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禹冰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各行業對于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愈發強烈。我國的教育呈不斷深化和改革的趨勢,導致財務管理專業的招生范圍逐漸擴大,財務管理專業作為一門處理財務關系的學科,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本人作為一名財務管理相關專業的學生,試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在財務管理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企圖為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學習財務專業知識提供參考和啟迪。
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各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在財務信息如此重要的社會,人們對財務管理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們經歷過高考后,根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選擇學習的專業,隨著財務管理工作被重視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財務管理相關專業。但是,在財務管理的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遇到些問題,有時這些問題會影響我們的學習進度,打消我們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本文將從學生的角度看待高校財務管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為學生們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知識提供參考。下面將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入手。
一、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設立的意義
(一)財務管理相關專業介紹
財務管理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是對企業內部資金進行計劃、決策、監督、控制和管理的一項經濟活動,能夠為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提供參考。這一管理活動對于人才的專業要求非常高,且這種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是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再加以實踐中操作方能夠具備的,這也是高校開展財務管理專業的主要原因,即為社會發展培養具備專業財務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二)財務管理專業設立的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行業企業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在這樣激烈的環境下,各行業企業都通過招聘專業性人才來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希望為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打造一支具有超強專業能力的財務管理隊伍。而高校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持,通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培養更多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以適應社會以及企業對于人才的強烈需求。這是從人才需求角度出發,看待高校設立財務管理專業的意義。
從人才自身的角度來看,社會競爭的日漸激烈,看似是為人才增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但是這也意味著社會與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更加嚴苛,這也對想要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通過設立財務管理專業,以為大家提供提升自身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渠道,為更多想要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學生,創造學習的機會。
高校設立財務管理專業的初衷,在于為學生們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也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而學生專業能力的好壞,更多的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學習成果,學生們只有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勤奮的學習,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成為對社會發展有貢獻的人。
二、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學習現狀
財務管理專業是目前高校普遍開設的教學課程,其課程開設的目的是為培養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從近幾年來各大高校向社會輸送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現狀來說,其理論知識掌握的都比較扎實,但是實踐能力卻有些欠缺。這與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很大的關系,高校學習階段要求學生們較義務教育階段擁有更多的學習自主性,且高校學習成績的考核也是通過筆試考試確定的,所以學生們更加注重應試知識的學習。直白的說,就是當代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較強,但其實踐能力以及實踐的工作效率稍差。
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學習財務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過多的關注教材中的內容,更有甚者只為應對考試、拿取畢業證書,而缺乏了財務專業知識的應用學習,更缺乏對知識的思考,通過死記硬背來通過考試,獲取良好的成績,失去了財務管理專業學習的本質,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自身的學習效果,是高校財務管理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于高校學生財務管理學習中重視理論而輕實踐的學習現狀,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法改進,以幫助學生尋找財務管理專業學習的最終目的,強化學生財務管理知識的實操能力。
三、高校財務管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實踐的重視不夠
理論知識是為實踐工作服務的,只有具備專業的知識,在日后開展實踐工作時,才能有參照的標準。但是如今高校學生對于所學專業的理解重點在于“如何取得良好的期末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實踐工作,其對于實踐工作的重視不足,缺乏實踐意識,這是學生在財務管理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生財務管理知識的理論扎實,但是實踐能力嚴重不足,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就業以及未來的發展,所以學生必須要提升對財務管理實踐的重視程度。正視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夠更好的培養自身的專業技能。因為財務管理工作既不是紙上談兵,也不是空有實踐沒有理論的“野路子”。
