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精神”是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核心內容,對在中國石油工業大發展的早期由王進喜為代表的光輝事跡和精神的高度概括。進入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探索實踐“鐵人精神”的重要途徑,不僅是踐行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力抓手,而且對于發展和豐富“鐵人精神”、賦予其新時代新的生機活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鐵人精神”時代內涵
(一)要講好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點的“鐵人精神”。
從“鐵人精神”的內容來看,“愛國”是其核心、基礎。鐵人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到玉門油礦做苦工,1950年春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從他的成長經歷中會發現,他從出生到成為石油工人的這27年,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通過艱苦斗爭獲得民族獨立和解放的27年,他是這個時代的參與者,他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也正是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也正是有了和中國共產黨同樣的時代背景、成長歷程,他自從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后,就時刻以共產黨的宗旨和要求來嚴格約束自己,并且在石油工人這個崗位上做出了輝煌業績。
鐵人王進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是“愛國”,這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和改造力,而且在個人層面上表現了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相結合后產生的指導價值和時代價值。要講好“鐵人精神”,必須深刻理解其蘊含的真誠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理解其人生指導思想逐漸與馬克思主義同軌的歷程與選擇,理解“鐵人精神”的形成主要源自王進喜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出于愛國的同理心。這是新時代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講好“鐵人精神”時代內涵的最重要環節。
(二)要站在新的發展的歷史方位上講“鐵人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這一重大的政治論斷成為更深刻更全面理解“鐵人精神”的時代坐標。“鐵人精神”的“創業”的高度概括中,就包含了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時代特點。
鐵人王進喜為了能夠更好更快地打井出油,非常注重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前提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比如在距離剛打完的一口井的13米的地方再打一口新井而創造性地實現鉆機的整體搬家、“并車起鉆”“三泵齊開”,在大型設備支持不夠的前提下采用人拉肩扛、端水打井、用身體攪拌泥漿等。一方面,彰顯了鐵人王進喜身上所閃耀的理論結合實踐、與時俱進的先進性特點;另一方面,也展現了王進喜作為共產黨員在困難面前沖在前頭、想盡辦法完成目標的精神力量。
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面臨著許多重大的難題和挑戰,這就要求全體黨員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徹底解決作風不實、擔當不夠、思想保守、觀念陳舊等問題。在新時代講好“鐵人精神”,就要深入挖掘鐵人不怕苦、不怕累的艱苦奮斗精神,理解鐵人無論處于什么地方、哪個職位都能夠緊密聯系群眾、實事求是一心一意干事創業的精神品質。這是奮斗新時代所必需的精神營養品,也是新時代講好“鐵人精神”的應該秉持的立足點。
(三)要從初心與使命的角度講好“鐵人精神”。
鐵人王進喜不忘初心,要“為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他知道牛出力最多、享受最少,時刻以老黃牛精神為人民付出、為國家奉獻。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關頭,依然想著“等我病好了,要再好好干二十年”,從“少活二十年”到“再干二十年”。他勇擔使命,夙夜在公,所想所念都是為祖國獻石油,“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油井來”,“干工作先不要想困難,先干上去再說”,“要搞油就會有困難,你不去斗爭,要我們共產黨員干什么”,他的敢于擔當、永葆斗爭精神振奮人心。他敢找差距,主動站上會議臺承認錯誤、接受批評,并帶頭填埋由于急功冒進打斜的油井,“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無不體現出在工作中的高標準和嚴要求。他狠抓落實,用一年時間就把“豆腐隊”帶成了先進隊,為實現快速鉆井爭上白楊河,24小時吃住在井上“全天滾”等等,這些事例都是他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埋頭苦干、銳意進取的鮮活寫照。
在新時代,講好“鐵人精神”就要通過這些生動的事例來教育黨員領導干部,就是要用鐵人王進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來引領和推動全體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從初心使命的角度講好“鐵人精神”,既是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新時代“鐵人精神”實踐的重要途徑。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鐵人精神”實踐途徑
新時代賦予了“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那么新時代實踐“鐵人精神”就必須順應新時代新的特點、直面新的問題、做出新的改變、實現新的跨越。
(一)堅持問題導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落實“鐵人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鐵人王進喜在為祖國獻石油的歷程中,就能時刻堅持問題導向。在國家面臨西方經濟封鎖、蘇聯背信棄義撕毀合同撤走專家、國家進口原油受挫的國際背景下,他準確認識到“這矛盾,那矛盾,國家缺油是最主要矛盾;這困難,那困難,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大的困難”,因此“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油井來”,“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實際工作不斷創新、全力以赴,在不斷解決采油的實際問題中解決了國家缺油的大問題。反觀新時代,我們面臨著“四大危險”,經受著“四大考驗”,諸多矛盾和問題非常尖銳,如何才能化解危險、圓滿回答考驗?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必須發揚“鐵人精神”,腳踏實地,一個問題—個問題去破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干工作不要先講困難,先干上去再說”。黨員干部要有鐵人般的鋼鐵意志,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謀發展、謀幸福;要秉持鐵人作風,戰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前線。
(二)重視調查研究,在提升工作質量上踐行“鐵人精神”。
在兩個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節點上,黨員干部如何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干好工作、干成事,成為每一位黨員干部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內容。鐵人王進喜能取得輝煌的業績,就離不開他善于調查研究、注重工作質量的工作方式和作風。為了節省時間盡快開鉆,鐵人王進喜帶領隊友們充分調查實際情況,研究鉆機整體搬家方案,實現了整體搬家并當天開鉆;提拔為領導之后從來不坐辦公室,要么步行要么騎摩托車到井場調查研究指導工作,“工人身上有多少泥鐵人身上就有多少泥”;在壓制井噴的危急時刻,同技術人員研究決定用水泥代替重晶石粉并用身體攪拌泥漿……種種事例都生動再現了鐵人王進喜對調查研究的重視,也體現了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才能干成工作、獲得輝煌業績。黨員干部要像鐵^王進喜一樣,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指導工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在實際工作中重視調查研究,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出色。
(三)依托黨校陣地,依靠學習推動“鐵人精神”落地生根。
黨員干部除了要加強自學以外,要充分發揮黨校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主陣地的作用。一方面,要在黨校的課程設置中把“鐵人精神”作為必修課來安排,要打造“鐵人精神”宣講專家名師隊伍,把“鐵人精神”講深刻、講生動、講透徹;另一方面,要打造“理論專題+特色實踐”課程體系,通過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種形式實踐“鐵人精神”,加深對“鐵人精神”的理解和認識,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規范和價值準則。新時代,在全黨上下大學習的濃厚氛圍中,依托黨校陣地,“鐵人精神”的落地生根既有土壤又有“空氣”。
進入新時代,“鐵人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煥發新的生機活力,需要全體黨員領導干部更深刻、更準確、更全面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讀、內化“鐵人精神”,并且用實際行動踐行、延展。只有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鐵人精神”才能是新時代的“鐵人精神”,“鐵人精神”也才能承擔起新時代所賦予的時代價值和時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