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林
百年交匯,謀篇布局。從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到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未來5年乃至15年發展提出的建議,勾勒出一個有“未來感”的中國??梢哉f,這次會議釋放的積極信號、作出的戰略部署,將為中國和世界發展注入更強大的信心。
梳理全會公報發現,“強國”是高頻詞。公報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公報也提出多個強國任務、戰略。在科技創新方面,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在優化升級經濟體系方面,提出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皬妵枴卑l展巨輪已然劈波斬浪,乘勢而上,這充分彰顯出“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的科學發展力、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指引力。
“關山萬里作雄行”,面對外部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我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十三五”規劃實施順利,重大戰略任務和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面落地見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國發展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十四五”期間所面臨的宏觀環境仍具有巨大的挑戰性。在這樣的背景下,適時做出重大戰略調整與戰略部署,開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發,推動實現全面現代化就成為了勢所必至、理所當然的戰略選擇。
勇立潮頭御風行,擊鼓催征穩馭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戰略全局出發,鋪展開未來5年乃至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畫卷,一幅更高質量、更有溫度、更富活力的發展宏圖躍然而出。從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到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到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其中凝聚著我們黨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豐富發展內涵的重要思想和經驗,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的實踐路徑。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強國路上勇擔當!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同心同德,頑強奮斗,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引領“強國號”巨輪在民族復興偉業新征程上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劉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