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芳
(河南省林州市農業農村局,河南林州 440000)
雞場選址應符合相關防疫規定,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排水、通風良好的地方,其布局應便于防疫。
可選擇飼養適應性強、抗病力強、覓食力強,耐粗飼、肉質細嫩的地方良種雞,如九斤黃、蘆花雞等。
3.1 育雛舍建設 育雛舍跨度8~10 m,高度2~2.5 m,育雛期末飼養密度為8~15 只/m2。
3.2 育雛方式 網上育雛和籠養。
3.3 育雛舍消毒 雛雞舍地面、墻壁、屋頂及器具先清掃、沖洗,再消毒。
用甲醛熏蒸消毒的應晾干,后再進雛。
3.4 飼料、藥品及設備準備 進雛前準備至少喂1 周的雛雞全價料、VC 或多種維生素、葡萄糖及消毒藥品、常用藥物、疫苗等。開食盤、料桶、飲水器、獸醫器械等要檢修檢測,用前清洗、消毒。
3.5 環境控制 進雛前12~24 h給育雛舍升溫,溫度控制在33~34 ℃。育雛溫度隨雛雞日齡增長降低,1 周齡內降至31 ℃,以后每周下降2~3 ℃,7周齡降到18℃至脫溫。
雛雞0~10 日齡相對濕度控制在60%~65%左右,10日齡以后相對濕度為55%~60%左右。
雛雞3 日齡內每晝夜光照時間23 h,光照強度4~5 W/m2,4日齡起每周遞減光照時間2~3 h,直到自然光照。通風量春夏季0.12 m3/min/只,秋冬季0.03~0.06 m3/min/只。
3.6 接運雛雞 雛雞采用一次性包裝運送,到達育雛舍后進行檢查清點,選留健康活躍、掙扎有力、叫聲清脆、收臍良好、羽毛清潔及均勻度好的健康雛雞,淘汰殘次雛雞。
3.7 網上育雛密度 1周齡內40只/m2,以后育雛密度逐漸降低,7周齡時13只/m2。網上育雛每群以300~400只為宜。
3.8 飲水和喂料 進雛后24 h內初次飲水,可飲加入5%葡萄糖和0.1%VC 的接近舍溫的溫開水。3 d后雞改自由飲用常水,飲水水質應符合衛生要求。
雛雞初飲后3 h 內開食。喂干粉料的雞可自由采食,喂濕料的開食第一天喂3 次,以后每天喂5~7 次。日采食量根據雞的日齡大小控制在每天約3~50 g。飼料衛生符合相關規定。
4.1 飼養方式及圍網建設 育成期雞以放養為主,白天雞自由活動、覓食,適當補飼,夜晚歸舍過夜。
放養場地要圍網筑欄,可用尼龍網或不銹鋼網圍成高1.5 m 的封閉圍欄,一般每只雞平均占地不少于8 m2。
4.2 棚舍搭建 每17 500 m2放養場地建一處棚舍,棚舍間距離不超過70 m,每平方米棚舍容納15~20 只雞,一處棚舍最多容納700 只雞。棚舍要避風、遮陽、防雨、防寒、堅固。棚舍附近建足夠數量的補飼點和飲水點。
4.3 管理要點
4.3.1 夏季雞50 日齡開始放養,春秋季雞60 日齡開始放養,冬季雞70日齡開始放養。
春季日平均氣溫達15 ℃以上開始放養,秋后日平均氣溫低于15 ℃時停止放養。
放養密度以1只/25 m2為宜。
4.3.2 雞群下午運達的,直接進入棚舍過夜,次日早晨放出飼喂。前5 d 仍按育雛期次數喂食,以后逐漸減少飼喂次數和喂量。放養初期要不斷訓練雞群,使其形成定時定點吃料,早出晚歸的習性。
4.3.3 定時定量補飼,可投喂配合飼料和新鮮青綠飼料、農副產品等,夏秋季可少補,冬春季多補一些。雞30~60 日齡日補精料25 g 左右,日補1~2 次,參考配方:玉米61%、豆粕15%、花生仁餅6%、麩皮7%、細糠5%、魚粉3%、骨粉1.7%、植物油和食鹽0.3%等。雞8 周齡后,提高飼料能量水平和飼喂量,適當增加油脂量(但不可加牛油、羊油等膻味濃的脂肪),脂肪添加量為3%~5%。雞3~4 月齡日補精料30~35 g,5~6月齡補40~45 g,7~8 月齡補50~55 g,日補2次,早晚各1 次。每50 只雞備一瓷盤飲水,避免讓雞飲臟水。
4.3.4 冬春季節自然光照時間短,須人工補光。光照可每日增加半小時,但不能猛然長時間補光。自然光照時間每日超過11 h 可不補光。晚上可開啟光線不強的燈通宵照明,使雞可以行走和飲水。夏季昆蟲較多時,可在雞的棲息地掛紫光燈或白熾燈。
4.3.5 防止黃鼠狼、老鷹等天敵捕食雞只。果園內放養柴雞的,果樹噴灑農藥時要使用生物農藥。
母雞體重達1.3~1.5 kg時開產,商品蛋雞群公母比例為1∶25。白天讓雞在放養區內自由采食,早晨和傍晚各補飼1次,日補飼量以50~55 g為宜。
5.1 科學配料 土雞產蛋有很強的季節性,其產蛋量受營養、溫度和光照的影響。科學配料,提高飼料蛋白質含量,是提高產蛋率的重要措施。雞產蛋期飼料以精料為主,可適當補飼青綠多汁飼料,參考配方:玉米粉62%、小麥粉17%、豆餅粉12%、魚粉4%、滑石粉1%、貝殼粉2.6%、生長素0.5%、多維素0.5%、食鹽0.4%,可從飼料廠家購買濃縮料,加入玉米進行配比。當雞產蛋率在50%~60%時,每天每只喂料105~110 g,產蛋率在80%以上時,采食不限量。
5.2 增加光照時間 光照時間每天要達14~17 h,亮度以10 W/m2為宜。一般早晚兩次補光,早晨6∶00 開始補到天亮,下午18∶30 開始補到22∶00。雞產蛋2~3 個月后,每日光照時間調整為17 h,早晨補光從5∶00開始,傍晚補光時間不變,補光的同時補料,補光一經固定,不要輕易改變。
5.3 預防母雞就巢 及時撿拾巢內積蛋,做到當日蛋不在窩內過夜,預防母雞就巢。一旦發現母雞就巢應及時改變環境,將其移至涼爽、明亮的地方,多喂青綠多汁飼料,如此雞會很快離巢。
6.1 隔離和消毒 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制度,嚴禁外來人員和其他動物進入養雞場。生產區入口設消毒通道,進入生產區的人員和車輛嚴格消毒。定期對棚舍、放養場地和用具進行消毒。生產中產生的糞便、污物、廢棄物、病死雞等嚴格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6.2 免疫 按雞群情況和疫情形勢制訂免疫程序,雞免疫后定期監測抗體水平。
雞開產后每隔2~3個月免疫一次新流(H9)二聯滅活苗,每隔2~3 個月免疫一次禽流感H5滅活苗,每隔1 個月飲水免疫一次雞新城疫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