(二)校企合作的實踐機會較少
學生相對于社會人員來說,其學習和生活的范圍較小,基本上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學校以及家庭,人脈資源也很少,即使學生重視校外實踐,想要通過實踐來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也很難找到實踐的機會。通常在學生的高校學習過程中,學校會為學生提供一些校外實踐的機會,但是這種實踐的機會有限,且不能完全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有所欠缺,是無法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財務管理技能的。所以,校企合作的實踐機會較少,也是高校學生在財務管理學習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亟需解決的。
(三)自主學習能力稍差
學生的學習生涯可以說被動開始的,由家長將其送至學校后,學生的學習生涯就此開始了。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可以說是被動的,是受到家長以及教師約束的,學生經常被灌輸的思想就是好好學習。當學生被動的接受這一切時,就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決定學生財務管理知識以及技能掌握情況的主要因素,所以這一問題,可以說是高校財務管理學習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問題。但是,對于剛離開父母的庇護、離開老師的約束、還未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交、放在娛樂、或是放在其他之前沒有機會做的事情上面。面對眾多的誘惑,學生們似乎缺少了自主學習的動力,這恰恰是不利于學生掌握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關鍵因素。
(四)財務管理相關知識的學習規律掌握不足
財務管理是一門專業知識較強的學科,并且學習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歸納與總結的,是需要學習者與從業者花費多年的精力去學習和鉆研的。學生們對于專業性較強的知識需要先理解,再記憶,最后融合于實際。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該專業的學習規律掌握不足,其中的重難點很難理解,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改進對策
(一)重視實踐
財務管理專業的實操技能如此重要,學生一定要重視專業實踐,提升自身的實踐意識,積極進行校外實踐,抓住每一個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積極主動的學習,以積累專業知識和技能,增加自己日后的就業機會。由于學生階段重要的工作還是學習,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參加校外實踐工作,以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能。
對于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尤其是大三、三四的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參加實踐工作,選擇與財務管理專業相關的實踐崗位,提前與校方和家長溝通好,避免出現時間上的沖突。大三、大四學生的時間較低年級學生充足,且其即將面臨畢業與就業,在就業壓力面前,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就能夠增加自己的就業機會。
(二)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
從學校的角度來說,要積極開展校企間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因為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具有兩大優勢,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在校期間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又能夠幫助學生接觸財務管理的實操技能,提升和強化學生對于該學科的認識。各高校也可以開展相互之間的模擬實踐教學,通過模擬實踐讓學生參與到財務管理的實務工作中,讓學生們充分感受財務管理專業工作的氛圍,從而真正理解財務管理工作的含義。
(三)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適應和掌握財務管理專業教師的教學工作。
首先,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有目標、有理想、有想法,做時代的“三有青年”,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想和目標,而不斷的努力和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以增加自身學習的動力,指引自己付諸行動。
其次,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們在學習知識時更加被動,學生失去了自主思考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們通常是在臨考前開始突擊復習,即使最終通過了考試,這種短時間內的暫時性記憶,并不會在腦海中留下太久的印象,學生們經常是考完試就將這些知識忘記了,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學習效果。所以,學生們不能僅以通過考試為目的而學習,要積極、自主的拓展。
(四)掌握財務管理專業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習規律
能夠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人才,都是成年人,而成年人必須具備的技能就是自我學習、自我總結和自我提升,這一點在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習過程中被淋漓盡致的體現。從財務管理的專業角度看待企業的財務問題、資金問題、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相關的經營決策,與銷售、采購、管理等崗位看待問題是完全不同的。在應試背景下,學生們學習財務管理專業知識時,通常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專業知識,沒能充分理解和掌握,也就失去了學習的真正意義,更是會嚴重影響自身學習效果的。所以學生要掌握財務管理專業學科的特點,從中總結學習規律,更好的掌握會計確認、計量、記錄以及報告相關的專業知識,理解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內涵,制定適合自身的學習計劃,認真歸納和總結,以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五、結語
高校財務管理學習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更是直接影響到學生們就業的學習任務,面對如此重要的專業知識學習,學生們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針對這些問題開展學習與實踐,自主的學習、正確的學習,切實掌握財務管理專業的相關知識,增加自己的專業技能,也為參與日后的財務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作者單位:長春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