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燚垚
邁出了真正意義的第一步
貴州大家視聽攝影器材公司( 簡稱:大家影像)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中國攝影家協會貴州分會青年服務部。1982年,在機緣巧合下,我第一次接觸到了攝影,在那個年代,學習攝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我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慢慢地開始研究了起來。當時,中國攝影家協會貴州分會青年服務部由于無人經營,需要找人承包,而我因閑賦在家,所以協會領導給予了我一個機會,我也就大著膽子進行嘗試。
經營之初,因為喜歡攝影的關系,所以讓我感覺十分有趣。后來,慢慢地也就沉浸其中,逐步地想著為更多影友帶來采購便利。可是經營之初,因為沒有創業資本,一直沒有太多的起色。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一位影友想要購買一臺尼康相機,在他的信任下,他在還未拿到相機前,就將貨款全數給了我們,我們才得以成功地邁出了銷售相機的第一步。多年來我一直謹懷對這位影友的感恩之情,正是他的信任,讓我們的事業邁出了真正意義的第一步。這也成為了我在經營中最為重要的恪守原則——誠信。
經濟快速發展讓行業欣欣向榮
在鄧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全國擁有了更寬松的經濟環境,我們也成立了“大家攝影”公司。取這個名字,就是期望讓更多的人能喜愛攝影,期待大家能一起來攝影,期望我們能幫助大家了解攝影、學習攝影知識,為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創造一個交流分享的平臺。
在“大家影像”已走過的這36個年頭里,也經歷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時光。上世紀80年代,大家的經濟條件不好,一切剛剛開始復蘇,相機就是一個奢侈品,玩相機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那時的影友都是省吃儉用,除了生活所需外,其余的錢幾乎都拿來買膠卷、沖膠卷,設備上的開銷也是精打細算,一旦有從國外淘來的二手器材,大家都紛紛搶之。也就是從那時起,流傳出“攝影窮三代”的說辭了。
到了90年代, 大家的經濟條件都逐步好了起來,攝影行業高速發展了一段時間,各個國際品牌紛紛開始進駐中國,而我們也得以接觸更多新產品。貴州的經濟較為落后,但我一直希望能讓更多的貴州影友們有機會看到最新的產品,所以冒著膽子引入了貴州第一臺祿萊120、第一臺哈蘇120、第一臺尼康F3、第一卷彩色反轉片、第一臺數碼相機,很榮幸地成為了那個時代貴州攝影器材的引領者。
互聯網時代帶來產業升級
21世紀第一個十年是攝影器材行業發展的最快時期,各種新機型層出不窮,我們也馬不停蹄地跟隨著廠家更新換代。但到了十年末期,我們發現僅僅依賴器材的更新迭代是不能成為攝影器材發展的通道,必然會受到掣肘。而且由于數碼相機的普及、功能的復雜化,客戶需求多樣化,從民用到專業,對經銷商的要求不斷嚴格,不僅僅局限于產品本身,還需要商家提供更多的專業技術服務。所以我們主動開始嘗試轉變思想和經營思路,開始為影友創造攝影條件,開發影像文化體系,成立輸出打印制作中心,組建俱樂部,為此,每年付出了不菲的代價。在這個時代,我們提出了中國第一個EOS俱樂部的理念,雖然在當時,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但依然探索著這種俱樂部模式,認為這種模式才是影像行業未來的方式。直到2008年,才找到一些運營俱樂部的感覺,慢慢地發展起自己的俱樂部。
最近這幾年是這個行業備受沖擊的時期,身邊很多同行都已經逐步離開了這個行業,而互聯網的盛行,信息的高速傳播化,都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電商的發展一度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發展瓶頸,由于客戶的認知不同,導致不成熟的網上購物體驗加上魚龍混珠的亂象價格,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使我們經常幫助影友們糾纏在真貨、假貨、線上線下的對比中。但我一直堅信網絡的發展必然會回歸到正常商業行為的理念,不隨波逐流,不離不棄,堅持誠信原則,不斷探索影像文化事業,拓展服務內容,建立貴州最高端的數字影像制作中心,提供各類影像培訓服務,開展行攝世界的行攝活動,致力于影像文化產業的泛形式,致力于讓更多的人培養攝影興趣。正因為堅持這個理念,我們也才有機會加入了18度影像文化的大家庭,成為其中一員,為共同營造全國范圍的影像文化而奉獻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