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來問: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男生。最近我們班換座位,我后排坐了一位男同學。他總是否定別人,即使沒問他問題,他也要插嘴回答,平時說話口無遮攔,為人特別自私,班主任也不管事。我該怎么辦?
你好,很榮幸能回應這個問題。我非常能夠理解你。因為,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是貫穿人一生的難題。
從進入幼兒園時起,我們就進入了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每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成長背景大大不同,卻會因為一些社會關系聚在一起。此時,互相看不慣,甚至發生矛盾,都是十分正常的事。這經常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煩惱。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確定的信息是,你的這位同學說話習慣否定別人,引發你的不適。因為不知道他的具體言論,所以,我想大致有兩種情況,不知哪一種貼近現實。
一種可能是,他并無惡意,只是熱衷于直接表達看法,說話的內容卻令你不適。這是人與人之間的思維差異導致的。比如,在我初中時期,我喜歡的漫畫,被我的同桌說“畫得很差”,這也曾經令我很不適。但我很快了解到,這是因為我們兩個人的愛好不同。我依然喜歡這漫畫,但也尊重他不喜歡的權利。如果確定他沒有惡意,可以嘗試去理解他。至于“即使沒有問他問題,他也要插嘴回答”,他也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同學之間應該是彼此平等的,表達意見不必要他人“授權”。對于他的否定意見,你若不贊同,可以一笑置之。
另一種可能,如果他的“否定話語”是指對你或者其他人外貌、家庭條件、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否定,這就屬于人身攻擊。此時,應該明確地告訴他,你的尊嚴受到了冒犯,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人與人彼此相處,應有基本的尊重。如果他一意孤行,你可以拒絕回應他的冒犯性語言。
如果矛盾大到影響心情,班主任又不重視,可以嘗試進一步溝通,告訴班主任,這已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和學習。如果可以,提出明確的需求,比如調換座位。因為對于高三學生來說,緊張的學習任務已經讓人應接不暇,如果在人際關系上耗費時間,對于備考是不利的。
不知我的回應對你有沒有幫助呢?祝一切順利,高考成功。
本期回復:李霜氤,科幻作者、影評人,計算機博士在讀。主要科幻作品:《地下城的娃娃》《重生時代》《退子神》《她的靈魂與愛》。《退子神》曾獲得光年獎微小說三等獎。科普作品散見于《中國青年報》《意林》《青少年科技報》《十萬個為什么》等報刊。
187****0866:編編好,我是一名高二文科生,我的成績上一本還是有點難的。可我明明知道自己要好好學習,卻還是沉迷網絡,浪費時間,我該怎么辦?
小意:
網絡的吸引力特別大,即使是成年人也很容易沉迷其中,更何況是學生。適當上網可以緩解學習上帶來的壓力,但是沉迷其中那就大錯特錯了。
曾經我有一位鄰居,在學校里成績一直排在年級前幾名,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他本應該上一所雙一流的大學。可是就在他高三最關鍵的一年,他接觸到了一款網絡游戲,自此荒廢學業,常常背著家長、老師打游戲,結果高考考得一塌糊涂。他不甘心去三流大學,結果只能走上復讀的道路。現在,每次回老家見到他,他都會像祥林嫂一樣,后悔當初沒有抵住網絡誘惑。
既然你知道上網會影響學習,現在抓緊學習還不晚。你要深刻認識到網絡的優缺點,學會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嚴格控制上網的時間,如果做不到,就讓身邊的人監督你。相信只要你有毅力,就一定能戒掉網癮。記住,網絡只是人類的工具,切不能讓它操縱我們的命運。
134****7909:小編,我有點強迫癥,總想一些無厘頭的事情。我害怕影響學習、睡眠,我該怎么辦?
小林:
看你提強迫癥,突然意識到自己也是一個強迫癥患者。我的強迫癥主要表現在上下班打卡,有時明知道自己打卡了,不放心還是要再打一次;有時出于習慣性打卡了,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了,然后就在記憶里反復搜尋有關自己打卡的蛛絲馬跡。
現代社會,由于人的壓力大,很多人可能都經歷過強迫癥,或者說是強迫現象,比如出門后總在擔心屋門是否忘記鎖了,煤氣、電燈、窗子是不是沒關好,腦中反復重復著一件事,甚至會因此回家檢查。如果這種強迫現象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不引起嚴重焦慮等情緒障礙的話,就是一種正常的表現。我們可以通過自我來調節,比如放松、從事社會的娛樂活動來緩解某些強迫的癥狀。
如果這種強迫現象,持續時間長,已經影響到了你日常的工作、學習、休息和人際交往,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必須通過專業醫生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來幫助緩解控制癥狀。建議你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判斷,不要讓自己耽誤了病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