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肖峰 鄭飛龍
(內蒙古涼城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涼城 013750)
羊鏈球菌病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主要發生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山羊和綿羊很容易感染疾病。經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行傳播,如果羊只的抵抗力比較低的話,易感染該疾病。此外,患病羊的主要癥狀為精神不振,食欲不好,出現咽喉疼痛或腫脹的現象。養殖密度的增加也使患病概率上升,給養殖戶造成的經濟損失比較大。
羊鏈球菌病的病原體是一種壞死梭桿菌,有明顯的多形性,小的呈球形,大的呈長絲狀,該病菌在年幼的患病動物中比較常見,病菌沒有鞭毛,該病菌的產生至少需要兩種毒素,需要注意的是,通過皮下注射的方式能夠導致組織水腫,并且在注射之后的幾個小時內死亡,毒素也可能導致組織壞死。壞死梭桿菌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一般的消毒制劑和加熱等都能致死,但是在污染土壤中能夠生存比較長的時間。
壞死梭桿菌在自然界中都有存在,被污染的土壤中比較多,圈舍、放牧場和池塘等都有出現。此外,健康動物的口腔、腸道內也會存在壞死桿菌。如果羊的皮膚和粘膜受到損傷的話,很容易感染該病菌。在飼養過程中,如果不能給羊提供充足的維生素的話,導致羊體內的維生素不足和營養不良,會引發該疾病的發生。草料加工不合理和草質比較堅硬的話也會引發該疾病。尤其在潮濕環境和多雨環境中該疾病很容易發生,同時該疾病呈現地方性和散發性的特點。
羊鏈球菌病發病初期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者不吃食物。體溫出現升高的癥狀,一般為41℃以上,多數情況下,病羊鼻腔會流出粘液,嚴重的話,粘液會變為膿性。如果妊娠期母羊患病的話,可能會出現乳房腫脹和流產的癥狀。多數情況下,在患病之后的24h內死亡。
患病羊出現淋巴結出血腫大的癥狀,同時咽喉和氣管粘膜出血,肺臟水腫,出現肺炎的癥狀,表面有壞死灶,場黏膜會出現腫脹和脫落,腸管內有氣體。肝臟表面有少量的出血點,同時伴有腫脹的癥狀,膽囊是普通膽囊的三倍左右,腎臟會出現壞死和腫脹的癥狀。膀胱內膜出血,身體中的各個臟器漿膜常覆蓋有粘液。
羊鏈球菌病和羊巴氏桿菌病、羊梭菌性痢病等有明顯的相似之處,為此,必須對這些疾病之間的區別進行鑒定。首先,羊鏈球菌和巴氏桿菌的病原形態存在差異性,其中羊巴氏桿菌又被稱為出血性敗血癥,該疾病的主要是多種殺滅巴氏菌,如果動物感染該疾病的話,患病動物的肺部、肝臟部位、大腸部位會出現淋巴結癥狀,我如果采取采取血涂片和接觸板的方式會出現典型的病理變化。此外,用隨瑞士染色法通過顯微鏡觀察能夠清楚的看見小桿菌,也能看見典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其次,如果綿羊感染梭菌痢疾的話,造成的危害比較大,主要威脅6月齡到18月齡的綿羊。梭菌性痢疾病屬于消化道感染,主要發生在每年的秋冬季節和早春季節,如果天氣變化情況比較大,同時多雨的話,綿羊很容易感染該疾病。此外,如果是急性病癥的話,該疾病的癥狀不是很明顯,可能會出現突然死亡的情況,沒有任何發燒癥狀。如果是慢性疾病的話,患病羊不愿意走路,出現運動障礙,或者出現腹痛和絞痛的癥狀。一些病羊的體溫能夠升到42℃左右,嚴重的話會出現昏迷,病羊能夠在數個小時內死亡,基本不會康復。最后,炭疽病是一種急性、熱性和傳染性的疾病,引起該疾病的主要病菌為炭疽細菌,還病菌沒有鞭毛,如果細菌在氧氣充足溫度適宜的條件下生存的話,很容易形成芽孢,炭疽病和羊鏈球菌病相比沒有大葉肺病的癥狀。
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禁止從疫區購買羊只,對購買的羊只做好相應的記錄,尤其是免疫記錄。購買羊只之后需要隔離一個月,確定健康之后才能進行飼養。第二,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如果該地區曾經出現過羊鏈球菌病,在每年的多發季節的前一個月應該進行疫苗的接種,一般情況下,疫區半年接種一次,而非疫區需要一年接種一次。第三,為羊只的生長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在選擇飼料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正規的廠家,選擇全價料,尤其在夏季,注意資料的保存,應該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第四,在放牧的過程中應該遠離發病的羊只。第五,重視做好羊群的疾病預防工作,應該飼料或者飲食中加入有針對性的藥物。第六,對病死羊進行深埋和無害化處理,避免疾病的傳播與蔓延。第七,發現病情,及時治療,避免耽誤病情。可以通過肌肉注射一定量的青霉素,或者灌服一定量的磺胺嘧啶,每天只要一次,連續使用7d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