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稼葆
【摘 要】網絡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更新著漢字的使用習慣,現代漢語新詞輩出,極大程度上歸功于網友們的求新思想。作為2019年度網絡流行語之一,“檸檬精”憑借其獨特魅力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考察其語法特點與妙用,不僅能更好地理解漢字所蘊含的傳統文化之精妙,更能對其流行動因加以淺析。
【關鍵詞】“檸檬精”;網絡流行語;語法特點;流行動因
中圖分類號:G12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5-0191-02
隨著網絡空間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度逐日攀升,網絡流行語以其茁壯的生長力引起人們高度關注。《咬文嚼字》2019年度十大流行語公布結果顯示,“檸檬精”一詞憑借其龐大的“粉絲”數量和居高不下的使用熱度穩居十大席位之一。廣大網友的創造力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成了精的檸檬”不只具備更加濃郁的酸度,更蘊含著不同于傳統思想的表達方式。
一、何謂“檸檬精”
“檸檬精”,又可稱為檸檬人。從字面上理解,可以解釋為成了精的檸檬。回看2017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的“杠精”,不同于簡單的“杠”,“檸檬精”又多了一成獨到的羨慕與嫉妒。“檸檬精”一詞終歸源于“檸檬”,一種憑借其酸澀口感和美白功效著稱的養生食物,這一網絡流行語的巧妙之處也與“檸檬”之“酸”密不可分。
回歸日常生活不難發現,對味蕾刺激性極強的“酸”,最常見的食物承載體是“醋”,人們也經常用“吃醋”一詞來表示對身邊人或事物的羨慕、嫉妒等。由此可見,具備酸性特質的食物往往容易通過味蕾傳遞出類似情感。“酸”“吃醋”均運用通感這一修辭手法,將味道引申為一種心理感受。從紅極一時的熱詞“羨慕嫉妒恨”,到如今躋身排行榜前端的“檸檬精”,網絡流行語永遠在向生活無限貼近。
二、“檸檬精”語法特點的運用
(一)簡縮詞句的運用
現代漢語的構詞法主要包括合成與派生,從語言單位上來看,語素組成的最小單位即是詞。相比之下,網絡流行語的構詞大多通過簡縮長句,略掉詞語,進而提取關鍵字拼接使用。例如:
1.細思極恐:仔細思考,覺得恐怖到了極點。
2.檸別酸:“檸檬精”別酸了。
例1是對語句進行了縮寫,從語義的拼接組合來看,無論是獨立的語素還是整體的表達都是合乎語言邏輯的,但從語法的角度來看,其結構關系較為模糊。“細思極恐”這一詞中,“細”是形容詞意為仔細的,“思”是動詞“思考”的簡縮,當形容詞做謂語中心語和定語并對動詞進行修飾時,應加上結構助詞“地”,這就說明“細”不能直接作狀語修飾“思”。除此之外,比較常見的簡縮詞句方式就是在一句話中,提取幾個字并加以拼湊,例2則較為直觀地把詞語的關鍵字進行了組合。
(二)類詞綴的使用
類詞綴,指的是語素從具體的詞根向其關聯詞綴轉化的一種形式,在這一近似過渡的語言關系中,類詞綴要對疊合后的詞意有所助益,同時也不能拋棄詞根和詞綴的功能性。一個詞根演化出的類詞綴要能夠舒適地與其他詞根組合,既可位于原詞根之前,也可接于原詞根之后,進而豐富詞匯結構。類詞綴在網絡流行語中的使用頗為廣泛。例如:
3.XX咖:怪咖、大咖、A咖
4.XX控:顏控、聲控、手控
5.XX精:杠精、戲精、檸檬精
例3中,“咖”的本意是角色,可以理解為具備某種特性的一類人,在詞根后面加上一個“咖”字則彰顯了詞語的涵括范圍。例3中的“怪咖”表示這一類人很奇特,具備我們無法完全認同的特質,“大咖”和“A咖”表示的都是這一類人很厲害、很大牌,在語句中以名詞的形式存在。例4中,“控”字的使用比較特殊,“控”在這里表達動詞“控制”的語意,比較常見的習慣用語“顏控”,寬泛地指極度重視長相的一類人,在后續的理解和傳播中還蘊含了被動的語態,“聲控”“手控”也是如此。例5與例3類似,“杠精”“戲精”“檸檬精”都是通過后接類詞綴對詞根的外在進行了改變,語意仍是一類事物的集合。
(三)特殊句式結構
書面語言歸屬于正式用語范疇之內,對于句式本身結構的要求較為嚴謹,因此常規句式構成了書面語言的主體。網絡流行語大多從口頭用語演變而來,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因而有較多的特殊句式結構。例如:
1.皮皮蝦,我們走。
2.今天你“檸檬精”了嗎?
