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
【摘 要】19世紀民主運動開啟了國外的創作元素靈感,對西方傳統文化而言,其主要思想構成因素就是浪漫主義色彩。多數作家在法國文壇動蕩時期萌生出新想法,使得當時風格色彩鮮明的文學作品層出不窮,浪漫主義成為當時的文學主流,為文學事業的發展打下基礎?!痘缴讲簟氛翘幱趧邮帟r期的產物,以通俗的文學形式展現浪漫主義。本文就《基督山伯爵》進行論述,對書中體現的浪漫主義進行探索及闡述。
【關鍵詞】《基督山伯爵》;浪漫主義;小說情節
中圖分類號:I106?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5-0183-02
西方國家本就是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作家大仲馬將浪漫主義氣息巧妙地融入《基督山伯爵》中?!痘缴讲簟纷鳛榉▏寺髁x的經典著作,被譽為偉大的文學作品。無論從什么角度出發去看這部文學作品,都能體會到浪漫主義氣息。時代在變遷,受不同時代背景下文學因素的影響,人們對《基督山伯爵》表現出的浪漫主義見解存在差異,但是并不影響人們對其內容中浪漫主義的探索。
一、浪漫主義的特點
浪漫主義是西方文化的特點,可以以多種不同元素的形式來表現。浪漫主義的傾向突出表現為追求理想、注重感性和善于表現,在創作的過程中,創作內容遵循著明顯的個人思想傾向。在塑造形象時,創造者往往為其融入理想主義或情懷,塑造出虛擬的形象,構想出虛擬的主觀世界,雖然主觀世界是基于現實的,但并不是現實,這并不影響創作者抒發心中的情感,反而促使創作者表達浪漫主義。
在文學作品《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馬將故事中的人劃分成兩種:一帆風順的人和一生坎坷的人,這兩種人生命運截然不同的人群代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現實,但又不顯得過于現實?!痘缴讲簟愤@部文學作品將浪漫主義展現得淋漓盡致,浪漫主義氣息充斥著每一個文字,無論是創作者的表述還是讀者的體會,都在作者筆下得到完美的展現。
二、《基督山伯爵》故事梗概
《基督山伯爵》這部文學作品誕生于法國文壇繁榮時期,當時的文學主義以浪漫主義為主,故事中并未特別提及社會背景,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得到零星的線索。故事圍繞主人公開始,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是船上的一名水手,有一天,船長在臨死前請求主人公幫忙送一封信給拿破侖,并將下一任船長的位置給主人公。但是,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正當主人公沉浸在事業的喜悅中時,主人公未婚妻的哥哥和船上的伙伴嫉妒其可以得到船長的位置,勾結在一起設計陷害于他。于是,主人公在自己的婚禮現場被逮捕,檢察官在審理案件的時候迫于壓力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將錯就錯將主人公判入孤島的死牢中。萬幸的是主人公在牢獄生活中遇到了一名叫法利亞的神父,不僅教授主人公知識,還告訴其藏寶地。主人公通過自己的努力逃脫牢籠的束縛,依據神父指示找到寶藏,利用這筆財富和學到的知識換了名字,以另一個身份踏上復仇的征程,最后經過精心的設計,主人公讓惡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主人公離奇的經歷充斥在故事情節中,深深吸引著讀者,故事中的人物、環境、情節等蘊含的浪漫主義值得讀者深入探究和思考。
三、從不同角度看浪漫主義色彩
(一)故事情節體現的浪漫主義
從情節上來看,《基督山伯爵》通篇故事情節曲折離奇,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憑借故事情節在法國文壇獲得重要地位,這也體現了大仲馬對于故事情節的設計能力和思維創作的杰出才能。故事參照當時法國的歷史背景,圍繞王室之間的復辟和斗爭背景下的統治展開。一次陰謀讓主人公從高處跌入塵埃,失去愛情和事業成為了囚徒,并在牢中度過整整14年,正是這14年的牢獄之災讓其有了堅定的復仇信念。戰火連天的時代背景與主人公的美好生活形成強烈的反差,政治變動引發戰爭,將原本幸福的生活由天堂變成地獄,故事的男主人公何嘗不是戰爭的犧牲品,但是他并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選擇迎難而上,誓要為自己的遭遇討個公道。鮮明、抓人眼球的故事情節造就了作品中浪漫主義的誕生,故事的語言更是富有內涵、讓人回味,例如“永遠不要忘記,在上帝揭露人的未來以前,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從這句話中就能感受到主人公充滿復仇的心理卻又冷靜沉著,等待和希望是他的依靠、是他的動力。
《基督山伯爵》這部文學作品情節中已經彌漫著浪漫主義氣息,但是語言的推動作用又使情節達到一個高潮。從現有文學角度來看,讀者之所以重復地閱讀《基督山伯爵》這部作品,是因為每一次閱讀都帶給讀者不同的體會,好比“必須經歷過死的痛苦,才能體會生的快樂”,盡管不同人群閱讀后的感受不盡相同,但是真實體驗過故事中所述事件的人讀過之后又是另一番感受。由此可見,《基督山伯爵》不僅具有浪漫主義氣息,還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二)環境中體現的浪漫主義
