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寸美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本文重點分析目前河南國家級貧困縣的理論創新和實踐途徑,并結合滑縣、蘭考縣在可持續脫貧方面取得的成就、經驗,提出一些鞏固提升安陽市脫貧攻堅進程的創新途徑。
扶貧成效有目共睹,扶貧成果令人振奮。近年來,安陽市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最根本的就是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做到一切工作都緊跟中央決策部署來謀劃,一切措施都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標來開展,以“釘釘子”精神一項一項落實、一步一步全面小康。在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上,堅持了“轉、扶、搬、保、救”五措并舉,規范檔卡管理,狠抓幫扶重點,大力推進特色農產品、畜牧養殖、優質糧食、設施農業、鄉村旅游、特色加工、電商流通、農村沼氣、產業融合9項重點脫貧產業發展。因地制宜推進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關鍵環節,夯實穩定脫貧支撐。通過改善村莊基礎設施,讓貧困村舊貌換新顏,“六改一增”送溫暖讓貧困戶臉上綻開了笑容。安陽全市3285個行政村共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8.5萬戶、貧困人口26.4萬人。截至2019年年底,脫貧24.91萬人,還有未脫貧人口1.49萬人。現在,安陽市脫貧攻堅主要任務是緊盯1.49萬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尤其是因病因殘貧困戶。要聚焦這些特殊貧困群體,對標脫貧標準,加大扶持力度,用好特色資源,繼續拓展穩定持續增收渠道,確保現行標準下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時,提出了高質量脫貧和高質量發展等新要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要把高質量脫貧放在工作首位。為此,安陽市需要向貧困村和非貧困村更加精準有效落實扶貧政策。
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持續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保證扶貧政策的連續性,壯大縣域經濟,增強安陽市傳統農區穩定脫貧、決勝小康的發展后勁。同時,增加建設用地對貧困地區支持力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貧困地區發展用地需要,為貧困落后地區早日實現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在現行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占絕大多數,亟須進一步加大醫療保險、大病救助、社會養老的投入,擴大大病救助范圍、提高報銷比例,撐起社會保障之網,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徹底解決因病因災致貧返貧難題。同時,醫保的重點應逐步從當前的“治病”向“防病”轉變。
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安陽現在需要做好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設置一個合理的過渡期,需要傳好接力棒,分梯次開展、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3月6日舉行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只有準確把握新時代對安陽市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聚焦發力,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才能取得新成效。
安陽市主要把脫貧高質量放在首位,重點抓好三個方面。
1.著力夯實增收基礎。脫貧最關鍵的環節是增加農民收入,增收最根本的途徑是發展扶貧產業,產業扶貧就業(幫扶)基地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在產業方面,滑縣創新實施“2+5”產業扶貧模式,即光伏扶貧和企業帶貧“兩個全覆蓋”,種植、養殖、加工、勞務服務、金融“五業并舉”。
2.著力抓好生態扶貧。脫貧的目標指向是“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尋找一種新的適合貧困區域積累的資本,在特色產業中構建“兜底”產業群,打造升級版的特色產業扶貧體系。這種資本就是綠色資本,“兜底”產業就是綠色產業。在發展綠色產業時,要做到精準扶貧與生態建設、綠色發展結合起來,實現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統一。
3.著力壯大集體經濟。農村集體經濟是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因素,只有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才能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資金和組織保障,確保群眾不返貧。安陽市主要采取興辦實體、入股分紅、村企共建、抱團發展、混合經營、資源開發等形式發展集體經濟。如滑縣創新實施光伏扶貧和企業帶貧兩個產業扶貧模式,打造了一批溫棚瓜菜、畜禽養殖、加工制造等特色產業扶貧基地,進一步讓農村資源“活”起來、農業要素“動”起來、集體經濟“實”起來、農民腰包“鼓”起來、貧困戶生活“好”起來,實現多贏目標。
1.統籌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脫貧工作。目前,做好安陽市非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工作是鞏固脫貧工作的重要一環。按照當前的扶貧資金使用規定,扶貧資金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僅限于貧困村。項目資金大量投向貧困村,使得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已不弱于非貧困村,甚至超過非貧困村。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命脈,非貧困村也有一些貧困戶脫貧問題需要用產業扶貧的思路解決。只有補齊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才能實現非貧困村貧困戶的順利脫貧,且不返貧。
2.加強救助脫貧,確保脫貧路上“零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各類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時刻把他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他們的疾苦,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建議借鑒四川省廣安區采取“幫扶救助+集中托管+溯源治本”的方式,將因病致貧返貧的窮根徹底斬斷。針對徹底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對象,探索建立“貧困戶家庭成員托管照料中心”扶貧新模式,集中托管生活不能自理、重病重殘人員,解放健康勞動力,促進家庭整體脫貧。
脫貧攻堅,關鍵在各級黨組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目前,安陽市充實了一線扶貧工作隊伍,發揮了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作用,著力解決了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目前,安陽市部分貧困群眾進取意識不強、內生脫貧動力不足已成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效果的最大障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當前,安陽市尤其注重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教育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積極參加勞動,確保扶貧不扶“懶”。主要以榜樣力量激發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制定完善鄉規民約,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凈化約束婚喪嫁娶高額彩禮及鋪張浪費不良風氣,改變陳規陋習,倡導良好風尚。同時,安陽市根據農村發展和農民知識結構的實際,讓貧困戶掌握多門農村實用技術,主要圍繞生豬、肉牛、辣椒等10多個特色產業和職業技術,采取專家授課、現場培訓等方式進行扶智,通過線上線下培訓,讓貧困戶把握農產品市場規律,為貧困戶發展產業和拓展增收渠道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