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和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能力,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拔幕瘋鞒信c理解”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大素養之一,也是高中語文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
名著導讀是“人類價值選擇的結果”,它是提高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最佳材料。通過名著導讀部分的學習,不但傳承和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而且通過外國經典名著的學習,引導學生理解異域的文化和傳統,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的素養,進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達到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目的,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然而我們的教學現實,由于種種原因對名著導讀部分的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其中主要原因是高中教學還是圍繞高考這個指揮棒開展,教師太注重考試分數,把學生的精力更多地用在做題能力的提升方面,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個具有很大潛力的素養,沒有得到教師和學生應有的重視。另外一個原因是高中語文教學任務重,課時緊張,高考壓力大,教師不能把太多時間分配給閱讀教學,特別是名著導讀部分的教學,一直停留在可學可不學的層面,這種現狀不僅讓“經典名著閱讀教育處于很被動的狀態”,而且也不利于高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更不利于他們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提升。
那么,針對當前名著導讀部分的教學現狀,怎樣通過名著導讀教學有效地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特別是文化傳承與理解的素養呢?
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中華文化傳承最好的經典作品。比如《三國演義》所包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書中處處盡顯“中華之風”,特別是儒家的精神在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書中的仁、忠、義尤為突出?!叭柿x”“仁政”“民貴君輕”的思想在《三國演義》中具有深刻的體現,學生通過名著導讀的學習更加具體地理解這些儒家思想的內涵,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培養了他們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1)由“仁”入“政”的思想
民本思想,則是仁政思想人文化的表現特征之一,“民”就成為是否爭霸天下最關鍵的因素。《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是“仁”的一個代表,劉備任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期間,“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劉備從當陽撤退時,雖形勢危急,仍不肯拋棄跟隨他而行的十幾萬百姓,可見,一個愛民的官員是受到百姓愛戴的。相反,董卓的暴行使百姓恐懼反感,董卓死時,百姓“手擲其提議,足踐其尸”??梢娮鳛橐粋€統治者必須有愛民之心,正所謂“仁者愛人”、由“仁”入“政”才使劉備成了一方霸主。這些思想激蕩著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憂患主5rNxpuBj3bLI2UkADTOKAQ==題,同時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仁人志士,對今天的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有教育意義。
(2)“忠君”思想為統治階級所倡導
在《三國演義》中,“忠君”的思想比比皆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舉動,從古至今為君子所不齒。關羽、諸葛亮等蜀將忠君愛國的行為被大家所稱贊。劉備身為漢室的皇叔是所謂的正統,因此“擁劉反曹”的思想越來越嚴重,由此可見這種思想從根本上肯定了那個時代的“忠君愛國”。其中關羽諸葛亮因忠君在本書中尤為突出。
關羽不為曹操的高官厚祿所動,他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只為回到劉備身邊,表現了他對劉備的兄弟情深,也體現了忠于國家的大義,因為劉備就是正統皇室的代表,在關羽看來忠于他就是忠于朝廷。
諸葛亮“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一生忠心耿耿,鞠躬盡瘁。面對昏庸無能,貪圖享樂的幼主,劉備生前有讓他萬不得已之際可以取而代之的托付,但他始終恪盡人臣之忠,沒有因為自己是開國元勛而對待劉禪不敬,鞠躬盡瘁,努力維護劉家王朝的利益,忠心耿耿,因此贏得了后世儒家的推崇,實現了他做一代賢相的目標,因為忠君愛國成就了美名,成為后世人臣“忠君愛國”的典范。
(3)“義”本來是一個浮泛的道德概念
“義”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扶助以及知恩圖報原則?!度龂萘x》從一開始寫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即使后來建國,三人名為君臣,實為兄弟,可見在農業社會中,由血緣關系所構成的宗法關系高于一切,而在實際社會,很多活動超越了狹小地域以及家族、宗族的范圍,義氣就顯得特別重要,關羽更是義氣的化身,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為曹操的高官厚祿所動,最終做出“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的壯舉。
這些傳統的儒家思想文化,我們通過《三國演義》名著導讀都能學到,這些內容的學習不但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并認同中華文化,形成熱愛中華文化的感情,而且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文化自信。
通過名著導讀部分的學習初步理解、包容,借鑒不同民族、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文化,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文化的精華,能關注并積極參與當代文化傳播與交流,在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覺,初步形成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與認識,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
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高中語文課本選擇的課文都是經典作品,不同程度地幫助學生培養了語文核心素養,名著導讀教學更是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特別是幫助學生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教師通過經典名著導讀的學習和教學,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人類的優秀文化,和學生一起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守望者。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名著導讀部分內容的教學,從根本上能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特別是提升高中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重要內容,我們重視這部分內容的教與學,也就重視了學生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