《基督山伯爵》這部作品通過情節構建浪漫主義色彩的同時,其環境描寫也表現出了浪漫主義色彩。作者用細膩的文筆對故事中的大量環境進行刻畫,無論是物件描寫還是空間描寫都刻畫得極為逼真?!痘缴讲簟饭适虑楣澃l生的過程中少不了環境的穿插,環境描寫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環境展現出的浪漫主義色彩也使《基督山伯爵》增添了傳奇性[1]。故事中的環境不單純是一個背景,而是同人物、情節一樣都是故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故事起到潤色的作用。
在大仲馬的筆下,浪漫主義不單是一種表達方式和宣示情感的基調,它表現出的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雖然故事中未能給人物選擇的權利,但是在環境方面卻給予人物一定的發揮空間[2]。馬賽的迷人風光、漁村的安逸氛圍、夜間斗獸場的宏偉,所有場景無一例外都被描寫得十分真實,令人心馳神往,環境的細膩刻畫襯托得整個故事更加扣人心弦。故事中描寫了大量的社會場面極盡奢靡,上流社會生活的燈紅酒綠和監獄中冰冷的鐵窗、被壓迫階級形成強烈反差;森林中強盜們仗義疏財與市井農戶的窮苦生活互相映襯,有相似之處又各具特色。在對王公貴族的生活環境進行描寫的過程中,作者大仲馬僅用寥寥數筆就將皇室的奢靡裝飾勾勒得淋漓盡致[3]。細膩的刻畫描寫,讓讀者閱讀時仿佛置身其中,又仿佛這些場景就在眼前,本來輝煌富麗的場景經過作者的巧妙勾勒逐漸具象化。這部作品在描寫人物對話或敘事時多采用對話的形式,用這種方式將語言描寫的畫面展現在讀者眼前,使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用心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和自然,并將作者的文采與描寫的場景完美結合在一起,凸顯浪漫主義色彩。
(三)人物設定體現的浪漫色彩
當把《基督山伯爵》整部作品閱讀一遍后會發現,故事中的人物描寫也閃耀著浪漫主義色彩,且不遜于情節和環境構造的浪漫主義。故事中,主人公的復仇計劃就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計劃的每個環節都設計得十分巧妙,條理清晰、目的明確。最后成功之時,所有人都成為主人公操控下的玩偶。作者將主人公置于一個思想自由開放的國度,在浪漫主義氣息的烘托下,故事中的環境、情節等描寫將這種浪漫主義精神推至頂點。就人物而言,作者不是單純在塑造人物,而是通過人物的描寫來反映社會,將浪漫主義氣息和人物兩者融合,將人物體現的浪漫主義發揮出來。例如“快樂或不快樂是一個秘密,只有自己和四面的墻壁才知道”,如此浪漫的語言將人物推向浪漫主義的巔峰。在《基督山伯爵》中,諸多特殊的因素造就了特殊的浪漫主義。因此,所有的浪漫主義都是通過語言來表達的,仔細閱讀會發現每句話都富有深意,深入反思后會發現文中對于人物的描寫都是在對讀者進行引導,盡管故事中的主人公一直在研究復仇,但是也有一些報恩的情節,這使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得到升華,使其形象更加豐滿。
(四)人性的浪漫主義色彩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時,也對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了塑造。作者在表現“善”與“惡”的過程中,是通過主人公的實際行動來展現的。從古至今,人們對于“善”與“惡”的觀念根深蒂固,無不體現著人道主義精神。但是對善惡的評判標準是隨時代而變化的,不同國家對善惡標準的定義有所區別。法國宗教認為,善的本質是面對命運永遠忠誠、不反抗,對于惡的理解是褻瀆神靈、犯上作亂。善良的行為就應該被贊頌,惡行就應該受懲罰,這種善惡的觀點過于肯定,而且主要作用是維護封建制度,讓人無法完全茍同。法國文壇與大仲馬同時代的作家在自己的小說中對懲惡揚善的觀點表示了肯定和認同,認為底層階級的人做了惡事就應該被上層社會加以懲處,本質就是在懲處過程中依靠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而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與其他作品截然不同,故事中造成主人公悲慘命運的群體又何嘗不是底層人民悲慘命運的罪魁禍首,對其進行懲罰合乎情理,也符合讀者心理,能得到認同。大仲馬利用主人公的懲惡揚善,使故事內涵的社會意義更深刻。
綜上所述,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但是《基督山伯爵》這部著作帶給人們的浪漫主義氣息卻依然不變,是一部經得起推敲的作品[4]。作品通過簡單的文學形式展現出離奇的故事、動人的情節,將故事的整體節奏和人物塑造得相當完美,使讀者在品閱時更能感悟社會現實,體會主人公的真實心境,作品無處不在刻畫著浪漫主義,值得讀者更深入地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陳壽琴.電影<基督山伯爵>與<瑯琊榜>復仇意蘊比較[J].昌吉學院學報,2019,(06):52-55.
[2]李英.作為原型的大仲馬小說<基督山伯爵>——詹姆斯·拉覺前理解的構建與反思[J].外語教育研究,2018,6(03):75-80+55.
[3]姜亞楠,羅長青.復仇與愛情的雙向性——人性視角下的<基督山伯爵>[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8,33(02):47-51.
[4]谷薇.<基督山伯爵>中的敘事特點與藝術特色分析[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0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