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廁所,對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柳林鎮來說,不僅關乎群眾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健康需求,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方面,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
一、基本情況
自“廁所革命”開展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縣農業農村局的悉心指導下,柳林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充分貫徹“小廁所,大民生”的思想理念,始終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生態工程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來,全鎮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因地制宜、扎實推進,以群眾意愿選擇合理的改廁模式,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截至目前,柳林鎮實現了所有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的目標,做到了應改盡改,已全面完成1782座戶廁(其中:衛生旱廁1408座,占79%;水沖式廁所374座,占21%)和9座公廁的改造任務,完成率為100%。累計撥付改廁入戶資金70.07萬元(其中撥付改廁先建后補資金31.22萬元,小康村“七改”入戶資金38.85萬元)。
二、主要做法
在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改廁獎補資金基礎上,為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讓農民群眾不花錢或少花錢用上衛生廁所,鎮黨委、政府積極統籌整合各方資源,群策群力,有效帶動群眾對戶用衛生廁所進行改建,高標準完成“廁所革命”工作任務。一是政府督建。自“廁所革命”工作開展以來,柳林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建設“清潔鄉村”的重要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來抓,依據鄉村自然地理條件、布局形態規模、基礎設施狀況、環境改善需求、經濟發展水準等情況,采取因地制宜、一戶一策和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宜改則改、宜建則建的原則與各村簽訂目標責任書,形成“鎮統籌推進、村負責落實”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農村廁改工作格局,成立由鎮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改廁工作領導小組,并由鎮農辦牽頭做好方案制定、動員協調、督導考核和驗收評估等工作;各村委會承擔改廁工作主體責任,負責落實改廁任務,配合做好協調施工、組織村民出工出力。鎮村兩級各負其責,協調聯動,形成了責任清晰、任務明確、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二是黨員帶建。廁所革命之所以“難”,最難的是轉變農村居民對廁所的觀念和習慣。全鎮廁所革命開展以來,各村積極發動黨員干部帶頭改建,以黨員為先鋒、以典型為示范,從而激發群眾對于衛生廁所的需求,使其了解廁所與生活質量和品位、文明和健康的關系,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一個好的廁所對個人和家庭的重要意義,從而產生對使用舒適、衛生、體面廁所的需求和對自身廁所改建的意愿。三是鄰里共建。對于部分家庭來說自籌改廁存在一定難度,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存在缺乏廁改勞力的問題,全鎮上下在大力宣傳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改工作的意義和相關政策的同時,積極動員、鼓勵群眾以出工方式互幫共建,充分發揮農民群眾改廁的主體作用,營造人人參與改廁的濃厚氛圍,從根本上摒棄多年形成的廁所文化缺失及頑固的如廁陋習,讓每個群眾重新樹立“新廁所”觀念。四是責任人幫建。“廁所革命”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政治任務,在戶廁改建過程中,鎮黨委、政府明確要求精準扶貧幫扶責任人全程參與貧困戶廁所改建工作,做好廁改動員及政策宣傳的同時,替貧困戶當好參謀,為貧困戶出謀劃策,做規劃、解難題,利用自身優勢,盡可能為貧困戶謀劃好廁所改建工作。五是施工隊統建。柳林鎮各村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和群眾意愿選擇合理的改廁模式,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按照“布局合理、衛生整潔、環保美觀、方便使用”的目標,對草岔溝、東石溝、奮蓋三村廁改項目實行統一改建,建設中實行統一招標、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施工單位從地坑挖掘、管道連接、室內安裝到工程結束驗收合格投入使用一包到底。這樣,既有效降低工程費用、節省了工程用工、用料,又保證了工程質量和進度,更為“清潔鄉村”創建工作打下基礎。
三、管理機制
“小廁所、大民生,三分建、七分管”,“廁所革命”改造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設廁所只是一個開始,而管理廁所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管理好了才能真正保證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鞏固農村改廁成果,進一步建設好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和清潔村莊行動,使廁改后長久發揮效用,柳林鎮加快建立廁所管理長效機制。一是同目標創建。在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和村莊清潔行動以來,柳林鎮嚴格按照“廁所革命”和村莊清潔行動方案,努力圍繞“三清一改”要求,持續做好村莊內無亂堆亂放,無污水亂潑亂倒,無糞污明顯暴露,雜物物件堆放整齊,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真正做到村里村外一個樣、左鄰右舍一個樣、房前屋后一個樣、室內室外一個樣的標準。二是同責任參與。村黨支部積極動員、鼓勵黨員、群眾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和清潔村莊創建中,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營造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加強制度約束、道德約束和社會約束,筑牢群眾基礎,將打造“廁所革命”和清潔村莊創建納入到村規民約,形成群眾約束群眾、群眾管理群眾的長效機制,注重發揮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特殊作用,真正做到同參與、同維護、共提升。三是同標準督查。制定、完善各項環境管理長效機制,成立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環境衛生督查組,定期對全村環境進行督查,將村里村外、左鄰右舍、房前屋后、室內室外、廁所廚房、炕頭衣柜按同一標準打分,對出現的問題限期要求整改,特別將戶廁所環境衛生納入重點督查項目,以制度強行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四是多方式激勵。對在廁所革命和清潔村莊創建工作當中涌現出的積極分子和優秀家庭,柳林鎮通過多種方式給予鼓勵和獎勵。充分運用“紅黑榜”積分制對參與的群眾進行積分,紅榜積一分,黑榜減一分,每季度進行排比,前十名給予獎勵,后十名予以處罰;利用“流動紅旗”,每季度對家庭衛生文明進行排比,對“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好;學習進步,愛崗敬業好;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好;移風易俗,少生優育好;夫妻和睦,鄰里團結好”的“五好家庭”懸掛“五好家庭”流動紅旗。通過“紅黑榜”和“五好家庭”流動紅旗,不但激發了群眾對廁所革命和清潔村莊創建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又鞭策了那些不愿意改變的“落后戶”。
總之,廁所革命和清潔村莊創建活動任重道遠,開弓沒有回頭箭,柳林鎮黨委、政府和兩萬柳林兒女將以壯士斷腕的氣魄與環境衛生和百年陋習抗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