例1是網絡流行語中較為常用的句式之一,即主謂謂語句。后半句“我們走”中,很明顯“我們”承擔著主語部分,同時“我們”也是整句的謂語中心語。這一類特殊句式強調了動作發出者,能夠實現更為強烈的表達效果,也使這一類句式在語言文字爆發式傳播的網絡語言環境中,更加吸引眼球。例2這種網絡語言習慣,從語義的表達來看,能夠直觀地表達其含義,但語法結構上仍然存在問題。“檸檬”是名詞,“精”在這一語境中取其名詞用法,疊加之后的“檸檬精”仍是名詞詞性,這一缺失動詞的語言結構還是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語言規則,也有觀點認為“檸檬精”在這里名詞動化,但由于其動詞詞性有待推敲,因此加上引號進行表示。
三、“檸檬精”的流行動因
“檸檬精”成為流行語界“網紅”不是一個偶然,與其同詞根“檸檬”的相關詞匯包括“檸檬車”“檸檬樹”“檸檬果”等,通過參考這些關聯詞匯的使用情況,不難看出網絡流行語的衍生與社會文化背景、詞根本質特征、使用者心理和網絡空間特點都密不可分。
(一)社會文化對漢字文化的大力推動
社會文化發展推動漢字文化創新,所處的社會環境瞬息萬變,新形式的語言應運而生。信息時代的到來既豐富了網絡包羅的信息容量,也必定會創造出更大的時代價值。網絡流行語從網民出現伊始就伴隨其一同產生,起初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并沒有得到準確的定位,對于見證網絡發展的“老網民”而言,網絡流行語如今儼然演變成了一種親切的“方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語言的使用僅限于網絡平臺,也正是這類語言的頻繁使用,才會使部分網絡語言演變成為網絡流行語。從最早將“拜拜了”數字化為“886”,到如今“996”就可以表示“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從第一次看到圖片和表情包的欣喜,到如今“斗圖”都已不再是新穎的交流方式。雖然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但虛擬世界對于環境真實感知的漏洞,卻被交流過程中的真情實感巧妙填充。
(二)檸檬的獨特口味和養生功效的加持
檸檬可謂是水果中清新脫俗的存在,酸到極致的口感不僅沒有讓大眾對其望而卻步,還陰差陽錯地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粉絲,這一特性也便于漢字使用者更好地詮釋夸張的情感表達。與此同時,檸檬清新可人的外觀也使其運用于新穎含義的詞句重組時,更多了幾分可愛與俏皮。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限于吃飽穿暖,更青睞于健康舒適。年輕人也早早把“養生大事”提上了日程,這也是為何近期大棗、枸杞、山楂、檸檬、蜂蜜等頻頻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原因。檸檬是檸檬樹結出的果實,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無論是即食、泡水、釀蜜、洗浴、美容,都有很好的功效,還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
文字表達終歸是抒情達意的一種高效途徑,能夠豐滿地表達交流者充沛的情感和態度。數以億計的“網上沖浪者”希望能在交流的同時凸顯自己鮮明的生活態度,用更為貼合、獨到的網絡流行語突破平臺界限,傳達豐富的情感。
(三)語言使用者的認知與心理變化
“檸檬精”成為家喻戶曉的熱詞,檸檬功不可沒,這一意象也能夠反映出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心理變化。在網絡這個開放的大平臺上,人們會主動或被動地接觸到不同類型的人,或許與自己的生活軌跡毫無交集,甚至與自己的生活狀態截然不同。但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生活負擔的加重,目睹他人過著比自己更愜意的生活似乎無法再保持平靜。社會帶來的壓力會把單純的羨慕轉化為嫉妒,進而產生毫無緣由的恨,或者可以說“羨慕嫉妒恨”為“檸檬精”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人非頑石,七情六欲是正常的情緒波動,任何一種思想感情只要不過度,其存在即合理。“羨慕嫉妒恨”是如此,“檸檬精”更是如此。盡管這一網絡流行語的產生看似有那么一絲狹隘,但它真實反映了語言使用者的心理變化,同時也是人們試圖追求更好生活而承受壓力的體現。從近期語言使用者的習慣中發現,“檸檬精”的釋義發展至今,已不僅僅是“酸溜溜”的諷刺,人們大多也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調侃,這也逐漸演變成為一種解壓的途徑。
(四)網絡流行語規范化的希冀
網絡流行語作為一種不斷演變的特殊語言,具備較短的生命周期,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與規范文字一同向前邁進,還需要進一步加以規范。這一目標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并不是遙不可及的,適度引導、順其自然地向規范體系靠攏、保持動態發展都是遵循規律的轉化途徑。
若要對網絡流行語進行規范,首先要調整使用范圍,不同受眾對于調整的可接納度不同,如何把握恰當的尺度并獲得成效是其關鍵所在;其次是新型軟件的開發,軟件從創意研發到投入使用需要很長的周期,同時受到大眾使用習慣和慣性思維的限制,短時間內的普及也較難實現;最后,思想道德教育的推進也不可忽視,如何對網絡流行語使用情況的數據進行最大程度的全面統計,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規范方案是核心任務,進而實現規范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
四、結語
網絡流行語的發展即時性強,同時也意味著其有較大的不穩定性。網絡熱詞的首創者和使用者渴望標新立異,尋獲大眾短期內的共鳴并加以優化。正如“檸檬精”類似于“羨慕嫉妒恨”這一釋義,預測在其熱度消退期間內,也并不會成為詞典中的固定義項。
新鮮詞句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同時也能影射出當下的社會現象,在遵循發展規律的同時,也要重視大眾心理的變化走向。網絡流行語規范化的目標能為漢字文化的革新提供動力,但作為一種新穎的語言形式,柔性引領才能實現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喬彩.流行語“一言不合就 X”探微[J].討論與爭鳴,2018,(16).
[2]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