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在B站有一位擁有近14萬粉絲UP主珀爾PO_ ER,他的簽名是“新式創筑的地形師”。在網絡空間里,他展示了自己創建的雨林、雪山、荒漠、山川等自然景觀。“我父親是一名地理老師,我就是想利用自己的地理知識,在我喜歡的游戲里復原中國地圖,讓更多的玩家能夠在游戲中,足不出戶游覽中國大好河山。”2020年11月底,珀爾PO_ER出席了51WORLD的地球克隆計劃4(EC4)。作為51WORLD年級最小的開發者,實際上,珀爾現在還只是一名在讀大學生。
為珀爾PO_ER完成夢想提供技術支持的51WORLD,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2月的科技企業(創立時公司名字為51VR,2019年底正式更名為51WORLD)。最初是一家專注于VR技術的企業,到了2017年,正式把企業的技術方式定位在“數字孿生”:利用數據構建一個與真實物理世界完全相同的“虛擬世界”場景,并與之形成互動——公司創始人兼CEO李熠稱之為“地球克隆計劃”,因為其目標是打造一個真實、完整且恒久的數字孿生世界。
眾所周知,“數字孿生”概念最初是來自于工業領域。在2015年左右,在工業4.0理念的驅動下,工業領域開始嘗試將工業軟件與工控硬件進行深度融合,構建數字化工廠;同時,也開始強調將由數字所構建的數字工廠與現實世界中的工廠相關聯,互相驅動,以實踐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51WORLD的“數字孿生”的概念來源于工業領域的“數字孿生”,但是于在工業領域當中所定義的概念、場景和實踐路徑相比,51WORLD將“數字孿生”的外延進行了拓展:首先是應用場景不再僅囿于工業企業的車間、生產線,而是擴大到整個工廠、園區、港口、碼頭,甚至整個城市,或者像珀爾PO_ER這樣構建自然景觀。數字映射的場景變多,滲透的行業領域也就開始變成無窮大。其次,在實踐方式上,工業領域“數字孿生”解決方案提供者往往也是數據體的提供者,因此更加強調數據來源與“數字孿生”模型之間的因果關系。但51WORLD則反其道而行之,其更加強調多重數據來源的價值,強調對多來源數據的整合應用是構建更精密“數字孿生”世界的重要作用。
“我們不做任何數據源的采集和挖掘,我們只是處理已有的數據,吸取每一種數據源里優勢,把各個數據源進行融合創新。因此所有傳統的CAD和GIS都是我們其中的一種數據源,這些數據源就像加工原料。”李熠在接受筆者提問時如是說。
匯聚各種數據并加以應用的,是51WORLD的核心產品AES,All Element Scene,全要素場景。51WORLD官方給出的解釋是:“AES是一種基于真實的地理信息,集合物理世界各種要素,通過計算機實時渲染而生成的可交互三維仿真場景,可以廣泛應用于需要場景數字孿生的全行業領域。”很顯然,AES不是一個軟件或者解決方案,而是一個構建“數字孿生”的基礎技術平臺。在這個技術平臺上,數據被收集、整理,并以全新的方式進行組合應用,構建出一個可交互的三維仿真場景。
“我們通過AES定義了全新的數據格式,兼容包括GIS、OSGB、DOM/DEM、BIM和CAD等各種有關地理信息、建筑、空間測繪的數據格式。”在會議期間,51WORLD推出了新版的AES 2021,李熠用“更大”、“更精”與“更活”三個形容詞來總結這一新版的數字孿生平臺:“更大,可以支撐足夠大的場景,大到整個地球,我們可以做到整個大灣區就可以無限加載到整個地球。技術的本質,是把每一個區塊實時加載:我們看到什么地方,就加載到什么地方。AES 2021最重要的技術,就是讓再大規模的數據量都可以在普通的終端流暢運行。”李熠強調,“更大”是指支持超大城市群;“更精”是指能夠支持厘米級還原,支持4K輸出;而“更活”則表示新版的AES 2021能夠支持人車動態仿真,全面動態天氣系統:“我們可以支撐人、車、數據,讓這個城市真正鮮活起來,而不是看起來很漂亮,但沒有生命力的城市。”
而真正直接被像珀爾PO_ER這樣的開發者應用的,是基于AES構建的WDP開發者平臺:“AES是底層,WDP是我們連接行業應用的中間層。”李熠強調,WDP開發者平臺最大的價值在于降低了對開發者的專業性門檻。利用在WDP開發者平臺上的包括 SuperAPI(超級接口)、WDT(可視化編輯組件)、Cloud(實時云渲染平臺)、DST(動態仿真轉化器)等在內的各種模塊工具,像珀爾PO_ER這樣的非專業人士,也一樣能夠通過簡單的方式構建一個虛擬的場景:“例如其中API上應該是用得最多的:這是一個聯結器,一端聯結我們的AES技術平臺,一端聯結用戶的業務和應用場景開發。用戶不需要再做底層的研發,就可以通過一種圖形化編程的方式,開發出數字孿生的相關應用。” 同樣是強調易用性的,還有WDT:“各位會PPT嗎?如果會的話,那么就可以編輯相關的應用,你就是開發者了:不管是數據、面板、結構,開發者都可以通過類似PPT編輯的方式,通過拖拽的操作方式來實現,不用寫代碼。”
從來源廣泛的數據,到硬核的AES、低門檻的WDP,再到面向各種應用場景的“數字孿生”模型和應用,實際上51WORLD是以一種更靈巧的方式,以自己的技術強項,通過開發者,為各個行業提供了一個將數據轉化為數字場景的方法。

“數字孿生不是飄在天上的技術,它已經進入每一個行業。”李熠認為,現在的數字孿生市場,就像是2009年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和共識,整個產業鏈和生態都正在快速形成,在今后的三~五年時間內,就會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而51WORLD作為本土企業的價值在于,其在格局穩定之前,加速了各個行業應用數字孿生理論的過程:“平臺就像一個基礎設施,我們做平臺,更多的意義是把使用新技術的門檻降到足夠低——就好像你會為了買了一輛車去修高速公路嗎?當然沒有必要修,因為已經有了高速公司這樣的公共基礎設施。51WORLD是那個修高速公司的人,我們先來解決數字孿生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來為各個行業用戶提供可以高速進入數字孿生的道路。”
在主題演講中,李熠談到51WORLD未來將成為一個平臺公司,計劃到2023年,逐步從開放應用到開放開發者平臺WDP,直至徹底開放核心技術全要素場景AES,通過開放能夠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和行業用戶加入到51WORLD所構建的“數字孿生”生態中來,而51WORLD則可以通過專注于技術的研發和不斷迭代,持續為各級各類的用戶,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對比工業領域相對厚重的“數字孿生”,你會覺得51WORLD的“數字孿生”雖然缺少厚重的行業知識和產生數據的能力,但是其輕巧、凌厲的邏輯,更具有互聯網時代創新者的氣質,也更符合不同類型行業用戶對于數字化升級的要求:技術門檻更低、業務針對性更強,因此實踐性也就更強。從某種程度上說,其專注于對數據進行處理的邏輯,更像是對以往軟件時代IT能力的一種繼承和發掘:將用戶業務與復雜的IT技術進行隔離,反而增加了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51WORLD長期堅持的一個價值觀:我們希望技術一定是向上的。我們一直堅持,做的每一個應用都是在改善真實世界和各個行業。”李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