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平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方式的創新,使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目標和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心理健康方面很容易出現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教師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導,以此實現高中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中階段;班主任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022-02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renewal of teaching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ethods have greatly changed the goals and contents of the management work of the head teacher at the high school stage, and the students at the high school stage face the pressure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mental health. Certain problems are prone to occur. Therefore,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daily class management to achie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Head teacher management; Mental Health guidance
班級是學生進行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關系最為密切的教師,他不僅是學生與學校的連接紐帶,是學校教育理念和教學管理模式的實施者,也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引導者,肩負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健全人格塑造的艱巨重任。而高中階段的學生,隨著社會參與度的增強和高考的臨近,面臨人際交往、學業等方面的多重壓力,由于他們心理發展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欠缺,無法通過自我調節的方式排解不良心理及負面情緒,從而很容易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拓展班級管理工作的內容,將心理健康的引導納入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實現高中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發展。
一、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實現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全與完善。現階段的高中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在家人過度的關愛中,心理發展嚴重滯后,心理脆弱,承擔能力不足。而且從小學到中學的班級管理中,對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與引導都相對缺失,從而導致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令人擔憂。而通過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引導,使正處于健全人格塑造關鍵時期的高中生更加有效地進行心理素質的建設,實現心理健康的健全與完善。
2.有助于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全面開展。在高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是最為核心的內容之一。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推進,德育的內容和目標都需要進行較大的轉變與調整。因此,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指導實現了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創新與拓展,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培養和引導,促使學生實現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3.有助于實現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發展。班級管理工作紛繁復雜,工作量大,只有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導,教師就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行平等、和諧的交流。
二、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現狀分析
1.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指導缺乏足夠的重視。在以往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級管理秩序的維護、班級教學活動開展的保證是最為重要的管理目標,而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與指導則相對忽視。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班級管理的理念和目標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如果班主任受到傳統功利性管理思想的影響根深蒂固,無法及時得到轉變與調整,那么對心理健康的指導就不會給予足夠的關注與重視。
2.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方式缺乏科學性。在現階段的高中心理健康指導工作中,由于班主任自身管理素養的限制,無法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正確的認知與把握,有的甚至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混為一談。這就導致很大一部分教師以傳統的課堂教學、道理說教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缺乏科學性、有效性,嚴重影響了學生心理健康的健全與完善。
3.高中心理健康指導缺乏專業性。在現階段的高中心理健康指導工作中,很多學校都沒有設置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機構,班主任只能承擔起心理健康指導的這一重擔,但是很大一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心理健康方面的系統學習與培訓,從而導致心理健康指導工作缺乏有效性、專業性,無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指導的優化策略
1.積極進行管理理念的轉變,從制度及體系層面保證心理健康指導的有效開展。在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需要得到學校及班主任的充分重視,才能實現有效開展。首先,學校領導應實現教學管理理念的更新與轉變,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納入教育管理的范圍內,并放置在一個相對重要的地位認真對待。同時還應將這一理念傳遞給班主任,明確肯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主體地位,從而使班主任能夠對心理指導工作的重要性給予正確的認識。其次,學校管理者還應注重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體系,使其具有層次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進行規劃、布置及執行,提高心理健康引導工作的效率。最后,學校管理者還應完善班級管理工作的考核制度,將班級心理健康引導工作的效果納入考核范圍內,并與班主任的獎懲制度相結合。
2.設置專業心理咨詢機構,對班主任開展相關的培訓,提高心理指導的專業性。在高中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德育,涉及一定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專業工具,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科學的判定與引導。因此,這就需要學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性。首先,學校應注重對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與培訓,使班主任掌握一定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后再對學生開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學校應充分了解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及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計劃。其次,學校還應設置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并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給予專業性的幫助與引導。
3.積極拓寬班主任心理指導的方式與途徑,提高學生心理指導活動的有效性。在高中心理健康引導工作中,其教育效率及效果與心理指導的方式有著重要的聯系。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積極向上的性格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感染和影響,在言傳身教中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其次,班主任還應通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及班級文化的創建,為學生營造健康、和諧、積極的心理氛圍,使學生在這一良好心理氛圍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地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與引導。最后,班主任還可以在班級內開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心理健康建設,得到心理素質的強化與完善。
四、結語
在高中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項教學內容,對學生今后的生活、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肩負起這一教育重擔,通過自身教育理念的轉變和專業素質的提升,提高心理健康引導工作的有效性和專業性,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克霞.談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