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病因該病主要發生于母豬妊娠期間或者在產仔之后的1~2d。在飼養的過程中對飼料管理不當和營養不均衡是導致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天氣變化和寒冷等因素也會造成體質差的母豬染病。因此,該類型的疾病多發生在秋季、冬季和初春季節。
1.2 癥狀該病的主要癥狀是妊娠母豬或者產仔母豬出現體溫降低的情況,一般維持在37.5℃左右,精神狀態差、不能吃料,但是能喝水,體質虛弱,肌肉顫抖等,不喜歡長期站立,而是喜歡臥地。
1.3 防治技術首先,注射一定量的腎上腺素,或者樟腦磺酸鈉注射液等,每天1次。其次,將一定量的靈芝多糖注射液和豬用轉因子注射液進行混合肌肉注射,每天1次,使用3d。最后,口服紅糖水,或者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VC5,每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2.1 病因該病主要發生在母豬妊娠期間或者產后,長期喂養粗硬飼料,如干燥谷物和粗纖維的劣質飼料是造成該病出現的主要原因,粗飼料過多將造成營養不良問題的出現。母豬太胖或者太瘦,運動不足和飲水不足也能造成便秘。此外,在豬發生一些疾病,如高熱綜合征、豬丹毒、豬瘟和流感期間也將出現繼發性的便秘。
2.2 癥狀該病的主要癥狀是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飲水多,臥立不安等,母豬做出排便的姿勢,但是只有少量的干硬糞球。在發病的后期階段,腸音消失,體溫正常。
2.3 防治技術可以使用肥皂水和蘇打水對母豬進行灌腸,同時使用溫濕毛巾進行腹部按摩。使用一定量的硫酸鈉或者硫酸鎂和溫水混合之后,使用胃管投服,在服藥之后的3~4h內注射新斯的明3~5mg,效果比較好。保護母豬心臟功能,注射一次“強爾心”注射液5~10mL。通過補液、解毒和調整酸堿平衡,靜脈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鹽水溶液和VC5,每天1~2次。在喂養的過程中重視粗飼料和精飼料的合理搭配,尤其在妊娠期間增加一些容易消化的飼料,還可以適當增加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保證母豬定期飲水,從而提高母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1 病因母豬在妊娠期間對飼料的管理不當,或者在妊娠后期階段因為胎兒發育太快而造成母豬飼料中的鈣物質和磷物質比例不平衡,一些物質比較缺乏,造成豬骨骼中的鈣含量降低,因而母豬產后出現癱瘓的情況。經產母豬,尤其是產仔率高的母豬,因為自身身體機能的下降,在產后也容易出現癱瘓的情況。此外,母豬在妊娠期間的活動少,不能充分吸收陽光而促進鈣的吸收,也能在產后出現癱瘓的問題。
3.2 癥狀該病的主要癥狀是在產后的2~5d內出現癱瘓,其表現為肌肉松弛,產后四肢不能站立,精神不振,體溫降低和食欲減少等。
3.3 防治技術使用一定量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和安鈉咖溶液進行靜脈注射,每天1次,使用3次??梢钥诜皸U諾肽”口服液,一天1次,連續服用7次。一旦出現便秘情況,結合產后便秘的措施治療。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首先,重視對母豬飼料的管理,應該喂養全價飼料,同時在飼料中補充一定量的骨粉、蛋殼和碳酸鈣等物質。其次,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保證豬舍的干凈、衛生和保暖等,適當讓母豬運動,增加陽光的照射,從而增加鈣的吸收。
4.1 病因母豬在生產的過程中發生難產、流產和胎衣不下的情況能夠引發子宮內膜炎。母豬在分娩的過程中產道受到傷害,或者消毒不嚴格造成病菌的侵入也將威脅子宮的健康,病菌的感染也能造成子宮內膜炎。此外,在進行人工授精的過程中,消毒不嚴格的話,也能使病原體進入母豬子宮內,從而引發子宮內膜炎。母豬太瘦、免疫力低下也容易造成子宮內感染。
4.2 癥狀該病主要發生在母豬產后和流產后。如果是急性發病的話,患病母豬將出現食欲下降和精神不振的問題,同時伴有體溫的升高等。通常情況下,尿道中流出紅色分泌物等,有腥臭味。慢性病例癥狀不是很明顯,可能從陰道中流出分泌物,或者母豬吃料不長膘等。
4.3 防治措施首先,可以使用一定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子宮進行沖洗,之后再使用輸精管進行子宮清洗,然后注射一定量的青霉素和鏈霉素的混合液。其次,在母豬生產前采取一些措施,如在生產8h之前注射得米先長效注射液10mL,或者在母豬產后的48h后注射一定量的前列腺素能夠清除子宮內的殘留物,從而避免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