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巴彥縣委員會



巴彥,古稱巴彥蘇蘇,滿語意為“富貴的村莊”。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農業大縣,巴彥縣始終秉持以農牧業為發展基礎、以產業為發展關鍵、以企業為發展主體的縣域經濟發展理念,依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完善的配套設施建設、優良的營商環境,不斷做強“巴彥玉米”“巴彥大豆”“巴彥豬肉”三大重點產業,逐步實現從農業大縣到農業強縣的跨越。
立足傳統農業優勢? 叫響經濟三大品牌
巴彥縣是傳統農業大縣,早在清朝時期就有“江省糧倉”的美譽。近年來,現代農業發展勢頭迅猛,全縣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2億斤以上,良種覆蓋率高達100%。“三品一標”認證基地達到90萬畝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過3000家,土地托管服務達到58萬畝,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同時,作為畜牧大縣,生豬年飼養量穩定在200萬頭以上,屠宰量在100萬頭以上,是全國標準化生豬生產基地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首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近年來,巴彥縣不斷圍繞一產發展經濟,逐步拉長產業鏈條,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做大做強玉米產業。巴彥縣地處全球黃金玉米帶,玉米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好。四川鴻展集團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年底前投產,未來可向乙烯、乙酸乙酯、丁二烯、乙醛等乙醇的下游產品發展。同時推行玉米吃干榨凈新思路,在醫藥、人造板、建材、造紙、活性炭、顆粒飼料方面對玉米秸稈進行廢物利用;圍繞玉米芯、玉米苞葉、玉米須、玉米渣皮等副產品,從醫藥、化工、能源、工藝等方面尋求開發利用。在玉米副產品研發方面,積極引進國內知名龍頭企業,開發了鮮食玉米速溶粉、鮮食玉米羹、復合營養玉米糊、鮮食玉米沙拉、鮮食玉米飲品、鮮食玉米休閑食品等深加工產品。
做大做強大豆產業。巴彥縣是中國野生大豆原產地保護地域、非轉基因大豆基地和綠色食品大豆原料基地。2008年,“巴彥大豆”被原農業部授予綠色農產品地理保護標識。依托大豆原料生產出豆皮、豆干、大豆蛋白粉、大豆組織蛋白、大豆分離蛋白、濃縮磷脂、維生素E、脂肪酸甲酯等深加工產品。隨著國家大豆振興計劃的實施,大豆深加工產業優勢和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
做大做強生豬產業。目前全縣已成功引進金鑼、大北農、萬潤、寒鮮等知名企業和集團,有效提升了巴彥生豬產業關聯度和輻射帶動力。下一步,將繼續擴大生豬產業優勢,積極引進肉灌制品、豬血、豬骨、豬皮、豬毛和內臟深加工項目,引領生豬產業由養殖、分割的初加工向熟食制品、肽蛋白、豬血清提取等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邁進,同時,積極引進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豬糞有機肥循環經濟產業項目,進一步將生豬產業項目利潤實現最大化。逐步完善配套金融、科技、信息、物流等服務體系,形成縱向成列、橫向成群的生豬加工產業集群,打響巴彥生豬地區品牌。
發揮園區產業優勢? 拓寬經濟發展新格局
在“十三五”期間,巴彥縣總體確立了“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加速產業集聚區建設”的發展目標,堅持以項目為核心,以園區為載體,以資源為優勢,成功打造“一區兩園”工業集聚區,即巴彥經濟開發區、巴彥和興隆工業園區。
硬件配套設施逐步完善。項目的投產、產量的攀升取決于開發區硬件配套設施的匹配度和完整度,加速推進硬件設施建設如同在項目土壤上注入源源不竭的活水。為此,巴彥縣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21.19平方公里,累計投資20.1億元,建設熱源廠2座,污水處理廠2座,弱電走廊24.6公里,強電走廊18.8公里,設置節能環保的資源屏障;建設鐵路專用線12條共12公里,道路15條共25.6公里,搭建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建設中水管道15公里,供熱管線12公里,燃氣管線10公里,提供全方位的生產因素。同時,對道路實行綠化、亮化、硬化、美化改造,大幅度改善了經濟開發區、園區環境,基本實現了“七通一平”的硬性指標。尤其是啟動了將松花江水引入開發區建設工程,突破了經濟開發區工業用水的瓶頸,為開發區強勢發展注入鮮活的“血液”。
