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鵬程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提出的“七種能力”為年輕干部成長成才、奮力擔當作為、更好地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著力提高政治能力。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只有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才能在波譎云詭的形勢面前心明眼亮,才能在重大政治原則和大是大非問題上毫不含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領導干部要注意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年輕干部著力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凡是有利于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事就堅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事就堅決不做!要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觀察分析形勢首先要把握政治因素,特別是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要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懷有敬畏之心,自覺加強政治歷練,增強政治自制力,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要注重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學深悟透,融會貫通,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掌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做到旗幟鮮明講政治、關鍵時刻不含糊,達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境界。
著力提高調查研究能力。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傳家寶”,也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就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鄧小平同志提出:“離開調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領導者也不可能進行正確領導。”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樣、越來越復雜。2021年,我們將進入“十四五”時期,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面臨新的形勢任務,年輕干部要加強調查研究,勇于直面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學會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領。”年輕干部著力提高調查研究能力,就是要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傾聽基層干部群眾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對調研得來的大量材料和情況,要認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對經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調研成果,要及時上升為決策部署,轉化為具體措施;對尚未研究透徹的調研成果,要更深入地聽取意見,完善后再付諸實施;對已經形成舉措、落實落地的,要及時跟蹤評估,視情況調整優化。
著力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具有科學決策能力,是執政黨和現代社會對領導者、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是領導干部應當具備的真功夫。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1998年抗洪搶險、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等一系列輝煌戰果,攻克了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都離不開科學決策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社會各種利益關系十分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善于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年輕干部著力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就是要有戰略眼光,看得遠、想得深。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一定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善于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要深入研究、綜合分析,看事情是否值得做、是否符合實際等,全面權衡,科學決斷。作決策一定要開展可行性研究,多方聽取意見,綜合評判,科學取舍,使決策符合實際情況。
著力提高改革攻堅能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當然,隨著經濟總量不斷增大,我們在發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必須堅定改革開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創造活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任務更為艱巨,迫切需要廣大干部奮發有為、改革攻堅。年輕干部著力提高改革攻堅能力,就是要有改革的勇氣和決心,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要把干事熱情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使出臺的各項改革舉措符合客觀規律、符合工作需要、符合群眾利益;就是要有改革的正確方法,堅持創新思維,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實現變革創新;就是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從生動鮮活的基層實踐中汲取智慧;就是注重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各項改革舉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著力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彩虹和風雨共生,機遇和挑戰并存,這是亙古不變的辯證法則。我們黨建黨近百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都是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面對疫情,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迅速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有力改變了病毒傳播的危險進程,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只有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堅持穩中求進,有效防范、處理、管理各種風險,有力應對、處置、化解各種挑戰,才能駕馭中國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發展既面臨重大歷史機遇,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前進道路并不平坦,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挑戰依然嚴峻復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預判風險是防范風險的前提,把握風險走向是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要增強風險意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隨時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年輕干部著力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就是要增強風險意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隨時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要努力成為所在工作領域的行家里手,不斷提高應急處突的見識和膽識,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挑戰,要做到心中有數、分類施策、精準拆彈,有效掌控局勢、化解危機。要緊密結合應對風險實踐,查找工作和體制機制上的漏洞,及時予以完善,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戰勝各種風險考驗。
著力提高群眾工作能力。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性質決定了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要做到長期執政,就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2020年,疫情來勢洶洶,我們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全國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筑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全國各族人民都以不同方式積極參與了這場疫情防控斗爭,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現實再次證明,人民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只要我們黨始終為人民執政、依靠人民執政,就能無往而不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年輕干部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就是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要心中有群眾,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認真落實黨中央各項惠民政策,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辦,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要落實黨中央關于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帶領群眾艱苦奮斗、勤勞致富,在收入、就業、教育、社保、醫保、醫藥衛生、住房等方面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要注意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提高群眾思想覺悟,讓他們心熱起來、行動起來;要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著力提高抓落實能力。抓落實歷來是我們黨重要的政治優勢和重要法寶,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形成了強大的政黨凝聚力和政策執行力,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取得新的輝煌。當前我國改革正處在攻堅時期、發展正處在關鍵階段,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刻,面對的問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落實是領導工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是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黨員領導干部世界觀正確與否和黨性強不強的一個重要標志。”年輕干部著力提高抓落實能力,就是要干事業不能做樣子,必須腳踏實地,抓工作落實要以上率下、真抓實干。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既要帶領大家一起定好盤子、理清路子、開對方子,又要做到重要任務親自部署、關鍵環節親自把關、落實情況親自督查,不能高高在上、凌空蹈虛,不能只掛帥不出征。干事業就要有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穩扎穩打向前走,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闖難關、蹚新路,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歷史和人民的工作業績。
【作者單位: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共山東省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