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社會對小學教育的整體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高效的語文學習,成為眾多語文教學工作者極為關注的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學習興趣;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181-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social economy, society ha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rimary education. Chinese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How to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interest in Chinese learning and enable students to carry out efficient Chinese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terest has become a content of great concern to many Chinese teaching worke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Interest in learn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一、重視課前教學準備
備課工作作為教學開始的基礎,是否能高質量完成,將直接影響后續教學的整體效率。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是動態且復雜的,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不能要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做到隨心所欲,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的具體內容,制定有節奏、有規律的教學方案,以此大大減少教學過程中事故的發生頻率,同時還能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整體效率。教師在進行備課工作前,一定要全面、準確地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語文作為一門連貫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在進行相關講解時一定要注重知識的連貫性,這時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進行基礎把握后才能進行課程計劃以及方案的建立修改工作,同時還要注重課堂問題的設計工作,因為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能相對準確地把握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提高學生的整體注意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能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抽象思維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教材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教師進行備課工作的主要依據,教師在進行備課工作時一定要注重與教學大綱緊密結合,深入研究、分析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根據教學大綱的具體規定進行相關教學任務的設計工作。
二、教師轉變傳統思維
小學階段,學生大多都處于心智以及認知不夠成熟的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對新鮮事物懷有極大的好奇心,同時對于外界事物的感知與判斷基本是以感性思維為基礎的。基于學生發展階段的基本特點,其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依舊是以感性思維為主,舉一個十分明了的例子,當學生對于教學的教師本身存在喜歡、信任且感興趣的心理時,其就能自然而然、自主地進行相關科目的學習,同時學習的整體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如果相反,學生對于教師本身存在厭煩、害怕等心理時,學生就會本能逃避相關科目的學習,這種現象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是極為常見的。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積極推進的作用。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想要從根本上改變師生關系,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對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摒棄以教師為尊的老舊思想,在教學期間要積極貫徹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理念,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本身的需求,教師單方面的輸出導致教學整體質量大大下降,同時不利于學生自主思維以及發散思維的培養。教師應該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可以通過虛心提問的方式拉近自身與學生的關系,使學生能從心理上消除對于教師的畏懼心理,從而形成教師與學生相統一的學習戰線,自主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探究,從根本上提升語文學習的整體質量。
三、以多方面為切入點
(一)重視實踐教學活動
語文學科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情況以及需求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語文基礎知識為依據合理的組織實踐教學活動。以作文教學為例,如今我國小學生由于自身詞匯量的不足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對作文教學大多存在畏懼心理,表現方式大多可以分為寫前恐懼、寫時困難、寫后無感等。其實寫作的最主要目的是人們對事物或是經歷最直接的感情宣泄,教師可以基于作文教學的基本特點采取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整體提高學生寫作興趣。例如,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實踐活動的方式,增長學生的見解、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以自己的真情實感為基礎進行寫作練習,從而整體提高語文寫作的質量。
(二)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由于其自身年齡的限制導致其整體社會經驗相對較少,對相關的事物缺乏正確的認知,因此阻礙了其對語文知識的深刻理解,尤其是面對相對晦澀的知識時無從下手,從而導致其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大大下降。針對這一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營造一個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并能在第一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創建工作時一定要注重結合學生對于相關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行針對性的創建工作,以此確保創設的教學情境能與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進行匹配,從而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發揮情境教學的最大效益。
(三)重視課堂情感交流
影響課堂教學整體效率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的密切程度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因此教師在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時一定要注意課堂中師生感情的交流,通過不同的形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能對教師產生親切的感覺,通過教師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的情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學生、教師以及作者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應該注重打造語文情感課堂,以自身為教學載體將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從而能更快、更好地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活躍語文課堂的整體氛圍,提高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程度,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做好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中最后的一步,同時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其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學評價的最終結果能明確、全面反映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語言優勢,通過生動、巧妙獨特的語言評價學生,讓學生能進行自我肯定,整體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在評價過程中還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如果教師只是采用千篇一律的評價對學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甚至還會讓學生認為教師是在敷衍他們。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工作時一定要注重不同學生的獨特感受以及具體的學習情況,通過鼓勵的方式,積極尋找學生存在的閃光點進行引導工作,同時能相對婉轉地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讓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以便讓家長能全面掌握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活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模式,更加全面細致反饋語文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班級的整體凝聚力,使每一位學生的思維都能維系在課堂中。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作為祖國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能否有效提高小學教育的整體質量將直接影響我國的發展。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以及自身教學的特點,基于語文教材的基本內容科學、合理地創新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整體興趣,從而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偉.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策略[J].中華少年,2018(29).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