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義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城區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朝陽 122400)
羊群養殖場中突發性羊快疫,主要是由于某種菌類引發的傳染病,尤其針對綿羊,其發病及致死率相對較高,并且從病發到死亡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也被稱為羊快疫。就算是病程持續時間較長的病羊也會由于胃粘膜出血及壞死而導致死亡,特別在氣候多變的季節,該病的發生率特別高,會給養殖場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通過分析相關案例,得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對養殖場經濟的提升有著很大的作用。
2014年,務川縣某養殖戶引進了當地品種的成年山羊共50只,但是在飼養了半個月左右之后,從剛開始的三只山羊死亡,到最后山羊精神不振,在很短的時間也相繼死亡,在短短的十天左右,該村養殖戶就致死山羊將近24只,使得務川縣某村的養殖戶直接損失掉將近一萬元左右資金,之后該村養殖戶請相關部門進行檢測,被確診為羊群突發性羊快疫。
突發性羊快疫的病原體主要是腐敗梭菌,其生存能力相對較強,在沸水下120分鐘才可以將其滅殺,并且該菌也相對常見,比如在糞便、土壤等都會有,特別在潮濕的地方,數量會更多。而務川縣該村的養殖戶大多都采取放牧式飼養,甚至將自己的羊群放到一些相對潮濕的地區進行放牧,再加上該菌分布廣泛,當羊群在一些不干凈的水源或洼地進行飲水時,該菌就會以芽胞體的形態進入到山羊的消化道,在消化道內進行寄生,并在病羊的抵抗力相對較低時進行大量的繁殖,使得病羊的消化道黏膜發炎,從而快速致死。另一方面,該菌產生的一些毒素也可以通過血液對病羊的中樞神經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養殖戶沒有第一時間發現病羊的癥狀,病羊就可能發生中毒性休克,迅速死亡。據調查,該地區新購進的山羊沒有接種過疫苗,其自身對病毒的抵抗力相對較低,再加上購回羊群時,雨水相對較多,在潮濕的環境中,山羊更容易受到菌類的影響,提高了發病率,致使山羊死亡。
突發性:務川縣該養殖戶中的山羊在感染該病菌時,并不會有很明顯的潛伏期,山羊感染病菌后會快速死亡,并且死亡的地點大多是放牧過程及牧場上,甚至是早晨飼養的圈舍內。其癥狀大多是在采食時突然倒地、呼吸障礙、四肢痙攣、口鼻流出液體液,快速死亡。
急性型:除了閃電型的病例,還有一些死亡慢的病例,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呼吸及排便上,因為該病菌主要功攻擊的是羊的消化道,所以山羊感染該菌之后往往會出現磨牙、呼吸困難和休克等現象,甚至由于消化道系統被攻擊,使得病羊的粘膜遭到破壞,甚至發炎,使得羊群排便困難,顏色有所變化,最終導致病羊食欲不振,體溫升高,而務川縣該養殖戶的羊群有兩只山羊,發病之后最長時間也不到一天就迅速死亡。
養殖戶中羊群突發羊快疫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其疾病防疫意識相對較弱,對羊群免疫知識的了解也不夠深刻,所以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養殖戶進行相應的培訓,增強養殖戶的防范意識,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在持續性發病的地區,要定期接種相應的疫苗,并且要針對羊群的臨床癥狀,進行接種,通過給羊群進行接種,降低羊群突發羊快疫的病發率。
因為羊群感染羊快疫之后,其病程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羊群就會快速死亡,所以在發現疑似病歷或病羊時,要立即采取正確的藥物治療,注射相應的青霉素或口服相應的藥物,如果效果不佳,也可以配合肌肉注射適量的藥物。另一方面,該病屬于傳染性疾病,所以要對羊群的全體進行治療,連續提供生石灰溶液進行飲用。
首先,在引進羊群時,要注重引進時的環境。不僅要注意羊群所處的環境是否潮濕,也要注意羊群的密度,并且羊舍一定要建在合適的地理位置,不能夠建在潮濕的山溝邊,或者不適合羊群生活的地理環境;其次,在放牧過程中,必須適當的控制他們的采食量,并且要對他們的飲食進行嚴格的管理。在水源及食物的選取上,一定要健康及干凈,并且在放牧時盡可能的選擇干燥的草地進行;最后,飼養過程中病死的病羊一定要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處理,將尸體統一深埋,嚴禁食用病羊的尸體。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肉類的需求也不在不斷的增加,所以防止羊快疫的發生,不僅可以為社會的穩定做出貢獻,還可以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而防止羊快疫的發生,最主要的是做好預防工作,其中包括疫苗的接種、及時藥物治療及飼養環境的管理,希望本文的研究對羊快疫的預防有所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