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強調:“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作為第十九專題進行深入闡釋。在這個專題中,自我革命的重要性多次被強調,作為百年大黨,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
緣何將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初心使命使然。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為什么我們黨在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義無反顧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從而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團結帶領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迎難而上、艱苦奮斗,團結帶領人民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社會主義建設重大成就。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這值得我們自豪,但決不能因此而自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執掌政權后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漸陷入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
問題導向必然。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是顯著的,全國人民給予高度評價,但我們不能自滿。要清醒認識到,黨內存在的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已經解決的問題還可能反彈,新問題不斷出現,“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依然復雜嚴峻。當前,仍有少數黨員、干部自我革命精神淡化,安于現狀、得過且過;有的檢視問題能力退化,患得患失、諱疾忌醫;有的批評能力弱化,明哲保身、裝聾作啞;有的驕奢腐化,目中無紀甚至頂風違紀,違反黨的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屢禁不止。如果不嚴加防范、及時整治,久而久之,必將積重難返,小問題就會變成大問題、小管涌就會淪為大塌方。但嚴重的不是存在問題,而是不愿不敢直面問題、不想不去解決問題。因此,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教育黨員干部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廣泛聽取意見,認真檢視反思,把問題找實、把根源挖深,明確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推動黨的自我革命、自我建設。
民族復興應然。我們黨是一個有著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政黨,是一個在14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自身建設歷來關系重大、決定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應對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關鍵在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涵蓋領域之廣、觸及利益格局調整之深、涉及矛盾和問題之銳、突破體制機制障礙之艱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為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民族復興之路更為曲折艱難。作為百年大黨,我們要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書寫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堅決清除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堅決割除一切滋生在黨的肌體上的毒瘤,堅決防范一切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將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如何將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馬克思主義政黨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大量事實表明,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從根本上講,都與政治建設軟弱乏力、政治生活不嚴肅不健康有關。黨的十九大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擺在首位,是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首要任務。嚴防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形成利益集團,妄圖攫取黨和國家權力,嚴防山頭主義和宗派主義作祟,大搞非組織活動,破壞黨的集中統一。黨的領導干部要在政治上站得穩、靠得住,對黨忠誠老實、與黨中央同心同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對組織和人民常懷恩敬,對功名利祿要淡然,對物質享受和個人待遇懂知止。
構建黨的自我革命制度體系,形成長效機制。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鄧小平同志曾說過:“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因此,我們要構建這樣一種黨的自我革命制度體系:既堅持解決問題又堅持簡便易行,采取務實管用的措施切中問題要害;既堅持目標導向又堅持立足實際,力求把落實黨中央要求、滿足實踐需要、符合基層期盼相統一;既堅持創新發展又堅持有機銜接,同黨內法規制度融會貫通,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既不大全也不小碎,既不“牛欄關貓”也不過于繁瑣,久久為功,形成長效機制。
全面加強紀律建設,用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紀律嚴明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障。黨的十九大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表明了用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的堅定決心。要加強紀律教育,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用典型案例當頭棒喝,使更多干部“見不賢而內自省”。重視防微杜漸,加強咬耳扯袖,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使更多干部紅臉出汗、知錯知止。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對于極少數嚴重違紀甚至涉嫌違法的,必須堅決依紀依法嚴肅處理。
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統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要使監督體系契合黨的領導體制,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把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委監委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等結合起來、融為一體。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紀委監委要發揮好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作用,一體推動、落實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各項任務。
持續深入正風反腐,以優良作風決戰脫貧決勝小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貪污腐敗是優良作風的大敵。形式主義背后是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作祟,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擔責。官僚主義實際是官本位思想,價值觀走偏、權力觀扭曲,盲目依賴個人經驗和主觀判斷,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我們要通過清晰的制度導向,在重大工作、重大斗爭第一線培養和錘煉干部,讓干部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不良傾向,使其茁壯成長、脫穎而出。要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加大國企反腐力度,加強國家資源、國有資產管理,查出地方債務風險中的隱藏問題。要集中解決好貧困地區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以優良作風保證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最后勝利。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