產業發展模式延伸升級。目前,經濟開發區已入駐企業55戶,入駐企業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其中,八旗糧油和龍良油脂等企業的入駐,構建了開發區大豆產業鏈條上游體系;萬潤和寒鮮等生豬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業的入駐,延伸了開發區生豬產業鏈條。2020年省百大項目鴻展集團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落戶巴彥縣,為構建開發區玉米深加工產業鏈條奠定了堅實可靠的上游基礎,同步向下游產業鏈條逐漸延伸。巴彥經濟開發區憑借“玉米”“生豬”“大豆”三大重點支柱產業,201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3.6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營業收入52.9億元,同比增長28%;實繳稅金2.89億元,同比增長6%。
謀劃下步目標穩步前進。隨著巴彥縣“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出爐,經濟開發區將繼續堅持生豬、玉米和大豆三大重點產業不動搖,穩固農業經濟的產業支柱。巴彥工業園區重點引進豬肉制品、豬肉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和食品制造企業,扎實做好畜禽糞污養殖無害化處理、有機肥料的循環利用等高附加值經濟產業項目。興隆工業園區重點引進以玉米、大豆為原料的農副食品加工產業,圍繞鴻展集團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做好產業鏈條延伸,同時圍繞濱北鐵路、鶴哈高速及園區配套的鐵路專用線發展物流產業。推進“巴彥、興隆”南北園區協同發展,形成“南豬北糧”互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創造一流投資環境,打造政企和諧新常態
巴彥縣牢牢扭住招商引資這個“牛鼻子”,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從全縣干部隊伍中大膽起用年輕干部、不拘一格選才,組建招商專班,繪制招商引資圖譜,圍繞主導產業,著力開展網上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緊盯項目引進,立足縣情量身定制。巴彥縣重點圍繞玉米、生豬、大豆三大主導產業及配套項目展開招商,推動生豬和糧食深加工產業向“高精尖”發展,促進主導產業做優、做大、做強,增強主導產業對提振縣域經濟的貢獻度。加大對外宣傳力度,通過招商推介會、經貿洽談會等宣傳媒介和載體活動,宣傳開發區水、電、燃氣、鐵路等多種生產要素的優勢,聚攬吸引項目。當前,通過積極洽談,已有5個新項目簽約成功,簽約額度達66.97億元。其中,省百大項目鴻展集團投資10.6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預計年底實現投產運營,由裕寶熱力有限公司投資2.8億元興建的西集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和投資1.1億元的中廣核分散式風力發電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余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提供政策支持,激活多方投資熱情。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巴彥縣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巴彥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戶經濟開發區的企業享受“四優先服務”,即優先供給項目建設用地、優先給予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優先申報縣重點財源建設項目、優先協調銀行貸款資金。對于重大投資項目和產業帶動力大的項目,將通過“一事一議”的形式,給予更加可觀的優惠及更為全面的優質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投資和運營成本。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對引進項目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褒獎。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巴彥縣牢固樹立親商、敬商、安商、富商理念,竭盡全力為來縣興建的產業項目提供“管家式”“保姆式”服務。出臺《巴彥縣“辦事不求人”工作實施方案》,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廣泛征求在辦企業意見和建議,在企業注冊、項目備案、證照辦理等環節實行先運行后辦證的方式,為新落戶企業投產運營提供先機。縣級領導包保企業過程中始終保持“釘釘子”精神,與企業保持溝通聯絡,深入對接園區企業,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嚴格兌現承諾事項,想方設法為企業排憂解難,堅定企業深耕巴彥的信心與決心,做到真心實意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本文圖片由中共巴彥縣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