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雞業的不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一些疾病的發病率也有所升高,尤其是傳染性疾病,其發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還會導致養殖失敗,需要在養殖中采取技術預防和治療。
1.1 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的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發病雞表現為“三包”癥狀,即包心、包肝和腹膜炎,有時還會出現一些滑膜炎和臍炎等,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敗血癥和卵黃性腹膜炎等。大腸桿菌是一種最常見的病原菌,發病后會導致死亡率的升高等。
1.2 沙門氏菌病沙門氏菌也是一種細菌性的病原。本病對雛雞的危害較大,能夠導致雛雞大量死亡。雛雞發生沙門氏菌病表現為雞白痢和雞傷寒等。雞白痢表現為拉白色或者灰白色的糞便,有時糞便會沾到肛門周圍,長時間會導致肛門出現堵塞。傷寒病雞表現為排出黃綠色的糞便,有時還表現為墨綠色;病雞還表現出嚴重的精神沉郁,本病會導致病雞大量死亡。
1.3 新城疫本病對不同年齡和品種的雞都可以感染。發病后病雞表現為體溫升高、精神不振,有時還表現為呆立、垂翅等。患病一段時間后,下痢,排出黃綠色的稀便或者黃白色相間的水樣稀便[1]。 病雞食欲下降,飲欲增加,在嗉囊內帶有大量酸臭的粘液,對病死雞剖檢后可見腺胃乳頭有出血點,在十二指腸有彌漫性出血,盲腸扁桃體會表現出腫大和出血。
1.4 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病原是傳染性支氣管炎道病毒。本病感染后,病雞表現為上呼吸道癥狀,可見咳嗽和打噴嚏,嚴重時可見有呼吸不暢的情況。聽診這些區域可以聽到有濕啰音。雛雞可見拉出的糞便呈現灰白色。產蛋雞感染后會出現蛋清稀薄,呈水樣。
1.5 傳染性喉氣管炎本病多發于成年雞[2]。病雞可見有咳嗽和伸頸呼吸的狀態。還常會出現呼吸困難。病雞會逐漸呈現出惡化,還常出現眼角膜紅腫的情況,還伴有膿汁。通過對病雞剖檢可見有喉頭出血,氣管內有纖維蛋白質,這些物質還會有凝結,這也是造成氣管的堵塞的主要原因。
1.6 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傳染病[3]。本病主要是對雛雞形成感染,感染后的病雞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有時會出現有白色的稀便,常會在短時間內會出現較高的死亡率。
2.1 加強免疫工作雞傳染性疾病對養雞場的危害非常嚴重,一旦發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在養雞過程中,通過免疫的方式來進行預防,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如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以及傳染性法氏囊病等均可以采用接種疫苗的方式來預防,而且免疫效果較好。養殖場需要在養殖前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照免疫程序進行接種。在進行疫苗接種時,可以給雞群的飲水中添加一些維生素,可以提升雞群的免疫力。還可以添加抗生素等,可以預防雞群出現繼發感染。
2.2 做好飼養管理良好的飼養管理能夠提升雞群的免疫力,而且減少雞群接觸到病原,避免雞群發病。在飼養中要關注雞群的狀態,控制好飼養的密度。雞舍要具有良好的條件,能夠確保舍內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在相對恒定的范圍內,可以避免雞群因溫度和濕度不合理而出現體質下降。雞舍要具有通風條件,能夠及時將舍內的有害氣體釋放出去,吸收新鮮空氣。通風和保溫常在寒冷季節會出現矛盾,在飼養中要注意平衡。雞舍要勤打掃,及時將糞便和其他污染物清除出去,保持舍內的清潔衛生。在清掃完畢后要進行消毒工作,消毒時要注意做到全面,不能留有死角。對進入養殖場的車輛和人員也要進行消毒,防止將病原體攜帶進入養殖場。在養殖中還需要注意禁止野生動物進入養殖場,要消滅養殖場內的昆蟲和各種寄生蟲等。
2.3 及時診斷和治療傳染性疾病一旦發生,很快就會向周圍蔓延,需要在有疑似發病雞時,及早將其隔離,而后進行診斷工作。確診疾病后,應采取相應的手段進行治療。對于細菌性疾病可以應用抗菌藥物,對于病毒性疾病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應用緊急免疫的方式配合對癥治療,通常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