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亮?萬胤岳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建設發展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集成電路產業建設作為現代社會發展過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關鍵內容,直接關系到國家工業信息化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因此,政府必須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產業,及時制定頒布實施相關政策,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凸顯出集成電路在工業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將進一步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展開分析與探討,旨在為同行業者提供科學參考意見。
基于全球化經濟發展背景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建設要跟上時代發展腳步,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目標。集成電路產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是保障社會信息安全、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支撐。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制造材料、技術以及設備上很多還需要依賴于發達國家進口,高新技術人才較為缺乏。針對于此,國家政府部門要通過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科學有效激勵社會企業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研究應用,還需指導各大高校創新完善集成電路實踐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輸送出更多高能力、高素質的集成電路產業專業人才。
一、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集成電路產業鏈通常被劃分為三個不同環節,分別是設計環節、制造環節、封裝測試環節,不同環節之間相互獨立存在。其中集成電路設計環節對于科研技術水平要求最高,制造生產環節則對于各項設備技術要求水平最高,而最后一個封裝測試環節對于相關技術要求較低,是綜合利潤率最低的一個工作環節。下面我們將展開對我國集成電路不同生產環節發展現狀的分析介紹。
(一)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水平逐步提升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集成電路在設計環節上有著明顯不足,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優化設計能力還有待提高。隨著近幾年的創新發展,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國產化替代有效推動了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根據權威部門的數據統計顯示,在2018年我國市場集成電路設計業總銷售額超過了2500億元,相較于2017年銷售額增長比例達到了29%。在市場上已經有著超過2000家的IC設計企業,這些企業遍布在各個經濟發達城市,像北京、上海、蘇州、成都以及深圳等。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具體涵蓋了計算機、通信、導航、消費電子以及智能卡等多個領域,不同領域都有著優秀的設計企業作為支撐。雖然說集成電路IC設計產業水平在逐步提升的,然而芯片設計所能夠提供的產量還是難以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需求,導致該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高端技術創新人才缺乏、主流設計技術滯后等。截至目前位置,我國自主研發的芯片在很多領域仍然是占有率為0,但是也有其他新的突破。比如,在5G領域由華為企業自主創新研發的海思系列被廣泛應用在手機產品中,在全球市場中也是具備一定競爭力。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投入到國內芯片創新設計領域中,設計業在集成電路產業的比重開始不斷增加,甚至超過了傳統的封裝設計業。
(二)集成電路制造業較為薄弱
如下圖1所示,為我國近幾年的集成電路產量。從2010年開始我國集成電路產量一直呈現出增長的趨勢,集成電路產業結構也在發生一定變化。根據權威部門對市場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的銷售額統計分析顯示,2018我國集成電路制造企業銷售額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三星(中國)、中芯國際、SK海力士、英特爾半導體(大連)、華潤微電子、臺積電(中國)、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武漢新芯、艦科技。在這十大集成電路制造企業中只有武漢新芯是新入榜企業,而這十個集成電路制造企業中其中本土企業只占到一半的數量,加起來的生產總值卻要明顯低于50%,由此可以證明當前我國集成電路制造企業與國際領頭企業相比還較為薄弱,市場對于國產的集成電路制造產品還有著很大的需求,需要國家政府引領各地區大力發展集成電路制造業。
(三)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競爭力十足
在世界范圍內,我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由于封裝測試業本身對于技術要求較低、投資成本不高,因此我國存在著很多大大小小的封裝測試企業,封裝測試業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中也一致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在全世界排名前10的封裝企業中,我國占據了3個席位,在我國集成電路封裝行業發展中有著明顯的集中度高的特點,在市場上排名前5的封裝企業占據了市場50%以上的銷售份額,隨著長電科技企業對星科金朋的收購,促使我國集成電路封裝產業前5名企業的生產銷售集中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根據權威部門的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排名前五的分別為江蘇新潮科技、南通華達微電子、天水華天電子、威訊聯合半導體、恩智浦。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要想超過西方發達國家,首先就是要從封裝測試領域開始,充分發揮出我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的規模優勢。而未來發展則需要以芯片創新研發設計和封裝測試產業集群優勢,科學有效帶動重資產芯片制造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二、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優化改進措施
(一)強化產業規劃設計,促進產業鏈協調發展
在社會發展形勢下,國家政府要充分認識到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提高國家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因此,國家政府要針對該產業及時制定頒布相關發展規劃政策內容,扶持激勵社會企業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力度,最大程度發揮出社會企業的資源價值作用,實現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薄弱環節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突破,能夠更好與發達國家集成電路進行有力競爭。比如,各省區政府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同時結合本省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上的優勢特征,強化該產業規劃設計工作,優化整合全省集成電路產業資源,科學有效將我國集成電路與產學研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保障提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創新實踐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促進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協調發展。與此同時,各地區政府還需認真做好集成電路知識產權優化布局和標準布局工作,根據集成電路產業以往發展工作中面臨的各項風險,及時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降低集成電路產業的經營管理風險,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穩定經濟效益。國家政府還需主動加大市場集成電路產業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只是單一為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的企業提供各項財政補貼,而是可以通過創新采用并購交易、優化重組等形式擴大集成電路產業模糊,凸顯出產業優勢。無論是國家政府財政支持,還是企業自主研發投資,都需要加大其投入,促使能夠達到發達國家在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的投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