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新八條)
第一條制定能繁母豬補助和盤活、新建規模養殖場貼息政策。對新增的能繁母豬,省本級按300元∕頭標準予以補助。對企業盤活閑置豬場,新(改、擴)建規模化養殖場,帶動農戶養豬的實行貼息。
第二條88 個貧困縣要用好用活產業扶貧資金,通過“公司+農戶(貧困戶)”等方式,建設一批標準化養殖場。
第三條創新防控方式,推進無疫區建設,鼓勵具有較好天然屏障條件的地區和具有較高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的企業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區和無疫小區,提升區域防控能力。
第四條推動種養循環,培育60個種養循環的省級現代農業星級園區,支持建設78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重點縣。大力發展牛羊禽兔魚等產業發展,保障市場肉食品供應。
第五條貫徹落實省負總責以生豬為主的“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將全省2020 年6 000 萬頭生豬出欄任務,細化分解到21個市(州)和縣(市、區),省政府與各市(州)簽訂目標責任書。對國家和省上出臺的系列政策落實和生產任務完成進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第六條建立非洲豬瘟防控有獎舉報制度,實行非洲豬瘟“群防群治”。嚴格落實非洲豬瘟防控各項措施,發生疫情的,只要第一時間上報,規范處理,不予追責。如果隱瞞不報,造成疫情擴散的,要予以嚴肅處理。嚴厲打擊非法調運、“炒豬”“洗豬”、串通漲價、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確保元旦春節和“兩會”期間豬肉不斷檔不脫銷不大漲。
第七條健全完善指揮機構,省、市(州)、縣(市、區)成立非洲豬瘟防控與恢復生豬生產指揮部。根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規定,縣(市、區)由縣委書記擔任指揮長。指揮部從成員單位抽調專人組成專班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對非洲豬瘟防控和生豬生產發展工作的統籌指揮和協調。
第八條完善市縣兩級動物防疫行政機構,加強市縣獸醫實驗室技術支持能力,開展基層動物防疫機構標準化建設,按照“三權歸縣、服務在鄉”的管理機制設置鄉鎮畜牧獸醫站,通過“以錢養事”等機制配備鄉村防疫人員,強化疫情處置應急隊伍建設,盡快補齊防疫機構體系和人員隊伍等短板。在畜牧養殖大縣實行防疫人員特聘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