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欣

周日晚上,偶然間打開電視,看見“幻樂之城”中的《丑》,目光頓時被那昏暗的房間和臉上滿是油彩荒誕的角色所吸引。
《丑》講述了一個名叫丑的小丑和一個賣花的小女孩的故事。
丑住在劇場里,他渴望登臺演出一場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表演。他在墻上貼滿了技術動作的圖示,他希望自己是主角,更希望得到證明,這是丑所唱歌曲里面的“大大的夢”。但是現實卻總和夢想背道而馳。在劇場,丑每天只會出現在馬戲結束前的幾分鐘,登上他渴望的舞臺,帶著浮夸的表情,做出夸張的動作,為觀眾帶來幾分鐘的快樂,然后對著那已空蕩蕩的劇場,鞠下一躬。這一刻的丑感覺自己就像那厚重的謝幕布。
沒有人在意丑,也沒有人去關心丑,現實中的丑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
觀眾們只在所有演員都在場時才鼓掌,但是當演員們都退下,只剩下丑一個人時,臺下已是少有觀眾。丑向著那空氣鞠下一躬,和往常一樣在帽子里面取走賞錢,這一次卻摸到了兩片玫瑰花瓣,拿著這惡作劇般的花瓣,丑瞥見了臺下的小女孩正在為他鼓著掌,那掌聲混合回聲鉆進了丑的耳朵里。丑揚了揚手里的錢,告訴女孩他要的不是花瓣。這時,劇院老板沖了出來,把女孩趕走了,并罵了女孩幾句。聽著聽著,丑開始思考夢想與現實,他發現自己的夢想與現實唯一的交點,竟是那唯一的觀眾——小女孩。
后來,丑開始為小女孩單獨表演,每次只收兩片玫瑰花瓣,日積月累,玫瑰花瓣竟裝滿了一整個大玻璃杯。這花瓣或許是女孩唯一的財富,但女孩愿意用花瓣給小丑支付酬勞,說明女孩是真心實意的喜歡小丑的表演。用真心交換真心,獲得的一定是真心!
或許丑一開始如此善待小女孩,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夢想實現了,終于有人喜歡他的表演了。直到他發現小女孩被劇院老板打的那一刻,他發現他們原來都是渺小的人,都是不被世間所善待的人。一瞬間,憤怒淹沒了丑,他抹花了自己的妝容,掄起拳頭向老板砸去,他拋去卑微的外衣,變為了新的丑。可想而知,他失去了小丑的工作,卻找到一個愿意用真心陪伴的知己。而像他那樣奮不顧身,忘卻一切地付出全部的力量去保衛自己想保護的人,這是最令人動容的。這筆賬,不虧!
盡管在影片結束時,女孩也沒有認出卸了妝的丑,而丑卻如同有位作家說的那樣,“一件事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的開啟”。丑獲得了新的身份、新的開始,愿這份真心永不改變。
指導老師 熊芳芳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