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互聯網給了跨國企業更多協同工作的可能性,但前提是:企業自身業務足夠數字化,并且能夠確保網絡的通暢、高效和不間斷。
科握(KAWO)在2017年2月在上海成立并且發布iOS和安卓應用之前,是上海郵人體育(Mailman Group)——一家專注于全球體育商業運營的公司——在2013年開始的一個項目,當時的主要目的為國際品牌提供一個進入中國社交網絡的接口。最初,科握只是希望通過應用,將品牌用戶在海外社交媒體賬號上的內容進行翻譯,發布在國內社交平臺上,最終,到2017年單獨成立公司時,科握發布的SaaS應用,已經成為各個國際品牌面向中國社交媒體的管理平臺,用以幫助品牌的國際團隊更有效地協作,儼然成為一家身在中國、面向海外用戶的科技企業。
“我們的典型客戶,如橄欖球聯盟NFL,由于美國橄欖球不同的城市有不同隊伍,每個隊伍下的社交賬戶都由科握來管理,所以各個球隊訪問科握位于上海服務器的數據量就相當大。”日前,科握IT負責人通過視頻接受采訪時強調,最初科握與大多數企業一樣,選擇公網的方式組網,但是網絡延遲、丟包、宕機的情況難以避免。更致命的是,網絡速度對于用戶來講,上傳和下載的速度是有些難以忍受的。作為一家小型科技企業,科握的IT團隊非常小,他們既沒有精力,也沒有更多時間和預算投入去專門做網絡方面的優化。當用戶的抱怨越來越多,科握知道網絡連接的問題,已經成為其業務拓展的最大痛點,必須要解決。直到他們選擇了Aryaka作為自己的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
Aryaka是2009年成立的一家公司。它的創始人在硅谷都是極具影響力的技術專家和“連續創業者”:其中Rajeev Bharadhwaj創立的公司還包括被Symantec/Veritas收購的Ejasent公司,和被Salesforce收購的Griddable。Ashwath Nagaraj目前是Aryaka的首席技術官,作為創始團隊成員,他參與創立的公司有Assured Access Technologies和Allegro Systems,前者被Alcatel收購,后者被思科收購。Aryaka創始人在云概念成為主流并且早在軟件定義廣域網 (SD-WAN) 這一術語問世之前,就預測到網絡未來的應用模式必然發生重大調整:如何簡化企業用戶應用、運營網絡的難度,讓網絡成為依據客戶業務需求而存在的高度響應的基礎設施,將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因此Aryaka從一成立,就是要將“托管廣域網變成一種消費性服務”。
“我們與其他廠家的競爭對手的區別:我們是一個托管型的服務,我們有自己底層的網絡,自己的硬件,自己的軟件,而且都是全部打包好,用戶只需要將他的site連接到我們網絡上,Aryaka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幫他連接到任何一個云,幫他連接到任何一個他想去的地方,他甚至不需要對線路、配置擔心,這些全部由Aryaka來操作。因此用戶并不需要自己采購諸如SD-WAN廠家的設備、軟件、再自己找運營商去采購底層的其他設備。顯然客戶的體驗更簡單。”David Ginsburg,Aryaka產品及解決方案營銷副總裁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傳統從硬件發展而來的SD-WAN供應商,由于沒有一個全球的骨干網絡,這是造成了其產品,達不到像Aryaka這么高的5個9的SLA;而從電信運營商轉化而來的SD-WAN供應商,“他的很多技術也不是很先進,而且SD-WAN或者組網并不是他們的核心業務,因此在某種情況上,技術支持響應程度上是比較遲緩,也不可能支持全球企業進行組網包括連接云,這是一個問題。”
之所以承諾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連接到任何一朵云”,是因為Aryaka在全球布局了40個pop點,與AWS、Oracle、Azure、Salesforce、Office365、SAP、阿里云等都能實現直接的互聯互通。“在國內,Aryaka在北京、深圳以及上海都有pop點,如果客戶如果選擇了阿里云,那么他就可以在全球任何地點利用我們的資源直接連接阿里云。在pop點之間,是光纖線路,這些線路沒有任何第三方介入,帶寬資源全部是Aryaka自己管理,因此Aryaka可以把這些帶寬資源通過配置的形式給到用戶,通過底層專線與用戶進行連接。”Hugo Vliegen,Aryaka產品管理副總裁在回答記者提問題強調,所有的pop點,全都是在數據中心或者機房的pop點,這就保證了用戶的連接無論是直接接入到pop點,或者是通過遠端接入云,都能夠有最近的距離去進行訪問:“從北京去訪問美國的AWS,全程一萬多公里,99%已經由Aryaka專線替代,最后一公里客戶可以用Internet來訪問AWS或者是Office365,這實際上就解決了用戶在跨境場景中的穩定性以及時延、應用性等問題,這是Aryaka的核心競爭力。”

David Ginsburg介紹了Aryaka SmartServices(智能服務)平臺的主要托管服務:Smart Manage(智能管理)、Smart Connect(智能連接) 、Smart Optimize(智能優化) 、Smart Cloud(智能云) 、Smart Secure(智能安全) 和Smart Insights(智能洞察) 。通過采用Aryaka的托管服務,“用戶不僅可以從復雜繁復的配置中脫離出來,由Aryaka幫他管理設備并進行配置,客戶要做的,就是監控他的網絡和業務的運行情況。一旦出了問題,Aryaka的監控的功能,也能讓用戶在第一時間了解他在全球范圍內所有業務部署所基于底層網絡的質量,不管是延時、丟包、抖動……都可以即時看到,從而讓用戶可以對自己的網絡和業務擁有一個比較明晰的認知。”
回到文章最早提到的科握,“對于科握,Aryaka主要是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從海外訪問中國或者中國訪問海外的連接問題。”作為Aryaka在中國市場業務拓展的負責人,Aryaka中國區市場高級經理李根談到這個中國市場的公共案例時認為,科握的痛點在于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用戶能夠盡快訪問到他的服務器,而通過Aryaka的網絡來實現在全球范圍內用戶的快速訪問,目前來看效果非常不錯。而對于一些已經擁有自己網絡架構的企業,Aryaka系統工程師韓磊強調:Aryaka的解決方案能夠與第三方MPLS網絡或者其他的網絡進行對接,因此用戶可以在局部區域將MPLS替換掉,其他保留現有的MPLS,不用改變他整體的網絡架構。“最優的選擇是建議用戶使用Aryaka的設備、網絡,因為我們的設備除了在網絡中提供WAN優化功能,我們設備本身也有WAN優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