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龍
(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湖南郴州 423400)
偽狂犬病的感染性比較強,在豬、羊、牛、貓等動物中都可能感染,其中豬是偽狂犬病的易感動物,其能夠將病毒儲藏起來,成為豬偽狂犬病的傳染源,同時偽狂犬病的傳染渠道也十分廣,包括老鼠、病豬等;同時帶有病毒的器具也有可能將病毒傳染給生豬。通常豬在感染病毒之后成年豬會呈現出隱性感染的特征,而懷孕的母豬則會導致流產或者死胎等情況的發生,而十五日左右的仔豬的死亡率會達到100%,因此豬偽狂犬病對現代化養殖造成極大的影響。
引起豬偽狂犬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三種:第一,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如果未做好生豬調運引種、消毒等日常工作,就很容易滋生和傳染病毒。據調查了解,有些仔豬感染了病毒之后,不會立即表現出癥狀,當免疫力降低之病毒就會大量的繁殖,從而爆發疾病。第二,免疫程序缺乏科學性。目前,不少養豬場免疫程序并不健全,通常只會為母豬接種偽狂犬病疫苗,而對于一些商品豬卻很少接種,同時接種的時間不正確也會導致生豬的免疫系統受到影響。第三,豬本身的抗疫能力偏低。目前,有部分生豬并非優良品種,自身抗疫能力較差,一旦感染病毒會迅速發作和死亡,時常來不及醫治。
豬偽狂犬病的診斷主要根據生豬的臨床癥狀來及時進行判斷,其與生豬的年齡以及病毒的毒性等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剛出生的仔豬在感染之后病情最為嚴重,會大量的死亡,從出生的第二天開始發病,三到五天是死亡高峰,仔豬經常會表現出昏睡、嘔吐、精神萎靡等現象。解剖可以發現腎臟中存在大量的針尖形狀的出血點,也存在肺水腫的情況。此外,有些生豬在感染病毒之后體溫會異常升高,達到41℃以上,出現發抖、痙攣、腹瀉等情況,但是有些成年豬的癥狀比較輕微,表現為精神不振、嘔吐或者發熱等。
防控生豬偽犬病病毒,必須同步加強引種管理和免疫管理。一般來講,接種疫苗是防控豬偽狂犬病的基礎,因此在現代化養殖中一定要合理的選擇并接種疫苗,對接種的時間以及次數都需要結合生豬的具體情況開展,防止接種的隨意性或者盲目性;尤其在配種之前需要接種兩次疫苗。其次,對于母豬而言需要根據豬場的感染情況以及懷孕的周期進行接種,在生產之前的30d左右或者在配種之后的80d需要進行兩次疫苗接種,需要注意的是在兩次接種中至少需要為母豬注射一次基因缺失弱毒苗。而對于哺乳期的仔豬可以在30d之后為其接種一次滅活疫苗,但是如果豬場中存在病毒或者發生過豬偽狂犬病,應該將接種的時間提前,最好在二十日內為其進行接種,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防止病毒對生豬成長造成威脅,提升生豬的抵抗力。
在現代化生豬養殖中,日常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養殖者應該及時觀察生豬的健康狀況,并制定出合理的防控措施,做好提前預防的準備。首先,在飼料的選擇方面,要為生豬提供符合標準的飼料,最好在飼養的過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進而增強生豬的免疫能力;同時養殖場最好遵循自繁自養的原則,如果要引進新品種,需嚴格對其進行隔離飼養,隔離期內觀察生豬的各項身體指標,檢查其未帶病毒之后才能混合飼養;并且在飼養的過程中嚴格防止犬類、貓、老鼠等進入豬場,做好滅鼠工作,避免其他動物將病毒帶入到豬場中。
現代化的養殖中應該配置專業的獸醫人員,按照病豬的病情采取對癥治療的方式,提升治療的效率,降低死亡率。比如:患病的母豬可以使用頭孢噻呋鈉銨按照4 mg/kg的計量進行注射,一天一次,連續注射3d;同時給每頭豬注射黃氏多糖注射液,每天一次,連續注射3d。此外,為了進一步防止病情擴大,還需要在母豬的飼料中增加阿莫西林、葡萄糖等藥物進行治療。
全面控制生豬偽狂犬病病毒問題,必須著重加強疾病監測和凈化工作。養豬場應定期對生豬進行檢測,查看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和潛在風險,并根據監測結果予以針對性預防。此外,在豬偽狂犬病的區域凈化中,應該做好相關的消毒和防疫措施,尤其在疾病流行的季節要加大消毒的次數,消毒要徹底,包括墻面、食槽、水源、糞便池等,保持良好的養殖環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如果發現有疑似豬偽狂犬病的生豬,應該立即隔離,避免造成交叉感染,通常在豬舍內要用碘伏溶液進行消毒,豬場的通道以及周圍可以使用石灰水或者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消毒,外來人員或者車輛要進入豬場之前需要全面的消毒,并穿戴防護服。
在現代化豬場養殖中,需要加強對疫情的防控,首先應該對豬偽狂犬病的特征、病因、診斷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后結合生豬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為其制定適合的防控手段;同時還應該合理地為生豬接種疫苗,防止因接種時間不科學而影響生豬的免疫效果。其次,養殖者還應該加強日常的飼養和管理工作,飼料的配比要合理并且消毒工作要到位,避免其他的動物進入到豬場中。此外,還應該根據病豬的病情和癥狀為其進行治療,及時控制病情,降低病豬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