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廣
摘 要 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口的逐步增加,工業和生活對水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為進一步滿足節能降耗的需要,必須將節水理念融入建設工程給排水建設當中,應用節水節能新技術,才能有效降低水資源的能源消耗。本文結合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應用的重要性,探討了建筑給排水節能水節水技術的現狀,提出了節水技術和節能技術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從而有效地在城市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 節能節水;建筑給排水;具體應用
1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節水節能技術標準對建筑給排水設計、施工有著重要的影響,其既可以滿足用戶的需要,又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與此同時,在建筑給排水設計過程中,通過節水節能技術標準的運用,可以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在施工過程中要注重節水技術的應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根據技術施工標準開展建筑工程施工,不僅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給排水設計、施工的質量與效果,而且可以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整體質量的提升[1]。
2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的現狀
2.1 水資源存在隱性浪費
給排水設備中給水設備壓力如果大于流水壓力時,水資源會出現超額流出情況,嚴重浪費水資源。隱形水資源浪費在中國建筑給排水施工中十分嚴重,幾乎每個建筑給排水工程都存在該問題,并且這項問題并沒有引起相應的重視,所以隱性水資源導致的水資源浪費量十分驚人,嚴重損害了我國的生態利益。
2.2 存在熱水系統浪費
如果想使用冷水,也必須要將管道中的熱水放出,此種情況會造成大量水資源浪費,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工廠與學校都是選用此種冷熱水供應系統,由此能夠得出此種系統會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情況,并且冷熱水供應時會導致能源浪費,熱水流經管道降低水溫也嚴重影響了熱量供應情況。
2.3 排水過程存在二次污染。
由于排水系統規劃缺乏合理性,極容易造成排水系統出現二次污染的問題,實行對排水管道的科學化布局是解決二次污染問題的最佳方式[2]。
3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設計中節水技術的具體應用
3.1 真空節水技術
真空節水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的節水技術,將其應用于建筑給排水系統之中,可以保障節水節能效果。該技術通過真空收集器、吸水設備及真空閥等部件的應用,借助于真空負壓產生高速度的空氣與以水為主的混合物對下水道與衛生潔具等進行沖洗,這樣的沖洗方式所需要的水資源較少,但是沖洗效率與效果十分的明顯,從而實現水資源節約的目標。
3.2 中水回用技術
中水回收技術是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手段,這種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先采用相關技術回收與處理生活中的各種污水,包括洗衣、沐浴、廚房及盥洗等生活廢水,將處理之后的水應用于車輛沖洗、城市綠化及道路沖洗等領域。由于中水回用技術具有節能的特點,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標。
3.3 雨水利用技術
雨水利用技術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技術,該技術通過在建筑給排水系統中進行雨水回收設計來收集雨水資源,并且經過消毒與沉淀等程序實現對水質的優化處理,然后將經過處理的水應用于綠化灌溉及廁所沖洗等方面。將雨水利用技術應用于建筑給排水系統中,不僅可以實現對雨水的充分利用,而且可以提高節水節能效益[3]。
4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設計中節能技術的具體應用
4.1 水頭在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高層建筑設計中要充分地考慮水壓方面的問題,普通管網水壓過小,無法滿足高層建筑的用水需要。在蓄水池中直接接入管網,既無法實現對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又會增加供水的成本。因此,要根據實際需求,采用合適的水頭,對水壓進行適當的調節,不僅可以很好地滿足居民用水需要,而且可以減少浪費。
4.2 注重清潔能源的應用
在建筑給排水設計、施工過程中使用清潔能源,可以達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實現建筑節能的目標。目前的地熱能、風能、太陽能等是較為常見的清潔能源,其中在建筑給排水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清潔能源就是太陽能。如杭州灣跨海大橋中平臺中央空調項目,采用海水源熱泵機組從海水中提取能量來解決建筑物的冷暖供應及熱水需求。
4.3 熱水供應系統的節能技術
支狀熱水供應系統存在的不足是系統啟動之后要先放出設備中大量的冷水,而這必然會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針對這一問題,可以考慮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運用熱水循環系統,通過改造與處理現有的系統,可以實現對冷水的有效應用。同時,相關的工作人員要熟練地掌握施工流程,避免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4]。
5結束語
簡而言之,在建筑給排水工程中,合理使用節能節水技術是保證水資源節約和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徑。針對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的現狀,提出了節能技術和節水技術的具體應用,以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保護,促進我國建筑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從而更好地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董贏男,楊威.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與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4):3880.
[2] 尤立恒.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與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3347.
[3] 周思洋.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與應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0):138-139.
[4] 李輝英,陳亞男.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與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6):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