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職業技術學院 洛陽 河南 471000)
排舞是在風格各異的音樂伴奏下,以有氧運動為基礎,通過豐富的舞步變化、相同節奏下的動作循環、以及方位的不斷改變,將音樂、舞蹈、藝術、體育、文化等有機結合的一項國際時尚健身運動。排舞自2004年引入我國后,以其簡單易學、風格多樣以及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感的特點,受到不同年齡層的喜歡。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可以生產、服務、管理基層最前線的工作人員,其體育教學也應緊密結合培養目標,根據崗位需要,通過體育手段增強職業體能。鑒于高職院校的教育主體一部分來自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還有一部分來自5年制大專,其年齡、體質、文化素質和受教育程度各有不同,且根據高職院校的學制一般是2-3年,在校時間較短,其畢業生大多從事一線的生產,工作強度大,工作單位很難提供足夠的運動場地和器材的現狀。鑒于此,排舞運動時尚、簡單、易學,不需要舞蹈基礎,對場地沒有要求,只要具備一塊空地即可,非常適宜在高職開展教學。
SWOT分析法又稱事態分析法,主要運用優勢、劣勢、機遇、挑戰4個模塊,系統的通過內、外2個方面,分析研究對象在特定環境中的作用和意義。本文通過SWOT分析法,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引入排舞運動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和挑戰(Threat)進行系統分析,為排舞運動進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提供參考依據和策略。
排舞運動作為舞蹈交流的國際通用語言,有著固定的舞步,同一首音樂響起,在不同的國度和地區,都能有統一的舞步,能夠讓舞者瞬間引起共鳴,便于和周邊人進行交流。排舞風格各異,融合了牛仔舞、拉丁、爵士、街舞、現代舞等風格,能夠滿足更多人對舞種的需求。同時,排舞和廣場舞有相通的地方,動作技術簡單易學,不需要有舞蹈基礎,各個年齡層參與性極強。除此之外,排舞不需要復雜的場館設施,也不需要使用運動器械,只需一塊空地,一首音樂,即可舞動起來??傊?,排舞運動簡單易學,場地需求低,節奏和風格多樣,易于開展。
(1)排舞運動對提升高職學生職業體能的作用。
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大多數是基層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甚至遇到緊急情況還需持續工作,這不僅需要高職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更應該有強健的體魄和吃苦的能力。排舞屬于中低強度的有氧耐力運動,每支舞曲時長都在4分鐘左右,長期進行排舞鍛煉,可以增強練習者的心肺、呼吸及消化系統的功能。反復的練習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自信心的增強,也有助于學生實踐操作技術的掌握和提高。
(2)排舞運動對構建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的意義。
排舞運動舞步多樣、風格獨特,且學習門檻較低,入門快,容易被高職學生接受和喜愛。排舞作為一個不限人數的集體項目,決定了參與者需在短暫或長期的過程中組成一個穩定的集體,通過配合和了解,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歸屬感。然而任何一個集體項目在練習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矛盾和摩擦,這就需要學生學會溝通、交流。集體的排舞練習也會增加學生對團體的責任感,激發其參與的紀律意識,能夠更快更好的適應學校及社會的生活。
(3)排舞運動對培養高職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作用。
學校通過培養學生的運動樂趣和參與習慣進行終身體育教育。排舞運動技術動作簡單,舞曲豐富,難易程度各有不同,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也特別簡單,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和學習階段的需求。高職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及個人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進行練習和創編,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和交流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此外,排舞作為一個具有娛樂性質的觀賞項目,可以使學生在公眾的注目中清晰的找到自我定位,發現排舞本身的魅力,發掘團體運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因而堅持下去,達到終身鍛煉、終生體育的目的。
排舞運動引入我國時間較短,雖然近幾年發展勢頭良好,但在高職院校推廣的力度和幅度還不夠。師資是辦學之本,很多高職院校因為沒有專業的師資,導致不能開展排舞教學。雖然推廣委員會每年都會進行排舞運動專業知識與技術的培訓活動,但沒有專門的行政命令文件傳達,致使很多高職教師并不能接受正規的排舞培訓,不能準確把控排舞發展的潮流趨勢。加之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長久受傳統體育觀念和思想的影響,體育課程更多的是傳授球類及田徑類的專業體育技術,排舞專業教師引進人數較少。因此,高職院校排舞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專業人才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排舞運動的開展。
