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薈茜
任何一個國家的生存發展都離不開農業,農業能夠為人們提供基本的糧食,為其生存發展提供基本保障。其中種植業是農業的核心內容,傳統的種植業十分容易受到氣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種植業減產、突變的現象較多。國家格外重視種植業的發展,不斷采取措施保證農業生產。因此,為促進種植業的發展,很有必要進行農業推廣。所謂的農業推廣是指將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生產力的有效方式,如種子改良、病蟲害治理等。因此,必須重視農業推廣的作用,推動種植業持續發展,保證農業整體穩步發展。
農業推廣,顧名思義是指在農村地區,以農民需求為根本內容,以提高農業種植水平為根本目標的農村教育。有效、良好的農業推廣能夠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傳授給農民,通過具體的操作過程農民可以掌握技術,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目前的農業推廣主要是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對先進種植技術和方法進行傳授,以提高農民的農業技術水平。
促進農業發展是我國進行農業推廣的主要目標。當前,農業推廣的形式主要有農業發展、咨詢服務、技術發展。例如,將具有優良品質的作物進行推廣,改善農作物,科學指導耕作、種植、施肥和病蟲害防治,這就是將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成實際生產力的過程。農業推廣的實際作用就是推動種植業的科學發展。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受到地理位置、水文水利和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種植的作物有著很大的不同,因而農業種植區會有一定的差異。在農業推廣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科學技術一一克服這些地區農業種植的不利因素。農業推廣結合了不同農業種植區的特點,揚長避短,減少危害程度,促使種植業朝著良好的態勢發展。而且農業推廣中的技術推廣通過普及農業技術,提高產量,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還可以為農民提供再教育的機會,提高農民對科學技術的認識,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整體認知水平的提高。
我國進行農業推廣的歷史并不短。我國最初進行農業推廣的主要原因在于促使農業種植業持續健康發展,進而推動農業的發展。而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農業推廣的目標也隨著變化。當前我國的農業推廣主要包含農村發展、農業農村教育和技術咨詢服務等。總之,在我國開展農業推廣工作十分合理,很有必要。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無論是從東到西,還是從南到北,都有5000多公里的距離,其中跨越區域的氣候條件與水文水利有很大不同,因而我國種植業有很大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業發展態勢也有所不同,各有特點。我國在進行農業推廣過程中,會根據不同地區的農業種植業情況而采取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以促進農業種植業的良好發展。同時,農業推廣和農作物種植之間有著密切聯系,農業推廣是當前推動種植業發展的主要途徑,農民能夠認識到何種方式更能改善農作物種植,提高產量;而農業種植的具體實踐是檢驗農業推廣有效與否的主要途徑,兩者在相互促進中共同發展。
隨著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我國社會進入全方位發展階段。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發展與建設也是國家建設的重中之重,因而我國提出建設新農村,并且出臺了許多政策來保證農村、農業的發展,如農業推廣活動。而且農業推廣的實踐發展也表明了其能夠有效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此外,大力開展農業推廣活動,可以使每個農民得到平等的發展機會,全面提高農民的認知能力,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騰飛。
當前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就是農村經濟能夠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科學化。而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就是農業種植業發展,鑒于農業種植業在我國國家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其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必須得到重視。為此需要根據當地農業種植業的實際情況,結合發展目標,積極探索與當地農村農業發展實際相符合的農業推廣模式,才能進一步突出農業推廣的重要作用,使得農業推廣工作和農民生產經營直接對接,使農民真正參與到農村農業建設中。這樣也可以在優化農業推廣工作的過程中,為農民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幫助,農業種植業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
此外,還要結合新時代的社會變化完善農業推廣方法,重視農民對生產技術的掌握程度,擴大農業技術教育的范圍,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綜合科學素養。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各種有效教育方式,促使農民積極參與農業技術培訓,確保農業教育質量。
農業發展中,無論是種植業生產還是農業推廣都離不開農民的活動,農民也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主體,農民不斷學習先進種植技術,既是為了滿足自身農業生產需求,也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因此,在農業推廣過程中,農業推廣人員應當積極和農民進行溝通,真正了解農民的真實需要,明確農業推廣的重點。如在東北地區積極推廣玉米、大豆和水稻的種植技術;華北地區種植麥子,推廣相關技術。地方政府部門必須承擔起向農民提供市場需求信息和種植技術的責任,尊重農民意愿,使其自主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生產技術。
同時,農業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與推廣人員的努力是不可分割的,更需要推廣人員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而建立一支專業優質的農業推廣隊伍,是確保農業技術得到有效推廣的重要基礎,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和綜合素養都會對工作效率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地方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提高專業素養與職業技能,確保其能夠完成農業推廣任務,且要根據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加強溝通交流,如舉辦知識講座、農業新技術交流會等。同時,還要建立專業的基層農業推廣隊伍,從社會或農業高校中選拔優秀人才,充實隊伍,更好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
為保證農業技術得到迅速普及,在所在地區得以大規模推廣,當地政府部門應當積極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盡最大可能支持農業推廣項目,有效提高推廣工作的效率,開展好推廣工作。具體來說,就是政府部門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盡可能為農業推廣工作提供足夠的物質和資源支持,保證其順利開展。同時,農業技術推廣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而農民由于自身知識水平所限,難以認識到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政府部門應加大農業推廣的宣傳力度,做好宣傳工作,提高農民的認識,加強農業技術的應用。如在鄉村的宣傳欄中寫入關于農業推廣的知識,鄉鎮政府為農民提供免費的農業技術咨詢服務。
農業推廣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作,將隨著農業的發展而發展。作為農業種植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農業推廣能及時將農業生產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保證農作物的質量。因此,必須重視農業推廣工作,讓其充分發揮作用,推動我國農業穩步發展,進而促使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