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祥啟
(臨沂市河東區畜牧發展促進中心,山東臨沂 276034)
本試驗所研究驢消化道的結構是指食管末端至肛門這一段消化道,可大致分為胃部、小腸、大腸。育肥驢飼料的消化吸收主要在腸管進行,育肥驢的盲腸很大,其中含有大量的腸道微生物,便于分解粗纖維。食糜中易消化物質會先被小腸接收,消化不完全的物質,則進入大腸。盲腸上與回腸連接的回盲口,下與結腸連接的盲結口都很細,從小腸來的食糜,在其中混雜和駐留,由盲腸中的大量微生物進行進一步分化。育肥驢的大結腸位居盲腸和小結腸間,直徑約為30cm,容量約50L。其中含有的細菌也可分解纖維素。空腸常見的疾病有腸道阻塞,但是獸醫臨床對驢腸道疾病的研究不多,常研究于胃病的預防上面。
1.1.1 試驗動物
本地健康育肥驢一頭,10月齡。
1.1.2 主要試劑
緩沖溶液,碳酸鈉溶液,三氯乙酸溶液,酪蛋白溶液,L-酪氨酸標準液。
1.1.3 主要儀器設備
pHS-3C數顯型酸度計,電子天平,恒溫水浴箱,分光光度計。
1.2.1 試驗材料的處理
取新鮮驢腸,去除血污辨認好胃腸道各部位,用解剖剪在各部位剪開小口,伸入無針頭的50ml注射器抽取胃腸道食糜液40ml,每個部位選取等距離的3個點。
1.2.2 pH 值的測定
試驗操作:向準備好的小燒杯中分別注入10ml食糜液,按 1:10加入蒸餾水稀釋,同時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形成勻漿,再用pH計進行測量,用高精度pH試紙進行對比。
1.2.3 蛋白酶的測定
標準曲線繪制:以吸光度為縱坐標,酪氨酸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樣品測定:取待測樣品酶液 1.00ml置于40±0.2℃恒溫水浴箱中預熱,加酪素1.00ml,恒溫水浴加熱10min,再加三氯乙酸2.00ml,搖勻,拿出靜置10min,過濾,取1.00ml濾液,按制作標準曲線的步驟作相同的處理。
1.2.4 淀粉酶的測定(碘-淀粉比色法)
用注射器向事先準備好的干凈燒杯中注射10ml食糜液,加入PBS或生理鹽水以保持酶的活性,再用多層紗布過濾后獲得10ml腸道內容物上清液。隨后取2支試管,一支為測定管,一支為空白管。分別在測定管和空白管中加入0.5ml底物緩沖液,37℃水浴加熱,向測定管中加入待測樣本0.1ml,混勻,37℃水浴加熱,隨即分別向測定管和空白管中添加碘液0.5ml,然后分別向測定管和空白管中添加雙蒸水3.0ml和3.1ml。混勻,將試管中的溶液倒入比色皿中。設置分光光度計的波長為660nm,光徑為1cm,用雙蒸水調零后,測定各管吸光度。
試驗測得驢消化道內的數據為:pH值:胃2.92、十二指腸5.19、空腸5.78、回腸5.83、盲腸7.22、結腸6.41、直腸6.22,蛋白酶活性:十二指腸 56.36 u/g、空腸 23.47 u/g、回腸 25.73 u/g,淀粉酶活性:十二指腸 154.74 u/g、空腸 138.61 u/g、回腸 110.32 u/g。
需要測定的生理指標在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中最具代表性,pH環境由食物、胃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提供,蛋白酶由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胰液中的胰蛋白酶提供,淀粉酶由胰液中的淀粉分解酶和小腸液中的腸淀粉酶提供。通過試驗數據可得出pH值在胃部的數值最小,為強酸性,隨后酸性減弱,pH值依次增大;蛋白酶和淀粉酶在十二指腸中的活性最大,其中的酶大部分由胰腺提供。
驢是馬屬動物,不是反芻動物,反芻動物的胃是單室胃。近年來腸道疾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導致驢、馬和豬等相關動物受疾病損失嚴重。本試驗通過應用pH計測量胃腸道食糜液的pH值在理論上可以反應出胃腸道pH值、胃腸道微生物等指標的變化,測定淀粉酶和蛋白酶地活性則能反映驢的身體狀態,從而更好的彌補這一領域的不足。
本試驗方法為驢場的實際檢測提供了試驗操作的參考,給出驢消化道內部分生理指標的正常范圍,可以為馬屬動物消化道疾病的預防和診治提供幫助。用此方法檢測消化道操作簡單,方便快捷,成本低,適合推廣使用。過去驢的養殖方式是粗放,飼料以草為主,現在養殖場里的驢更多的以飼料為食,飲食結構發生較大改變,胃腸道的內環境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測出的數據對治療和預防驢乃至馬屬動物的胃腸道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養殖業及其相關產業降低經濟損失,此即為本試驗最大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