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兒
俞敏洪在創業講座上講,有個男生在十多年前就開了一家小小的房地產公司,現在身價數億。一個沒有本錢的人憑什么成功呢?這個男生是山里人,因為家里窮,經常和同學在放學路上去割豬草,但這個男生只是找草卻不割草,找到哪里豬草多就叫大家去割,條件是讓同學把前面割的幾把草都要給他,所以他每次都是最早提著籃子回家的。俞敏洪給出的解答是:“這個男生就是典型的善于創造和發現機會的人。對于他能擁有本錢開房地產公司,一點不奇怪。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對身邊的事情總是處在一種看見卻沒有留意的狀態,還有的人看見卻沒有付諸行動。不少人都喜歡把有本錢看成是別人創業成功的原因,而自己的沒本錢則是自己創不了業的原因。但是有本錢是怎么形成的?是從小到大通過無數次對機會的把握和利用,才擁有了后來做房地產的本錢,而大多數人卻始終在原地踏步,發愁沒機會或沒本錢。越能發現機會越容易賺到錢,越賺到錢越有能力把握機會。創業不是割草,而在找草。我們不應該感嘆自己有沒有本錢,而是問自己為什么沒有本錢。只有找到原因并努力改正,我們才能真正有實力去創造自己的大事業。”
只找草,不割草,向我們傳遞的一個信息是:找草不是簡單的用眼睛去看,而是一種思考。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找到他需要的草。而找草、找商機就是用腦思考的過程。川妹子雁鴻看見女生都喜歡美,靈機一動,隨手拈制出一朵紗花或者一串珠鏈,戴在頭發上或掛在手腕上,就會出現令人驚艷的效果。雁鴻喜歡煲劇,關注劇情的同時,她對劇中人物的服裝和發飾加以研究。《延禧攻略》播放時,她看到劇中的女人們戴的絨花很好看,就用扭扭棒順手做了一朵絨花,并拍照傳到網絡上。視頻發出后,點贊超過數十萬。從此她就把制作飾品當成事業做。事業從哪里來呢?是從尋找、觀察、思考中來。
別人看電視劇都是看熱鬧、消磨時光,而雁鴻則是找商機、看新事物、有新發現。而這一思考就把第六感覺激發了出來,她的手工制作飾品就火了起來。物件是死的,它不會告訴你任何商機,永遠不會告訴你:“我這里有商機呀,趕快來做吧。”讓物件變活,讓手腳眼睛變活,只有去尋找,去思考。尋找加上思考,就變成一種積極思想,相互作用,最終發揮出最大的能量效應。科學家研究證明,人的腦液也有其特定的潮汐時間,也是有規律的潮漲潮落。這個潮漲潮落,到底是幾日為漲幾日為落,科學家沒有講。不過大概的規律應該是有的,俞敏洪在談到創業的本領時說:“你要非常明確地抓住某個需求。這個需求不是老百姓喊著‘我要這個東西,老百姓喊的時候,就輪不到你了。”
年輕人川平三郎,每次看到人們喝奶茶必須用吸管,而吸管的弊端是不易降解,給環保帶來很大麻煩。他推論:塑料制品一定會被淘汰,可是怎么解決這個難題呢?他整日為此苦思冥想。有一天,他在圖書館查閱資料看到一張照片,美國有兩個女學生,使用海藻卷成能吃的杯子。他突發靈感:既然能卷成杯子,那么同樣能卷成吸管。他把這個設計方案送去參加商會舉辦的創意大賽,結果獲得銀獎。老板對他的這個理念非常感興趣,為他提供時間、資金和設備上的支持。經過實驗,用黏米、麥粉、淀粉混合在一起,基本上和制作塑料吸管工藝一樣,放在機器里面壓模成型,制作出來能吃的吸管效果不錯。喝完奶茶后,還可以當主食吃下去,一點都不浪費。如果加入水果蔬菜,還可以做成五顏六色的吸管。
你說,制作能吃的吸管簡單嗎?說不簡單也不簡單,畢竟是川平三郎動了一番腦筋,查閱了很多資料,才找到制作途徑的。這是一個貫穿著思考的過程,沒有這樣的過程,就不會完成自己的夢想。創新發明、投資賺錢從哪里來?不是道聽途說而來,而是從解決難題的實踐中來。
所以說,“找”是一種思考,不會思考問題的人,找也是白費勁。你打算開網店,你就得去思考;你打算搞發明,你就得去思考;你打算把一件事做出彩,同樣你還得去思考。馬克·吐溫說:“每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你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反思什么呢?反思你找還是不找,這可是決定前途的時候。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