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年前的9月,一種兼顧火力、防御和機動性的戰爭機器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在此之前,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溫斯頓·丘吉爾主持成立了“陸地戰艦委員會”,秘密推動這種兵器的研發,為了掩人耳目將其命名為“水柜”(tank)。這就是“坦克”的起源。
隨著英軍將這些鋼鐵怪獸投入法國索姆河畔的戰斗,地面戰爭的新紀元隨之開啟。時至今日,坦克仍然是公認的“陸戰之王”。然而,發明坦克的國家最近卻傳出了一條讓人錯愕的消息:英國政府正“審慎考慮”將英軍本就所剩無幾的坦克全部退役,節省下來的資金將被用于支持網絡作戰和保障太空資產。最終決定預計在今年11月公布。
英軍放棄坦克早有先兆。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2019年,時任英國國防大臣佩妮·莫當特表示,坦克對英國來說顯得過時;英軍的“挑戰者”2型坦克已經服役了20多年,期間沒有進行過重大升級。按一般標準,這些老式坦克早已和“樣子貨”無異。
英國陸軍裝甲部隊的規模近年來不斷萎縮。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介紹,英軍最頂峰時期擁有超過500輛“挑戰者”2型坦克,目前還在服役的只有227輛,其中很多停放在倉庫里“吃灰”。按照原先的規劃,英國陸軍準備只保留兩個團的坦克,即“皇家驃騎兵團”和“皇家坦克團”,每個團大約配備56輛坦克,其余的留作訓練和備用。
這些碩果僅存的坦克讓它們的主人左右為難。英國國防部曾考慮對“挑戰者”坦克進行現代化改造,采用新的主炮和發動機,但因效費比太低而作罷。另一個方案是改用德國的“豹”2型坦克。不過,想到英國當年研發坦克的初衷及兩國相爭的歷史,這顯得有點兒諷刺。
英國坦克直到冷戰時代還頗有名氣。其“百夫長”坦克在朝鮮戰爭和蘇伊士運河戰爭中均有突出表現,1967年中東“六日戰爭”期間,以色列、埃及和約旦軍隊都使用了這款戰車。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稱,英國現在面臨的根本問題不是“如何打造更好的坦克”和“還要不要坦克”,而是這個國家的武裝力量在全球軍事行動中應該、能夠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在英國陸軍的作戰序列中,“挑戰者”坦克通常與“勇士”步兵戰車一起行動,700多輛“勇士”戰車的升級改造計劃同樣被嚴重的預算超支和交付時間延遲困擾。
重裝部隊受冷落并非英國獨有的現象。2011年,荷蘭陸軍封存了所有坦克,將無事可做的坦克兵借給德國。今年年初,美國海軍陸戰隊宣布,將在10年內退役所有坦克和1/3的身管式火炮,向更專注于兩棲作戰的精干力量轉型。
告別坦克并不是英國頭一次激進而飽受爭議的舉動。作為航空母艦的誕生地和曾經的航母大國,英國海軍于2010年拆毀了英國當時唯一一艘航母。幾年過后,英國雄心勃勃地重返“航母俱樂部”,建造了兩艘現代化的大型航母。
未來的某個時候,英軍也許會再度裝備坦克,這取決于不斷變化的戰爭形態和國際政治環境。
(傅麗林薦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