉冉生煙的檀香,仿佛世界都變得沉靜了。
在蘭考徐場村,徐亞沖經營著一家墨武古琴坊。“我與古琴的淵源起于北京奧運。2008年8月8日奧運會開幕式當天,我第一次從電視上聽到了古琴的聲音,非常喜愛。自此便與古琴結下了不解之緣,決心從事這個行業。”徐亞沖一臉自豪地說。
徐亞沖并不滿足老一輩的傳統制琴工藝,他想要去拜師學習更精湛的技藝。在父親的支持下,徐亞沖15歲那年便前往揚州、武當山拜師學習古法做琴,后又輾轉開封、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拜師學藝。每到一處,徐亞沖誠心請教、潛心鉆研、用心制作。師父們夸獎:“小徐學藝有一股鉆研勁,肯吃苦。”三年后,徐亞沖學得了一手制琴“絕技”。
“一把古琴的制作分為選材、削面、挖腹、試音、合琴、裱布、上灰、擦漆等主要工序。”徐亞沖說,“細分的話包含200多道工序,需要巧匠花費大量時間制作完成。”他的古法制琴延續最原始的制作方式,流程十分復雜。制作琴身的過程中,需要在琴板胚子上反復試音,以判斷琴板哪里需要打薄,哪里需要留厚。徐亞沖對音色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會挨個檢查每張琴板的厚薄,及時作出修整。他仔細敲擊板材,挑選出合適的泡桐木板用來做琴,一鏟刀一鏟刀地將整塊木板鏟出琴身,再用鹿角霜打磨。在徐亞沖看來,除了對音質音色的追求,古法制作更大的意義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他把做琴看作神圣的事業,選材、浸泡、烘干……每一道工序都不敢馬虎。
精選板材、斫音調試了一年多,2012年,徐亞沖抱著自己做的第一把古琴和父親一起坐上了北上的列車。忐忑中,徐亞沖帶著蘭考人不服輸的勁:“我們蘭考有最好的桐木,為啥不能做出最好的琴?”最終,這把琴被北京的行家看中,以1.3萬元的價格買走。雖然離他們的心理價位還有差距,但還是讓不少行家感嘆:“真沒想到蘭考的農民能制出這么好的琴!”后來,徐亞沖嘗試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開網店,想不到效果驚人。如今,他純手工打造的古琴價格翻了十幾倍。
古琴“牽線”成就美滿姻緣
2013年,20歲的徐亞沖帶著做木工的父親和哥哥從事古琴制作和銷售,并成為全村乃至蘭考縣最年輕的制琴師。雖然徐亞沖的古琴并不高產,一年只能做三五十張,但古琴的音色與品質讓眾多專業人士拍案叫絕,這讓他收獲了一批穩定的客戶。如今,他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2年年底,古琴還銷往東南亞、法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
除了古法做琴,徐亞沖還下工夫學譜識譜,彈得一手優美動聽的好琴。在他的帶動下,蘭考徐場村村民紛紛學做樂器、開樂坊。全村至今有樂器廠65家,從業人員700余人,可生產二十多種民族樂器,產值超過1.3億元,人均增收6000元,成為全國知名的“民族樂器村”。
2017年8月,剛從西安音樂學院畢業不久的古箏老師衛晨欣,受邀來到徐場村調試樂器。當她走在村中小道上,忽然一陣悅耳的琴聲傳來,如山澗的清泉,潺潺流淌,讓人心曠神怡。她想,這小村莊里竟還有人能彈出如此動聽的琴聲?循著聲音走去,原來是一個帥氣的小伙子,眉清目秀,靦腆羞怯。這個小伙子就是徐亞沖。
一次相見奠定了兩人一生的情緣。一個喜歡制琴,一個專注調琴,兩人又都是彈琴的高手,在對民族樂器的交流和碰撞中,萌生出情意來。
轉眼又到桐花飄香的季節,徐亞沖鼓起勇氣把衛晨欣約到兒時常去的焦桐樹下,捅破了那層窗戶紙:“你愿不愿意從西安嫁到蘭考來?”“我……”撲哧一聲,衛晨欣羞澀地一笑,姣美的臉蛋泛起一層紅暈。
若是前幾年,衛晨欣可能會拒絕徐亞沖的表白,最大的擔憂還是來自父母,“誰愿意把姑娘嫁到國家級貧困縣去?”可如今的蘭考,不僅率先脫貧摘帽,還一天一個新模樣。許多跟徐亞沖同齡的年輕人,不再過著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成為了時尚、現代的“新蘭考人”。一位是農家子弟,一位是音樂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因古琴結緣,相識相愛,幸福地走在了一起。
展現嶄新、雅致新蘭考
2019年暑假期間,在蘭考堌陽鎮的一間教室里,三十多個小朋友正在徐亞沖夫婦的指導下,卷著手指,盯著樂譜,一下一下認真撥動琴弦。他們中最大的不過十三四歲,最小的只有八九歲,個個滿臉認真。蘭考堌陽鎮第一初中學生靳笑晗從開班就在這里學琴:“去年暑假同學們去外地旅游的比較多,今年好多同學都來學古箏了,比誰會彈的曲子多。”這是徐亞沖夫妻創辦的公益性樂器培訓班,免費教孩子彈琴。徐亞沖驕傲地說:“要培植更多的制琴、彈琴人才,把蘭考打造成全國最大的民族樂器生產基地。”
古琴厚重,古箏悠揚,交互共鳴,時而“巍巍兮若嵩山”,時而“洋洋兮若黃河”……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河南省發展成就展示活動上,徐亞沖夫妻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撥弦而鳴。徐亞沖熱情地向中外媒體介紹著古琴,時不時側身瞧一眼正在調弦的妻子。兩人先是合奏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后又各自彈奏了《梁祝》《鳳求凰》,以古風新樂的形式向中外媒體展現出一個嶄新、時尚、雅致的新蘭考。
徐亞沖說他要好好跟古琴對話,“做琴、彈琴可以幫我修身養性,讓我和晨欣幸福滿滿。”同時,他想做大做強制琴產業,讓古琴熠熠生輝,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編輯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