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冬

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發展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動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管理效率的提升,必須重視改進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尤其是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深化推進,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特別是各項資金管理的規范化要求越來越高,嚴格控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分支機構中存在的資產安全、資金管理、專項資金控制等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成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內容,這對于提升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水平,促進機構自身實現長遠穩定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步,行政事業單位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行政事業單位在國家形象的維護等方面有非常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缺乏完善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未能對內部控制有充分全面的分析理解,普遍認為內部控制僅屬于單位內部的一種管理模式,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真正含義一知半解。想要將行政事業單位的價值和作用充分全面發揮出來,就相對要提高在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建設方面重視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建設有效性,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概述
行政事業單位屬于非盈利性單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對內控體系建設沒有足夠的重視度。行政事業單位不僅屬于國家財政資金的使用者,同時也是國家相關政策的執行者,國家需要提高在內控體系建設方面重視度,利用完善的內控體系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大行政事業單位資金流向監督力度,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持續穩定發展。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的持續穩定性,必須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健全內控體系,最大限度減少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浪費。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的建設,能夠使行政事業單位自身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對于信息完整性以及財產安全等方面工作有非常重要意義,同時還能夠實現對腐敗等現象的控制。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的建設還能夠更好的維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項管理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水平。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研究
(一)確保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尤其是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行為以及經濟活動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符合有關政策規定要求,這也是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內部控制管理最基本的目標要求。
(二)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安全和使用有效,重點是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嚴格的資金審批程序等,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管理規范有序,并盡可能的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
(三)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真實完整,重點是能夠提供客觀真實準確的財務報告以及財務會計信息,以便于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能夠精準的掌握預算執行以及總體財務狀況,并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管部門掌握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運行情況提供準確全面的支持。
(四)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規范,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通過運用內部制衡機理,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建立良好的制衡體系,確保決策權和監督權的有效落實,并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重點項目的專項檢查,防范控制各種舞弊行為。
(五)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即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方面,充分考慮行政事業單位公益屬性的要求,尤其是在控制目標的制定、控制活動的執行過程中,充分體現公益性和服務性。
三、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環境方面,主要表現為:機構內部的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管理層權限設置不科學,當機構進行重大事項決策時,決策的客觀性容易受到影響;在機構內部缺少內部控制管理氛圍,機構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對于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內部控制的組織實施缺少機構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
(二)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風險評估方面,一方面缺乏必要的風險意識,特別是對于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和專項經費的行政事業單位來說,缺乏風險意識很容易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風險評估機制不完善,尤其是預警、識別、評估、分析以及報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風險管理鏈條,對于風險管控力度不強。
(三)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控制活動方面,主要表現為:業務流程沒有進行合理的優化,尤其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規章制度,導致了業務流程不夠標準,這也是影響內部控制效果的重要一方面原因;預算管控力度不足,預算編制不夠科學,預算執行控制力度不足,對于預算也缺少必要的績效評價,影響了預算作為內部控制重要手段應有的規劃控制功能;貨幣資金管理不夠規范,資金收支審批過程存在薄弱環節,財務稽核和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落實不到位等等,影響了內部控制管理水平。
(四)在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與溝通方面,最主要的一些機構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無法及時快速的收集機構內部經濟活動、財務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數據,不僅無法及時發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項薄弱環節,同時也非常不利于進行風險的評估分析和有力控制。
(五)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方面,主要是內部審計落實不到位,由于對于內部審計重視不足,內部審計應有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夠,難以真正有效的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同時,內部審計涵蓋范圍不全面、審計層次深度不足等等,也造成了無法及時有效的發現機構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因而不利于內部控制工作的改進提升。
四、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實踐措施
(一)在內部控制設計方面,應加強對流程的梳理
行政事業單位學習了企業的管理經驗來設計內部控制,但在組織結構、業務活動等方面與企業有所不一樣。《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特點,細化到單位和業務上來引導行政事業單位設計和實施內部控制。此外,還從自我監督和內外部監督來設立完善的監督機制,規范經濟業務流程,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能力的提高。將業務流程進行細化,加強各個業務流程的梳理,強化內部控制中的薄弱點,對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加以整合優化,使內部控制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