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曉峰

本文針對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績效工資管理的措施,從評價體系、信息數據、考核機制、人事制度以及交流溝通,這五個方面展開探究分析,以期能夠為醫院績效工資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性建議。
一、引言
伴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基于該方面的體制改革工作正在持續推進,這其中的醫院績效工資制度改革,是新醫改工作的重點與難點部分。科學、合理的績效工資管理制度,有利于保障醫務工作者的工資薪酬權益,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與熱情,有利于推動醫院長期穩定發展。因而針對新醫改背景下,醫院績效工資管理的措施,進行探究分析,有著極大的必要性與現實意義。
二、設立財務管理評價體系
首先,要設定財務統計方面的指標,針對醫院的制度性虧損情況,應當做好測算工作。在此過程中,要注重將服務收費、藥品提成收入以及財政補貼,這三項補償方式轉變成服務收費和財政補貼兩種方式。通過設立財務統計指標,采用MBO的手段,可以準確統計出工作準確率的目標數值,記錄考核中詳細數據指標的統計口徑、統計時間以及考核者信息等內容,運用相關校對數據來檢驗考核的結果。
其次,要設立成本控制指標。在對內部成本進行控制管理時,財務人員應當運用現行模式中的各類消耗,來開展精準計算工作,找到管理過程中的薄弱一環。依靠設計重點績效指標的方式,引導科室與工作人員針對其中不科學的支出情況予以調控,減小成本并節省經費,提升資金的利用率,不斷發掘內部潛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設立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標期間,應當排除人力成本的支出因素,將日常耗材與運營經費等內容,視為成本控制的重點。
再次,要設立預算執行指標。此方式主要是考核醫院內各個科室對于資金的使用情況,考察對資金的運用是否規范,使用進度如何。采用監管預算執行指標的方式,能夠體現出各個科室對于專項工作的進行情況,提升資源利用率;還可以防止在未進行資金預算的狀況下,出現不合理工作的問題。
最后,要設立工資總額控制指標。這一指標主要將工資上漲的合理范圍作為考核要點,目標數值的最小值即為上升的保底數值,目標數值的最大值即為上升的封頂數值。例如,科室工作者的獎勵費用,倘若小于或等于保底數值,或者大于或等于封頂值,則該項考核無法得分。通過采取這種方法,能夠有效把控工作人員薪酬總額的上升,確保工資總額的控制工作科學合理。
三、構建信息數據獲取平臺
第一,技術人員應當根據醫院目前的信息系統,來建立信息數據平臺,切勿做出全部推翻、從頭建立的錯誤行為。要按照績效考核中的規定,將過去和現在業務系統中的信息數據進行銜接,對其中不足的地方開展系統建設工作。該方法是為了防止重復建設導致資金浪費與新系統,對業務工作產生負面影響,還能夠為業務人員的日常操作提供便利。
第二,要注重操作流程的便捷性,防止發生操作太過專業、難以符合日常工作需要的現象。通常情況下,大部分醫院績效管理的信息平臺,往往缺少甚至沒有專門管理信息的技術人員。比如醫生護士、掛號收費等工作者,只負責對數據進行錄入,績效管理相關工作人員只負責對數據進行收集分析,這些工作人員并非信息管理專業人士。因此,醫院領導部門應當降低信息系統的操作難度,注重操作的便捷性與常規化,從而保持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第三,要做好信息平臺的權限設置工作,防止操作失誤導致數據虛假問題。倘若權限設置太過嚴格,就會導致數據公布范圍變小,對工作人員的績效跟進操作產生巨大阻礙;倘若權限設置太過寬泛,還會導致數據失去真實效果。為此,要由醫院的領導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專門績效管理部門來設置權限,掌握核心程序。對于各個科室的負責人,不宜給予其設置權限。
第四,要注重數據的安全防護,防止數據泄露從而對信息系統產生負面影響。通常情況下,醫院的信息數據系統,每天都會存在大量的數據交換,數據泄露的風險較大。為此,醫院應當運用云數據技術,來確保數據安全,待到數據延遲至低峰階段再實施數據上傳工作,從而防止系統出現癱瘓,保證醫院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轉。
四、加強績效考核機制建設
首先,要對各個職能科室與后勤輔助科室,展開有效分析。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制定崗位說明書,認真梳理不同科室的工作任務,要將冗雜無關的內容刪除;盡量將工作內容以量化的形式體現,要在梳理期間,總結所有崗位共同存在的可供考核的指標。
其次,要根據各個臨床醫技科室的詳細情況,分析不同科室的風險系數、工作量等因素,來建立基礎性考核體系,提出醫院的總體發展戰略,隨后采取關鍵績效指標的方法,來明確詳細的考核指標。
最后,要注重完善全體考核機制。在工資薪酬調整方面,應當基于不同崗位在考核指標的完成情況作為根據,而不是采用人為手段來盲目降低輔助類科室的績效工資。在職員的晉升與培訓方面,必須按照考核的結果進行認定,切勿盲目削減輔助類科室的利益。
五、完善相關人事制度建設
第一,要逐步改善收入分配制度。醫院績效管理領導部門,應當在現階段收入分配機制的前提下,構建以工作量、工作質量考核為根據、以績效為參照的收入分配制度。要改善以往收入同盈利掛鉤的模式,按照績效綜合考核成績來開展收入分配工作,尤其要提高高強度與高風險醫務工作者的薪酬。在分析績效工資期間,要將其分成基礎類績效與獎勵類績效兩大部分。基礎類績效工作可以保障工作人員的基本生活消費,其保底工資標準不宜太高,要以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為參照;至于獎勵類績效工資,要同工作量、工作質量、風險程度等考核結果相掛鉤,以此激發職員工作的熱情。除此之外,醫院還需要為做出特殊貢獻的醫務工作者予以表彰獎勵,從而激勵職員積極進取、熱愛醫務工作。
第二,要逐步改善用人制度。就目前形勢而言,聘用制度在醫院內存在著諸多弊端,科學的用人方式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醫院領導部門應當采取按需設崗、簽訂合同、競聘上崗的用人機制,以應聘者的專業能力與理論基礎為參照。要改變以往只按照職稱進行聘任的形式,勇于打破編制壁壘,努力實現人盡其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