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
走進地鐵博物館,循著鐵樓梯往下走會有一種到地下探險的感覺。神秘的地下空間、逼真的地質情景十分吸引人,墻壁上的巖石樣本,為我們講述了數億年前的廣州地質情況。
這里還有1∶1比例盾構機模型,可近距離了解地鐵通道是怎么挖出來的;車站車體仿真還原,讓我們從不同尋常的視角看地鐵。地鐵博物館里還能進行角色體驗。你是否好奇過地鐵是如何準確無誤地停下,司機是如何工作的呢?在這里可以坐進車頭當一回地鐵司機!
去一趟地鐵博物館,能夠解答你對地鐵的諸多疑問,還能收獲到很多地鐵知識,從此坐地鐵也更覺親切有底!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萬勝廣場C塔負一層至二層


作為廣州第一個搬進商場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擁有全國唯一的梅杜莎角龍化石,館內還有8大主題展區,科技控、拍照控一定不能錯過!
博物館大門通道是一條科技感十足的“蟲洞”,站在閃爍的蟲洞隧道間,順著光影,凹幾個造型,隨便一拍,都是大片海報的感覺。穿過時光隧道蟲洞后,一秒回到地球剛剛誕生的時候。站到大屏幕前,就發現自己化身火人出現在上面!
這里還有觸手可及的自然現象!雷電玻璃球讓你隔著玻璃“玩電”!此外,還有外星人探測儀、萬花筒、銀河隧道等好玩有趣的項目!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正佳廣場6樓東庭

博物館的展品以視覺形象呈現,大家早已習以為常。但你可曾想過,去到一座博物館,不需要用眼,只需聆聽?
有一個地方,就能夠實現“只聽不用看”,那便是坐落于萬木草堂的聲音博物館。這是全國首座聲音博物館,以聆聽的方式,與自然界驗證彼此的存在,聆聽他人,照見自身。
聲音博物館是由聲音行為藝術家陳弘禮先生創始并發起的聲音藝術項目,運用科技手段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各民族文化藝術之聲進行收集整理,用新媒體藝術的交互方式呈現。
該聲景藝術展覽的作品為《萬物有聲》,由聲音博物館創始人、聲音行為藝術家陳弘禮先生以康、梁學之歷史文物建筑萬木草堂為載體進行創作,作品所有的聲音均采用獨特的全息聲錄音方式,在草堂進行實時采樣。來萬木草堂觀景聽聲,感受聲音勾勒出的場域之聲和天人合一的人文氣質,再現一種真實。草堂內設有六個聲音體驗區域,以展出不同主題的聲景藝術作品。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長興里3號萬木草堂

其實無界博物館并非一個真正的博物館,而是藝術家宋冬的作品——《無界的墻》。宋冬秉持“無界”這一理念,認為生活與藝術同為一件事。于是,宋冬把扉美術館(扉美術館:位于越秀區的一個藝術機構,提出建筑與藝術跨界的概念)與菜市場及歷史建筑相隔的外墻進行改造,建了一座《無界的墻》。一墻之隔,一邊是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熱鬧菜市場,一邊是無言記錄歲月的藝術作品。
作品的組成包括773盞燈、1682件舊物、回收的舊木窗等。1682件舊物里有60%是來自竹絲崗社區居民的熱心提供。從墻的這一頭走到另一頭,舊物不斷在散發著它的溫度,也記錄著歲月變遷。
《無界的墻》在展覽結束后,并沒有全部撤走,而是在展覽拼貼、移動與重組下,作為常設展廳,成為一座記載展覽軌跡的生活博物館。《無界的墻》憑借超高的顏值,吸引了很多人去拍照打卡,你心動了嗎?
地址:廣州市竹絲崗社區扉藝廊

都說食在廣州,但其實不僅僅是食,廣州的“飲”也頗有特色。夏夜漫步于珠江邊,吹著江風,再來一杯珠江啤酒,好不愜意!
廣州的啤酒文化由來已久,走進珠江-英博國際啤酒博物館,便能窺探一二。珠江-英博國際啤酒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家將自身的企業文化與世界啤酒文化、中國啤酒文化、嶺南文化、泛珠三角地域文化融會貫通的綜合性啤酒文化博物館。
館內展示了啤酒的釀制技術與工藝,還可以看到啤酒生產線與歷史、自然科學、工業、體育、政治、企業發展結合得天衣無縫,令人大開眼界。

