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彩云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小學課程建設也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處于打基礎的階段,所學習的內容雖然比較簡單,但是比較全面,學生學習起來也有一定難度。本文就頂層設計理念進行了詳細論述,就小學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性措施,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頂層設計理念;小學課程;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071-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The primary school is in the stage of laying the foundation.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learning is relatively simple, it is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students also have certain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top-level design in detail,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feasible 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fo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by relevant persons.
【Keywords】Top-level design concept;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research
一、頂層設計理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頂層設計理念
頂層設計理念在不同的領域中有著不同的內涵,頂層設計主要是高端開始的整體思路,需要從大局的角度,系統化地對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以及各個層次和各個要素實施統籌考慮,頂層設計重視的是規劃設計和現實的需求結合,注重設計目標定位上的精準以及結構上的完善,還有和諧的功能、整合的資源。
(二)頂層設計理念的主要特點
1.整體性。頂層設計理念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在按照任務要求明確目標之后,全部的子系統和小任務都要圍繞著核心目標進行活動,當各個環節的技術指標和工作任務都完成并且執行到位之后,就能完成頂層設計所期望的整體效果。
2.科學性。頂層設計主要是從高端開始的從上到下的設計,但是這其中的“上”并不是隨便進行設置的,要高于實踐,也就是說對于實踐經驗和自我認知的更高層次,頂層設計理念能在教育領域成功的關鍵在于其科學性和設計的嚴謹性。
3.簡明性。在頂層設計中,不管是大系統還是小系統,不管是大任務還是小任務,在追求目標方面要簡單精準,進行整體設計的結構和思路要清晰明了,也就是說要將一些大問題、大任務轉變成小問題、小任務,將復雜的問題轉變成簡單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核心思想和頂層的目標,要力求簡單和清晰,目標指向要精準明確。
二、基于頂層設計理念的小學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建設與社會的發展相脫離
要想提高小學課程建設的有效性,所設置的課程要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調查研究發現,在一些小學中的課程設置并不能與社會的發展適應,也不能與學生的發展需求相結合,并且存在嚴重脫離的情況,導致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并不能理解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且無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另外,社會的發展情況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學的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的時候要與社會的發展需要相結合,杜絕課程的設置與實際發展情況相脫離的現象出現,明確社會對小學生的培養要求,然后小學在建設課程體系的時候能充分發揮價值,從而能全面提升小學課程建設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小學課程的設置都比較獨立,從教師備課的角度來說,都是根據所教授學科的內容進行備課的,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比較少,例如在科學課上所涉及的一些計算方法,在數學中沒有學過,或者說在數學課程所學的知識無法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這也是目前小學課程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各個科目的教師只負責教授自己學科的知識,而對于學科之間的聯系有所忽視,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另外,這與教材的編寫也有一定的關系,教材重視的也是這門學科所要讓學生學到的知識,所以教材的編寫中基本沒有與其他學科有關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小學課程的建設。
(三)課程結構比例不協調
小學階段學生要學習的課程相對來說比較多,不僅有語數英的學習,還有道德與法治、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藝術等學科的學習。目前的小學課程設置,課程結構的比例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重視語數英,忽視素質拓展課的學習,課本的要求與考試的要求不一致,學生不僅要將課本教材的內容學會,還要學習很多課外的知識才能滿足考試的需要,這就導致學生將大部分學習時間用在了語數英的學習上,而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有所忽視,這樣的課程設置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基于頂層設計理念的小學課程建設措施
(一)調整課程結構
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培養目標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學校方面要根據不同年級的教學目標選擇科學合理的課程,小學階段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不僅要重視語數英的學習,更不能忽視學生素質拓展課的學習,對于不同類型的課程開設要均衡,滿足教育部對小學生課程設置的要求,在課程設置和課程結構方面,要符合國家對于小學生人才培養的要求,同時還要根據頂層設計理念以及學生的發展特點,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進行課程的設置。
(二)更新課程設置理念
要根據頂層設計的理念對小學的課程進行設置,學校以及各年級的教師應該明確國家對于小學各階段學生的具體培養目標以及教育方針政策,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小學階段的課程設置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主,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為目標進行,打破傳統的重視文化課的弊端,不同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引進新的課程設置理念,創新課程,從而最大限度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優化小學課程建設體系
小學課程建設要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礎,優化學生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及教育部門對學生的教育要求開設課程,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數英等知識,還要加強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動手操作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的綜合能力對于小學課程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長期以來,很多學校在進行招聘的時候都是從高校的優秀畢業生中進行選拔的,但是這些優秀畢業生雖然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教學的經驗相對比較缺乏,所以在教師的引進方面,應該看重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兩個方面,從而能提升教師隊伍的建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頂層設計理念的小學課程建設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應該根據頂層設計理念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教育目標,給學生提供良好舒適的學習環境,在課程建設上更新觀念,優化小學課程建設體系,調整課程結構等方面不斷提高人才教育的質量,還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讓教師學習先進的小學課程建設理念以及教學理念,從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素養做出貢獻,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國兵.小學教育專業師德教育課程的建設困境與優化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9(36).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