排舞運動在我國起步晚,發展時間短,成套教材數量不多,加之相應的課程教學資源開發與建設比較滯后,無法在教學中普及。教師們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途徑僅能通過推廣委員會發送的有限培訓材料,或者通過網絡和視頻的摸索、研究,費時費力,缺少排舞知識體系的深度與廣度。而教材的匱乏,也不能支撐高職學生對排舞運動系統知識和運動技能的需求,制約了高職體育教學引入排舞運動的發展。除此之外,評價學生排舞運動的好壞,往往采用競賽規則中的評分辦法,只能針對有一定基礎的運動員,并不適用于高職院校的教學評價。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體育教學內容改革要強體健身與文化塑造相結合;選擇與實效相結合;民族與世界相結合。排舞運動學練門檻低,強度適宜,充分展示了它的健身功能,而排舞項目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魅力也受到越來越多舞者的關注。排舞運動所創編的舞蹈風格多樣,舞曲豐富,僅目前世界所編舞曲已達5000支以上,可滿足不同年齡、性別、受教育層次的選擇,學生可以在課余任何時間段進行練習,不受場地的控制。排舞是世界上最具健身性項目之首,它的舞蹈風格體現著世界各國的舞蹈文化、民族文化、體育文化,學生在學習排舞的同時,也學習了世界文化,為創編出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舞曲,打下堅實的基礎。排舞運動中活力和時尚因子,既避免了高職體育教學內容的單一弊端,也滿足了高職學生自身情況以及身心發展的需求,為高職體育課程帶來新鮮血液,有利于推進體育教學改革進程。
“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了全面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必要性,努力構建具有終身體育的觀念,符合“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目前,職業教育的實效性愈來愈深入人心,社會對高職畢業學生的要求和衡量標準亦會逐漸增高,因此,在學生培養上,除了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外,更要發展通過體育手段進行健身、娛樂、緩解壓力的能力,以便適應新時代下人們對休閑體育的需求。鑒于高職院校學生學業周期短,不適宜學習難度系數高,學習周期長和對運動場地和器材有嚴格要求的運動項目,排舞運動很好的彌補了這個弊端。學生通過排舞的學習,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練習,也可以在老師、同學的交流與配合中增強溝通能力,培養團隊意識,提升綜合職業能力。
排舞運動雖然在國內已有所發展,但提起排舞,教學管理者和教學主體首先想到的都是廣場舞,殊不知,廣場舞是中國的,而排舞是世界的,他們存在本質的區別。首先,廣場舞是我國的草根文化衍生出的舞種,具有強烈的民族性,而排舞是國際統一舞蹈,每個舞步有統一的名稱(即舞碼),大家必須按照統一的方向(即舞蹈描述)來跳;其次,廣場舞可以有任何人或組織,選用任何音樂進行創編,而排舞對舞蹈動作有嚴格的規定,只能由國際排舞協會對舞碼進行編排和發行。最后,廣場舞是大眾化的,它的發展只能走草根路線,才能起到相應的廣場文化效應,而排舞應在學術上保持統一,不管是舞碼創編,或是競賽規則,都是國際一個標準,才能真正做到世界性。如果將廣場舞與排舞混為一談,這種陳舊觀點就阻礙了排舞運動走進高職體育課堂。
受現代競技體育的影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開展,更多會選擇能夠為學校帶來競賽榮譽的體育項目,加之現代競技體育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支撐,使學生對現代競技體育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影響了高職院校推廣排舞運動。其次,近年來,時尚健身項目越來越引起有關部門和公眾的重視,逐漸引進課堂教學。但時尚健身項目種類繁多,像健美操、啦啦操、體育舞蹈等,都已滲透在各類高職院校里,若不能挖掘排舞運動自身的魅力和文化底蘊,其生存空間必將受到擠壓。
基于SWOT理論體系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引入排舞運動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排舞運動簡單易學,風格多樣,其自身具備的健身健心功能能夠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體能,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
(2)高職院校排舞專業師資力量的匱乏和缺少專門教材與相應評價體系,是阻礙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引入排球運動的重要因素;
(3)國家體育教學改革政策和現代職業教育的加速發展,為高職院校引入排舞教學提供了政策支持;
(4)公眾對排舞運動的偏見,相對完善的現代競技體育體系以及其他時尚健身項目的競爭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引入排舞運動的阻礙。
(1)充分發揮排舞運動的優勢,將排舞運動納入高職體育課程體系,成立校園排舞社團,定期舉辦排舞比賽,使參與其中的高職生能夠充分提升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心,并將這項運動長久的堅持下去;
(2)克服排舞推廣所存在的弊端,加強高職院校師資培訓,提升排舞教師的業務水平。鼓勵更多學者參與排舞理論體系的構建和相應教材的編寫,為高職院校排舞的推廣提供理論支撐;
(3)把握排舞運動所處的機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政策落實到位,引起領導重視,從而帶動排舞在高職院校中的發展;
(4)敢于挑戰,通過政策為排舞正名,將排舞與校園體育文化相結合,改變人們的生活觀念,加強政策領導,促進排舞與其他體育項目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