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

現在我要為你介紹我的好老師。她的名字叫:短尾白。
2009年,沒有人知道她已經流浪了多久?從哪里來?為何被丟棄?但顯然已經是一個在街頭沒人要的小東西。
有一天,捕狗大隊抓獲了她,可以想象當時她的驚恐及顫抖。接著她被丟入中和收容所,這里本來是生命各種答案的另一個起點。一個典型答案是,安樂死。還有一個答案是,幸運地被領養。另一個答案是最糟糕的,在收容中心感染疾病,不治而亡。
她碰到了這些選項中的最后一個,感染了狗瘟熱,一種導致她從此全身癱瘓的神經病毒,這個結局幾乎沒有分號,等待她的就是比流浪還糟的狀況,也是生命終點前最糟的狀態。
她可能被丟在地上,全身臟臭,無力喝水,不能進食。收容中心如果沒有足夠的工作人員,她可能比安樂死更慘,激烈且孤獨地死。
但短尾白跳出了這些命運選項,她遇見了帶著學生在收容所當志工做研究長達十年的蘇璧伶教授。短尾白癱在那里,臺大動物醫院志工團隊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哪些染病的狗必須要先安樂死,才不至于擴大感染,以及哪些可以救治。
短尾白當時已經四肢癱瘓,蘇教授的團隊決定救她的理由,居然是,她“超級貪吃”,每天趴在地上,動彈不得,卻還是好愛吃東西,這代表這只狗其他器官仍然健康,而且她想活下去。
短尾白的戲劇故事還沒有結束,一個醫療實習醫生在恍神中,給她下錯了針,從此非常愧疚,每天拜托家人排隊買法國面包喂食她。是的,她已經癱瘓,連小便都需要靠人擠尿,但是對于生命,對于未來,短尾白并不茫然,更不暴躁。
她的世界,從此就是一塊嚼起來噴香十足、大大的法國面包。
于是自2009年至今,她在眾人合力下,住進了臺大動物醫院,成為臺大動物醫院的院狗,并且第一回有了名字:短尾白。
經過醫院神奇的治療,她的前腿居然可以移動了,后半身倒是全部癱瘓,無可奈何。蘇教授于是幫短尾白做了一個滾輪椅,我第一次看見她時,還以為這是馬戲團出來的住院狗。
雖然所有實習醫生都告訴我一定要問過蘇教授,才可以喂食她。但眼看她歷經千辛萬苦爬到我們的病房,我管他三七二十一,就偷偷塞了幾塊雞胸肉給短尾白。
她的記性也真好,從此看到我,即一臉笑意,我想在她眼中,我就是一個大肉排,香味四溢,頂好外加點當季水梨配池上米,我就是個駐院三星主廚。
短尾白待在醫院近九年,一個小小的空間,長約30厘米,寬50厘米,但她已經相當滿足。這九年她看盡各方被寵愛的名狗來來去去,守在醫院分給她的小角落,從不叫,也不哭。生生死死,她看多了,明天不知道長相,昨日只代表吃的食物已經消化,當下只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剛吃下去的食物又去哪里了?
醫院對許多動物而言,本來是苦痛的代名詞,但對于短尾白,那可是她一生最安穩、得到最多愛和幸福的家。在動物醫院里,多數的實習醫生都比她資歷淺,所以在這里她除了有一個編號和名字外,還有個重要頭銜:學姐。
夜晚時,研究生會固定為她擠尿,短尾白的表情仿佛在享受腳底按摩,沒有羞澀,非常感恩。
今晚夜里,我帶著自己的愛犬南禪寺向醫院請假回家,明早再回去。我知道她的生命已經倒數,心中縱有不舍,看到短尾白,我已不再傷心。我本來的淚水在風中已化成愛,我想把剩余的愛,更多的祝福,給生命力無窮的短尾白。
她曾經流浪,如今她已有所居;她曾全身癱瘓,如今她已有滾輪車;她不必爭特別的寵愛,因為從一無所有,到一點點愛,她已飛揚愉悅。
一個知道什么叫作“足夠”的生命,活得如此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