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滿族自治縣文化發展服務中心 遼寧 本溪 117200)
健康是促進人類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的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到205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到那時,人民身體素養和健康水平、體育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將居于世界前列,體育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強則國家強。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離不開千千萬萬的人民,而競技體育的存在與發展,可以有效帶動體育產業協調發展,讓人們看到體育所代表的青春、健康與活力。
田徑是一項綜合性運動,包含了四十多項的運動大項。田徑運動的創傷并不少見,創傷的性質和程度也各不相同,拉傷、腳踝骨折等較為常見。田徑運動員在賽跑時出現的運動損傷比較少見,短跑中常會遇到外傷有大腿后部屈肌拉傷、足踝腱鞘炎、跟腱纖維撕裂、斷裂或跟腱腱圍炎。賽跑時由于急停而引起的髂骨前上棘的斷裂、踝關節與膝關節扭傷、母趾種子種子骨骨折等。有時也可以因為起跑坑未墊平而致傷。中長跑下肢訓練過多,有時可出現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或骨折。長跑可能出現摔倒擦傷的情形,運動員倒在跑道的邊沿上或道邊的板牌上也可能發生骨折。馬拉松訓練由于賽道較長,容易發生會陰部及尿道口擦傷,膝外側疼痛綜合征,脛前肌腱鞘炎及足趾擠壓傷等。在急行跳高、跳遠、三級跳和撐竿跳等項目中,由于項目自身的特殊性,容易發生踝關節韌帶捩傷或骨折、足跟挫傷、膝關節的韌帶與半月板損傷、前臂骨折及肩部挫傷等。
在田徑訓練中,即使不斷強調預防損傷的重要性,依然會有運動員不夠重視這個問題,從而導致訓練中容易出現損傷。由于個人防范意識的缺失,致使運動員在訓練中出現不規范的訓練方法,甚至有些方法是錯誤的。個人不但要認識到田徑運動中預防損傷的重要性,還要全面了解自己所練習項目出現的損傷可能性。對于田徑訓練所造成的損傷,很多人片面的歸結為外界因素,從而忽略了很多關鍵防護點。個人對訓練中損傷預防意識的不足,導致一些田徑運動員在出現創傷時不夠重視,從而沒有得到專業的治療與護理,影響了田徑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最終降低了個人競技實力。
田徑運動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于準備活動不夠充分,很容易致使運動員受傷。在現實訓練過程中,由于教練員或運動員個人原因,使得熱身訓練未充分進行。在相關準備活動不夠充分的前提下,運動員的神經興奮程度和身體協調性不足,從而導致運動訓練中出現損傷,這種做法是對運動員健康不負責任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個人損傷可能性。正確的準備活動能夠增強運動適應正式訓練,如,在投擲項目訓練中,運動員由于準備活動不夠或技術不熟練而引起肌肉韌帶捩傷(肩、腰、膝、肘關節)或骨折的情形時有發生。
有相關從業經驗的人可能知道,訓練是為了更好的參與比賽,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訓練過程與比賽過程同等重要。但在現實中可以發現,田徑運動員在訓練中不僅難以滿足場地、器材、服裝等要求,還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田徑運動員的身體健康。不同項目有不同訓練要求,對各方面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如,跳高、跳遠等項目,助跑跑道不滿足平而不滑的要求,可能使運動員受到傷害;跳遠、三級跳等項目對鞋子的要求較高,訓練中有沖擊力量過大,同時鞋內又沒有墊橡膠海綿,或沙坑內沙子不夠松散等都有可能導致運動在訓練過程中局部挫傷或骨折。
眾所周知,田徑運動訓練體系大致可以分為準備期、比賽期和休整期。由于體育競技的發展,多數運動員沒有完整的休整期,除了比賽以外多數時間被擠壓,造成長時間的訓練負荷增加,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也大幅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運動員受傷概率增大。同時,一些教練員沒有科學的安排運動員的日常訓練,教練員對運動員的身體特點不夠了解,導致訓練內容和訓練強度不適合個人發展。由于比賽的增多,導致運動員訓練負荷發生了變化,日常訓練量提升,但同時又存在長期大量的低強度訓練,大量的低負荷訓練,很容易造成運動員整個神經系統的疲勞和功能下降,使運動員多數時間處于失控的情況下進行訓練,從而增加了損傷風險。
