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肉羊養殖業的不斷發展,養殖規模在不斷擴大,但羊的疫病也趨于嚴重,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這就要求在養殖中要加強預防,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并加強驅蟲工作,避免發病造成損失。
1.1 鏈球菌病鏈球菌病的免疫是在春季和秋季,應用的疫苗是羊鏈球菌弱毒疫苗,免疫接種部位是在尾部注射,不足2歲的羊注射0.5mL,超過2歲的羊注射劑量為1mL。免疫期為1個月。
1.2 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的免疫時,不足1歲的羊注射劑量為2mL,不足3個月的羔羊注射劑量為0.5~1mL。本病的免疫期為5個月,免疫接種季節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超過1歲的羊發病率很低,可以不接種本疫苗。
1.3 偽狂犬病如果羊場或周圍養殖場出現過偽狂犬病,則可以應用偽狂犬滅活苗進行免疫接種,沒有任何疫情的羊一定不要使用偽狂犬弱毒苗[1]。免疫劑量為5mL,羔羊的接種劑量可以適當減少,接種3mL。接種后的免疫期為6個月,每年需要進行2次免疫接種。
1.4 羊口瘡羊口瘡疫苗通常是在已經發生過本病的養殖場進行接種。接種的疫苗是羊口瘡凍干苗,免疫接種部位為口腔,使用的劑量為0.2mL。本病的免疫期為5個月,通常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接種1次疫苗。
1.5 山羊痘山羊痘是一種危害非常大的傳染性疾病,本病的接種方式為皮內接種,接種疫苗的量為0.5mL。通常是在腹下或腋下,還可以在尾的內側接種[2]。接種后的1周左右就會產生免疫力,免疫力能夠保持1年,以后每年的冬季進行接種。
1.6 梭菌性疾病梭菌性疾病是危害養羊業的一類傳染性疾病,這類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羊腸毒血癥以及羔羊痢疾等。接種疫苗通常是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進行1次,采用的疫苗有“三聯苗”“五聯苗”等。疫苗接種時,不論羊個體大小一律肌注或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d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1年[3]。
1.7 傳染性胸膜肺炎對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采用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疫苗,超過6月齡的羊接種劑量為5mL,不足6月齡的羔羊接種劑量為3mL。羊在接種后的2~3周就會產生免疫力,通常接種后免疫力能夠保持在1年以上。對于體質較差的羊或者是有疾病的羊盡量不免疫,免疫可以在遠離肩胛骨的位置,但也不能在臀部接種。
1.8 口蹄疫對口蹄疫免疫接種是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春季接種時間為3月的上旬,是在母羊產羔后的1個月或者是在羔羊出生后的1個月的時間。秋季接種是在每年的母羊接種前進行,約為8月份左右,每年需要接種2次。接種時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接種劑量為1mL。羊通常在接種后的2周就會產生免疫力,接種后的免疫期為半年。
1.9 小反芻獸疫本病也是在疫區或者是受到本病困擾的地區進行接種,接種使用的疫苗為Ni-geria75/1弱毒苗,接種疫苗后能夠對羊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寄生蟲病是羊養殖過程中常發的一類疫病,常見的寄生蟲有線蟲、吸蟲和絳蟲。
2.1 線蟲驅蟲方法消化道的線蟲是最常見的寄生蟲病,常見的線蟲種類有毛圓線蟲、夏伯特線蟲、馬歇爾線蟲等。蛀牙是由于在采食或飲水中吃進蟲卵。本類寄生蟲的驅蟲藥物選用左旋咪唑、阿苯達唑進行口服,還可以應用阿維菌素和伊維菌素等進行注射治療。
2.2 吸蟲驅蟲方法對羊危害較大的吸蟲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羊闊盤吸蟲、羊后盤吸蟲和日本血吸蟲。這些吸蟲感染后主要表現消瘦和脫毛,嚴重還可見有貧血和慢性胰管炎。這類驅蟲藥物有吡喹酮和氯硝柳胺,可以進行內服,也可以制成油劑進行注射接種。
2.3 絳蟲驅蟲方法絳蟲是寄生在小腸中的一類寄生蟲,主要有莫尼茨絳蟲和貝式莫尼茨絳蟲。不僅對羔羊產生危害,還會影響到成年羊。發病表現為體重嚴重下降,還出現貧血和腹瀉等癥狀,可用的驅蟲藥物有氯硝柳胺、芬苯達唑和吡喹酮等。
綜上所述,在羊的養殖過程中,免疫和驅蟲是必不可少的疾病防治措施,但在免疫接種和驅蟲時也要關注疫苗接種的部位和接種量接種,驅蟲需要按照不同蟲種類應用相應的驅蟲藥物,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