除了了解啤酒工藝與歷史,展館里還有些趣味設置:比如啤酒瓶型的柱子和“醉酒長廊”,“醉酒長廊”里設置了一個斜面通道,在狹窄空間下,配有紅黃相間的色彩,行走在其中會產生走路不穩的感覺,猶如“喝醉”。參觀完之后,可以在一樓品嘗原漿啤酒,還能免費續杯。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閱江東路磨碟沙大街118號
“錦”,古指錦袍,是彩色絲織品;而“綸”古指官吏系印用的絲帶,是一種青絲綬帶。錦綸象征著鮮艷華美的生活景象。
在荔灣區康王南路旁,屹立著一座擁有300多年歷史的祠堂式建筑——錦綸會館。作為廣州唯一幸存的行業會館,錦綸會館如今已成為廣州絲織行業博物館,記錄著廣州絲織行業的變遷。
走進錦綸會館,可以從館內存有的21塊碑記,讀到會館的歷史,了解廣州絲織行業的歷史。除了記錄在案的歷史,錦綸會館的建筑本身,就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據了解,錦綸會館屬青磚空斗木結構,布局從南至北依次為頭門、天井、中堂、天井、后堂。
廣東嶺南古建筑研究專家李繼光認為,錦綸會館主要有三大亮點:

一是脊飾“鰲魚護珠”。錦綸會館在修復前僅第三進堂屋脊的一條陶塑脊飾被原樣保存下來,其余修復用的原材料來自廣州市考古研究所和陳家祠。“鰲魚護珠”表現的是飛翔的鰲魚,兩根長須伸向云天,襯托出氣魄優雅的屋頂輪廓線條。
二是蠔殼拼湊西關滿洲窗。錦綸會館兩個采光窗位于后堂,精美剔透,用無數個蠔殼拼湊出西關滿洲窗式樣,可謂匠心獨運。
三是古舊木柵欄式防盜門。錦綸會館有三道舊式防盜門,每道門由整塊木門和5根長條木組成一道木柵欄,這一設計既解決了嶺南人夏季開門納涼的需求,還兼具防盜功能。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康王南路289號
廣州的典當業于晚清至民國初期為盛,當時有400多家當鋪林立廣州城。隨著歷史變遷,舊式典當業逐漸沒落,如今廣州市遺留下來的古代當鋪建筑實物已寥寥無幾,且功能早已改變。位于中山四路與越秀中路交界處的東平大押則是留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古當鋪建筑。
東平大押作為廣東省首家典當行業博物館,其內部保留了當時中式當鋪的典型風格,基本還原了舊觀,并展示了典當業歷史沿革內容,可供游客領略幾分當年廣州典當業全盛時的風采。
東平典當博物館第一層為典當場景還原和衍生品銷售區域,觀眾可以體驗收物當物,身臨其境感受舊時典當情景。第二層為廣州典當史展示區域,第三層為文化藝術展示空間,第四層為文化交流互動空間。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1號

小時候讀武俠小說,總能讀到一些奇毒草藥,不少人心里肯定好奇,這些毒物是否真的存在呢?又究竟長什么樣?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告訴你:真的存在!你還可以一睹毒草真容!
神農草堂是全國首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體的半敞開式中醫藥博物館。園區主要分成了中華醫藥園和嶺南醫藥園兩個區域,綜合運用浮雕、景墻、實物標本、仿真藥具、生態種植以及多媒體等多種表現手法多方位展示了中華中醫藥、嶺南中醫藥、涼茶等豐富的中醫藥傳統文化。
走進博物館,一個巨型的藥壺往雞公碗內傾倒涼茶,非常矚目。館內有關于涼茶歷史的介紹,這是每一個合格廣東人的必修課。而毒藥區大概是最讓人感興趣的部分了。
當然,除了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毒藥,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中草藥。館內采用了園林式的設計,種植了上千種藥用植物。在科普中醫藥知識的同時,也極大提高了觀賞性。
地址:廣州市白云區沙太北路38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