從過往的運動員損傷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有相當一部分運動員是由于防護意識不足造成損傷的,所以提高運動員防護意識對預防運動員損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提升運動員防護意識,教練員要在訓練中不斷強調預防損傷的重要性,提高運動員的思想重視程度,幫助運動員建立科學的防護規范,切實保證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教練員和運動員都要對運動造成的損傷有足夠的認識,不斷學習預防損傷防護知識,提高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為了減少訓練中傷病的影響,要加強訓練過程的醫務監督工作,了解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同時要合理對傷病運動員開展日常訓練。提高防護意識是一方面,同時還要做好突發應急準備,最大化的降低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損傷。
開展正式訓練之前,一定要開展相關的準備活動,為機體提供良好的運動條件,從而減少損傷情況的發生,真正起到訓練的作用。田徑運動訓練是一項綜合項訓練,訓練內容不能過于單一,比如,投擲項目不能單一訓練上肢力量,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訓練的重要性。訓練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也是一樣的,運動員都有一套科學的熱身流程,無論何種項目,熱身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潤滑關節、減少肌肉粘滯性,提高神經興奮性以及激活感覺器系統,從而最大化提升運動表現和傷病風險最小化。
田徑運動員在進行熱身活動時,可以選擇開髖反向跳、膝關節三連跳、行走高抬腿、股四動態拉伸、側腿行走弓箭步和腘繩肌動態拉伸等,以達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對于不同的項目還可以選擇附加特殊的熱身項目,比如,400m訓練需要先慢跑讓運動員微出汗,然后壓腿、壓腰、轉體、抻肩等活動,將相關的關節、韌帶、肌肉都活動開,最后上跑道后做幾次原地的縱跳,使肌肉處于興奮狀態。
以教練為核心的訓練團隊要科學制定訓練內容,保障運動員運動負荷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這樣才能在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同時,避免運動員收到損傷。比如在跨欄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很容易發生大腿后肌肉拉傷和腰痛等,為了避免這樣的損傷發生,應注意訓練制度的安排,跨跳姿勢的矯正,以及跨欄的安放位置及方向。教練員要對不同運動員的身體特性充分了解,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樣既可以保障運動員地健康,還可以提升訓練效果。
田徑運動對運動員的體能要求較高,重視個人體能訓練可以有效規避訓練帶來的損傷。田徑運動中距離跑和長距離跑等運動項目對于耐力的要求較高,想要完成整個比賽,需要有一定的耐力,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心肺功能,先做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增加人體血液循環,提高肺部的收縮和呼吸功能,比如,走步、游泳、爬山、跑步等提高運動員的心肺功能;其次是鍛煉身體的大的肌群,比如,背闊肌、胸肌、腹肌等。運動過程要適量,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急行跳高、跳遠、三級跳、撐竿跳及投擲項目對運動員核心力量和爆發力要求較高,重視核心力量訓練不僅能幫助運動員取得好成績,還有利于減少運動中帶來的傷害。田徑運動員核心力量是一種力量的訓練,核心部分是指人的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的部分,是一個整體的訓練,是整體發力的主要環節,核心力量的訓練是為了人體防御,也是為了提升力量和健康。爆發力的訓練可以幫助田徑運動員完成撐桿、投擲等動作,通過杠鈴訓練、跑步、壺玲訓練、臺階訓練、抗阻爆發力練習,鍛煉運動員的上下肢基礎力量和關節穩定性,提高運動員神經系統的專注度和參與度,使運動員身體在神經系統支配下有序、準確、協調的完成各種動作,從而提升訓練的安全性。
田徑運動員想要保持良好的訓練狀態,需要注重體能康復訓練。在體能康復訓練中,運動員首先要控制好飲食與睡眠,運動員容易受傷的是腳踝、腿、髖、腰、肘部等部位,康復中的自我訓練方法有筋膜恢復訓練、配合柔韌性運動、自我治療手法,在實際操作中要避免常見錯誤。體能康復訓練伴隨專項體能訓練的整個過程,體能康復訓練可以保障專項體能訓練的質量,及時的為運動員恢復身體機能水平,體能康復訓練是由康復和訓練組合成的,康復師根據所了解的情況對體能訓練做出評價,讓運動員參與體能康復訓練,從而保障運動員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
田徑運動訓練造成損傷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需要對其損傷成因進行分析,在了解到損傷原因后,可以在訓練中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從而有效降低運動員損傷的可能性。田徑運動訓練可以給運動員提供良好的競技基礎,增強田徑運動員的競技實力,這也就側面反映了分析損傷原因和采取必要預防措施的重要性。在具體訓練中,只有所有參與訓練人員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才能真正為田徑運動員創造一個良好的訓練環境,最終真正提升運動員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