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恬
摘要:隨著經濟和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具有應用面廣、線路長等特點,因為目前居民日常生活、交際、購物等方面用到的電基本都是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影響面很廣,因此必須做好對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研究管理工作,了解常見故障及故障發生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提升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關鍵詞:配電線路;維護;檢修;應用
引言
在人們的生活中都離不開用電,電網的應用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時社會對電網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視,線路若出現故障,不只會對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對各行業的日常運營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電路日常運行時,務必要有專業人員定期進行檢修與維護,以確保電路無安全隱患。本文便針對10kV及以下的配電線路的維護與檢修技術進行簡要研究與分析。
1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特點
相較于其他電線,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結構一致性并不強,有的線路長,長達數十千米,有的線路短,短則只有幾百米。用戶專線一般只連接1或2個用戶,類似于輸電線路;放射狀線路一條線路的分支會與幾十甚至上百臺變壓器連接。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屬于中壓配電線路,部分由110kV及以下或35kV變電出線,配電變壓器高達上千伏安,最大有100kV。通常情況下,農村、城郊地區的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會采用架空線路的形式,中心城市則是電纜線路。由于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運行情況對周圍居民用戶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且分布廣泛、布設復雜、點多面廣,所處環境情況多變,一旦發生故障會造成很大損失。而且故障原因繁雜,有外部氣候因素、人為破壞、環境變化,內部設備自身質量問題、用電情況多變、線路設計與安裝存在偏差等。
2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常見故障
2.1過流跳閘故障
過流跳閘故障指配電網內短路故障產生以后,在故障發生點至變電站之間形成的一股負荷強大的電流,這個電流長時間的積蓄,會引發幾點保護裝置開啟線路保護模式自動地去保護線路,進而引發配電線路自行斷電跳閘的現象,即過流跳閘故障。從其發生過程可以看出,過流跳閘故障的發生目的也是保護配電線路上的設備及其他裝置。
2.2自然原因造成的故障
根據日常的觀察以及大量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的10kV及以下的配電線路都被安裝在外部露天環境中,由于外部環境跟隨自然現象變化,特別是在雷雨天氣,10kV及以下的配電線路的穩定性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大多數的配電線路還沒有足夠的防護,日積月累,電線長時間與物體接觸摩擦,就會出現電線開裂的狀況,因此很容易造成漏電并短路,增大安全隱患,漏電造成大面積的長時間的停電現象也會對一些企業造成很嚴重的損失。
310kV及以下的配電線路維護技術研究分析
3.1變壓器經濟運行
變壓器是10kV及以下供配電線路中的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也是電能損耗比較大的設備,在配網總線損中的占比較高,尤其是在用電低谷時,變壓器的空載損耗非常大。因此,應當使變壓器保持經濟運行。具體措施如下:①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功率因數,這樣能夠使變壓器的出力增大,從而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②將老舊的變壓器和能耗較高的變壓器更換為節能型變壓器,并合理配置變壓器的容量,從而使變壓器能夠按照經濟負載運行,以此來降低電能損耗;③要保證配網的電壓與負荷相適應,在用電高峰時,適當提升受電電壓,并在用電低谷時,降低受電電壓;④如果供配電臺區內的變壓器采用并列運行的方式,可按照實際負荷情況,對變壓器的投退進行確定。
3.2重視日常巡視
要求運行維護部門在日常巡視工作中,從實際情況出發,嚴格依照制度制定巡視計劃,對配電線路進行認真細致的巡查。加強電力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的重視,樹立起認真負責的態度。針對斷股、閃絡燒傷、破損以及腐蝕等現象,仔細排查,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并且進行處理。對于頻繁出現故障的地區以及設備,要做好故障分析并且歸檔,定期做好維護工作,減少損失。除此之外,對于一些老舊設備要做好情況報備,及時發現問題并在必要時對其進行更換,保障線路的安全運行。
3.3減少自然因素影響
采取措施避免雷電因素影響。首先要保證線路的絕緣性,選取絕緣性能好的材料應用到配電線路中。因為考慮到絕緣材料成本,實際生活中,可以采用加厚局部絕緣層的方式來對局部線路絕緣性進行鞏固加強,提升防雷擊效果。同時可以采用絕緣線防護的方式來查找絕緣損壞及電流擊穿后的故障點,縮短電路維修時間。其次,在配電線路中安裝避雷保護裝置,盡可能地避免雷擊對配電線路產生影響。但是避雷針等避雷設施的選擇必須考慮材質選擇和設置地點,在防止其在使用過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影響的同時,保證避雷設施的使用效果和效用范圍。針對不同天氣的影響采取預防措施。例如,為了避免夏季高溫或冬季寒冷對線路造成的影響,夏季要加強點檢等,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工廠等周圍的線路進行多次防護,防止電線腐蝕情況的發生。
3.4減少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中電纜設備故障率
電纜故障是當前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中故障率較高的一類故障,在預防工作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電纜鋪設在電纜溝以及室內的管道之中,避免因為外力的因素導致線路破損。對于那些必須在野外裝設的配電線路,有條件盡量使用聚氯乙烯絕緣阻燃電纜,穿管敷設且沿途做好標識,這樣可以對電纜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針對逐步普及的電纜線路,加強電纜頭制作工藝把控,對電纜中間頭等隱蔽工程的監管以及中間檢查及驗收工作的力度,可通過接頭冷縮管中位線是否處于同一個垂直面,來判斷冷縮管與電纜接頭是否合理連接,嚴格監督工程施工質量。此外還要關注接頭的運行環境,采取措施防止受潮、阻燃,并安排計劃進行震蕩波試驗、介損試驗,及時發現電纜缺陷并處理。
4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新型檢修技術的應用分析
新型桿塔的維修。檢修過程中,不只要注重線路問題,還需要對桿塔進行檢修。其檢修內容一般都包括桿本身、橫擔等。一定要查看桿塔形狀是否發生改變,桿塔埋土下的深度是否合理,桿塔周身的土壤是否可以保障桿塔的穩定性,以及桿塔是否發生腐蝕等一系列的問題,并根據檢修出的問題進行完善修補。其次還有一些相關的新型的科學技術。現如今的電網無論是從初期的鋪設還是到后期的檢修中,科學技術都穿插其中。比如說,如今工作人員可以利用GPS系統來確定每一根電線桿的位置,并使用接地的自動選線設備,在發生故障時,可以運用科學手段進行檢修,短時間內排查問題并及時做出檢修。還可以利用新型的檢修技術探查立桿時的深度是否合理,桿是否出現腐蝕或破損等。采用自動化控制技術,對電路及相關設備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問題可以馬上采取搶救措施。
結語
目前我國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設置情況來看,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智能化水平較弱,設備故障率較高,甚至大量存在自然環境較惡劣的地區,在配電線路的日常運行過程中,各類問題頻發,尤其是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的影響,造成了電力系統各類故障現象的出現,給電力系統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害,同時也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安全。
參考文獻:
[1]謝軍.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運行維護及新型檢修技術應用探討[J].科技創新,2018(7):153.
[2]黃兆峰.10kV及以下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技術檢修[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4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