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原瑞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收錄了4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新要求,詳細闡述了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新舉措,正面駁斥了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錯誤認識。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的重要遵循。
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首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決策,對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促進地區及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立意高遠、目標宏大。推進的廣度和深度要求決定了其難度在我國對外交往的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順利實現。
其次,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地區和國際環境的不穩定性導致共建“一帶一路”所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都在增加。“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必然是一個爬坡過坎的過程,這也決定了其面臨的困境和挑戰會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更要強調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推進各項事業順利前進的有力支撐。只有堅持黨對“一帶一路”推進工作的領導,才能更好地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才能更有力地帶領我們涉險灘、闖難關、啃硬骨頭。黨的十九大在對國際形勢進行科學分析后提出了建設性的國家對外工作方針,強調中國將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同時決定,將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內容寫入黨章。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加強黨對共建“一帶一路”工作的領導,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發揮“一帶一路”工作建設領導小組牽頭抓總作用,通過堅實有力的統籌安排,推動形成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必須明確階段性任務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提出,完成總體布局這一“大寫意”后要精雕細琢繪制好細膩“工筆畫”。這是對我國“一帶一路”既往相關工作的高度肯定,更加蘊含著對“一帶一路”未來走深走實的殷切期待,即下一階段“一帶一路”工作的推進重點就是將相關工作做深做實做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所謂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難事必作于易。在推進“一帶一路”的下一階段,如何將一件一件小事做實做細,將一件一件難事做順做易,做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這是考驗廣大領導干部、工作人員,甚至相關群眾的重要一環。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相關論述中,有2篇論述專門談到了國別區域的“一帶一路”發展問題,即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賀信和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兩篇文章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適合不同區域的“一帶一路”發展建議,既高屋建瓴又極具操作性,是“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的重要指導,是在這一階段實現“一步一個腳印”的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方愿圍繞發展促和平、集體安全、人道主義救援、海上通道航行、無核武器區等廣泛議題,同阿方開展更多對話協商。中方設立“以產業振興帶動經濟重建專項計劃”,同有重建需求的國家加強合作,按照商業化原則推進就業面廣、促穩效益好的項目。中方支持建立產能合作金融平臺,圍繞工業園建設拓展多元化投融資渠道,推進園區服務、企業成長、金融支持三位一體發展。中方支持中國有關金融證券機構同阿拉伯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和管理機構合作,建立立足海灣、輻射中東北非、吸收全球投資者的國際交易平臺,爭取實現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方愿結合阿拉伯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加強雙方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制藥、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落實好中阿科技伙伴計劃,在雙方感興趣的重點領域共建聯合實驗室。加快“網上絲綢之路”建設,爭取在網絡基礎設施、大數據、云計算、電子商務等領域達成更多合作共識和成果。
以上階段性目標的實現,要求我們必須以最高目標為指引,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遵循,根據“一帶一路”沿線不同區域的具體特點,知民心惠民生,深度挖掘共識,加強交流互鑒,明確工作重點,細化工作方案,層層分解任務,加強督促檢查,推動有關部署和舉措逐項落到實處。最終達成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階段性任務。
三、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必須錨定最高目標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需要錨定的最高目標就是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習近平總書記就此給出了中國答案:“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這是我提出這一倡議的初衷,也是希望通過這一倡議實現的最高目標。”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期待“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攜手,造福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強烈愿望。”這體現了人類命運與共、休戚與共、天下大同的世界觀、格局觀。正是這樣的世界觀、格局觀,孕育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一帶一路”最高目標,它順應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占據了國際道義制高點。世界知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夫婦所著的《世界新趨勢》一書評價道:“歷史上從來沒有誰嘗試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在經濟領域將那么多國家和大洲連接起來。”錨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最高目標,就能更為透徹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共建‘一帶一路,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中國俱樂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游戲。”任何以上述內容為最高目標的行為,都是本末倒置,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得不償失。錨定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最高目標,就能更為透徹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愿圍繞多個國際議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對話協商”,以及多次強調的“共商共建共享”“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論述。7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合作格局基本成型,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成功落地,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設成效顯著,跨國經濟走廊合作日益深化,鐵路、港口、公路、管網等基礎設施項目合作穩步推進,經貿合作園區建設不斷取得積極進展。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共建“一帶一路”正在不斷釋放沿線各國發展潛力,實現了亞非歐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注意實施雪中送炭、急對方之所急、能夠讓當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體現了大國領袖的人民情懷,也彰顯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人文價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后,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積極響應和支持。截至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一大批合作項目陸續啟動,有的已經落地生根。2018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建立“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的意見》等文件。會議強調,建立“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依托我國現有司法、仲裁和調解機構,吸收、整合國內外法律服務資源,建立訴訟、調解、仲裁有效銜接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依法妥善化解“一帶一路”商貿和投資爭端,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以上努力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高目標。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就要求我們必須錨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高目標,這一目標與我國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是相輔相成的,它完全符合中國發展的根本利益,也完全順應世界發展的時代潮流。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責任編輯/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