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靜嚴
近日,眾多消費者反映共享充電寶“悶聲漲價”,以前充一小時才一兩元,現在一小時漲到了3—6元,車站、機場、景區等地甚至達到8—12元。
共享充電寶發展進入下半場,行業抓住消費者“手機沒電寸步難行”的痛點,在格局初步奠定后,逐步進行提價。然而,盡管價格上漲,消費者對于共享充電寶仍是需求不減,電量告急時刻,很多消費者選擇邊吐槽邊買單。
數字化時代,消費者能否實現“充電自由”?共享充電寶行業如何健康有序發展?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價格上漲屬正常市場行為
但要避免過高價格差異
北京白領凌女士經常出差,最近一次在海南??诿捞m機場使用共享充電寶的經歷讓她印象頗為深刻。那天,凌女士到達機場時,僅剩5%的電量,為避免手機關機影響工作,她趕忙在距離最近的一家餐飲店借了充電寶,充電不到10分鐘,發現竟被扣除了6元。
“充電10分鐘要6元?共享充電寶什么時候這么貴了?而且我認為以半小時為最低計費時長也是不合理的?!迸c凌女士有相同困惑與不滿的人還有很多,大家似乎都察覺到,以前一兩元錢可以充一小時的充電寶,悄沒聲地“偷偷”漲價了。
12月2日,記者在晚高峰時段來到北京市大望路地鐵站連接的金地中心商場,在人流量較多的地下一層和一層區域內,記者看到有街電、來電、怪獸充電3個品牌約10臺共享充電寶租用設備。機器上顯示,用戶支付寶、微信達到一定信用值可免押金,但充電寶的價格并未標示,只有掃二維碼后才會顯示價格。
記者還發現,盡管在同一商場、同一樓層,相距30米左右的距離,同樣品牌的充電寶一個是1.5元/半小時,另一個是2元/半小時,具有0.5元的差價。記者詢問了幾家擺放設備的店鋪工作人員,他們表示不清楚充電寶的定價規則:“平時有消費者來借,但店鋪有自己的充電器,所以沒怎么用過?!?/p>
隨后,記者聯系到一位充電寶公司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市場情況,各區域充電寶柜機存在價格差異,不同商家有不同收費標準,近期部分柜機的確存在輕微提價現象,而各區域柜機價格屬于公司商業機密,不方便透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告訴記者,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造成產品或者服務價格上漲有多個因素,主要包括成本上漲和需求增加兩個因素?!叭缃駭底旨夹g的發展讓手機成為重要載體,耗電量增加,充電寶成為剛需。目前共享充電寶已入駐絕大多數商家,這兩年商家傭金明顯上升,并且企業本身在經過了燒錢的‘跑馬圈地之后,也到了資金回籠的時候,有迫切的盈利需求。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共享充電寶的價格自然上漲。”他說。
盤和林表示,價格上漲是一種市場行為,區域間價格差異也是正常現象,但需要物價部門管控,避免過高價格差異。他說:“有關部門可以根據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反壟斷調查,加大監管力度,避免企業因壟斷地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應當鼓勵科技創新,給小企業適當的創新支持,提高市場競爭水平?!?/p>
充電寶行業仍需科技創新提升優化
“我用的是蘋果手機,耗電量會比較大,充電寶帶著不方便,周末逛商場時,經常會在餐廳租用共享充電寶,吃完飯就充好電了,什么都不耽誤?!鄙虾J忻衲夏鲜琴Y深共享充電寶用戶,她向記者展示了充電寶使用記錄,截圖顯示,她平均每個月相關花費超過20元,一年下來,總花費超過500元,遠遠超出她的預期。在給記者發截圖時,她也在驚嘆,“不看不知道,500塊夠買好幾個充電寶了吧!”
除了價格上漲,南南也遇到過沒地方歸還充電寶導致“巨額”花費的狀況?!敖衲?0月,我在迪士尼游樂園里租了一個充電寶,手機充滿電之后,卻找不到網點歸還,充電寶機器是滿的就插不回去,別的品牌的機器也放不了,到晚上我也沒還上,封頂100元每天,于是我花99元買了充電寶,但后來也沒怎么用過。”
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幾個商場,發現充電寶的位置通常分布于餐飲店、娛樂場所、服務臺、商場進出口或電梯周邊等人流量大的區域。使用微信打開各品牌小程序,均可看到充電寶的位置,并且有顯示租借和歸還的狀態信息,但在晚上9點、10點之后,充電寶大多處于滿位狀態,加上商家店鋪關門因素,很多共享充電寶網點顯示“不可租、不可還”。
共享充電寶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在盤和林看來,如果想要改善價格上漲的現狀,就要進一步推動行業的科技進步,提高市場競爭水平,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壓縮企業壟斷的超額利潤。“行業最大的競爭對手或許不是其行業內部的競爭,而是手機和相關硬件的科技進步,快充技術的發展以及一些地方廣泛普及了無線充電桌,手機廠商也越來越看重提升手機續航能力,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共享充電寶的市場需求空間。”他說。
同樣是共享
為何共享充電寶卻成功了
根據艾媒咨詢《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共享充電寶用戶預計達到2.29億人?!秷蟾妗分赋觯衲晟习肽?,我國受疫情影響,餐廳、酒店、商場、景點等場景消費人群下降,對共享充電寶行業造成一定沖擊,但在5G技術推廣和短視頻應用的大背景下,用戶對設備電量的消耗增多,終端電池技術并未出現重大突破,因此對移動電源的需求將長期存在。
曾經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如今已基本形成“三電一獸”的行業壟斷局面,以街電、來電、小電、怪獸為主的共享充電寶品牌已實現盈利。回望2014年,“共享經濟”的東風刮起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幾乎屬于同一時期起步。然而,相較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成功的原因具備更多——滿足消費者剛需、前期投入低、資金回收期短、運營成本低,使得行業具有較好的未來發展前景。
盤和林坦言,充電寶前期投入成本遠遠低于共享單車,行業普遍不需要押金,依靠用戶消費就可以很快收回成本、實現盈利。另外,共享充電寶的損耗率遠低于共享單車等其他產品,即便有電量損耗也不影響短時使用,并且在大量投入使用之后,共享充電寶不需要接受繁雜的社會監管,也不需要付出巨大成本來進行維護整頓等,甚至部分后期運營工作可以轉嫁給入駐商家,這些都為共享充電寶企業實現了減負。
針對未來共享充電寶行業如何規范有序發展,盤和林建議,首先,要形成可行的行業標準,商家要對信用信息的使用、扣費提示的明顯程度、使用逾期的扣款細則等進行明確約束,杜絕亂收費等現象發生;其次,從發展時間來看,第一批共享充電寶已經到了回收的階段,因此,要進一步鼓勵科技創新,提升行業競爭水平,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有效利用資源、避免資源浪費和污染。
(《中國城市報》202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