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生豬養殖規模和數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豬肉需求量最大的國家。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的生豬養殖數量超過全球生豬養殖總數的50%。巨大的生豬養殖規模和豬肉市場需求潛藏著長期的、巨大的種豬育種市場需求。國內種豬育種市場需求原本可以為我國帶來高額的生豬培育經濟,帶動養殖業的健康繁榮發展。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國每年都要從國外育種公司進口大量的種豬,導致國內種豬育種資源轉向國外,造成國內育種企業經濟和核心競爭力的損失。研究影響豬遺傳評估效果的主要因素對促進我國生豬育種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豬遺傳評估指用不同信息來源資料對豬個體或個體的多個形狀的遺傳價值進行綜合評價,用于預測豬后代在不同的環境下的價值,簡而言之就是預估育種值,為生豬育種實施提供依據。親本個體的價值及其基因加性效應的和是決定豬后代性狀的主要因素。生豬遺傳評估的效果受育種值、表型值、估計育種值等參數影響。記錄好后代的育種值、表型值、估計育種值等參數后再使用BLUP進行效果評估,最終根據BLUP個體或個體多個形狀的優缺點、條件,建立數學模型和混合模型等式,估計動物性狀[1]。
2.1 混合型模型的影響混合型模型研究表明,豬遺傳評估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六方面:1)環境效應與選擇的影響。在混合模型中,環境效應的選擇一般都是固定的,忽略了不同環境效應下的育種值估計偏差,因此也會影響預測發生偏差。2)方差異質性的影響。種豬群體之間一般都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性,這種差異在環境差異下還會增大,在選擇個體時忽略了個體差異性,則會影響復合性狀的異質方差混合模型,影響影響遺傳效應和關聯矩陣。3)非加性效應的影響。在研究豬的遺傳性狀方面,非加性效應與上位效應、顯性效應共同影響著豬的遺傳性狀。在遺傳評估中,而上位效應與顯性效應會影響非加性效應產生預測偏差。4)非正態分布和非線性模型的影響。豬遺傳的非正態分布數據是無法單一的用一般線性混合模型分析的,混合線性模型BLUP分析豬的性狀時只能得到接近的觀測值,還需要建立非線性模型進行分析,一次來計算更加精準的觀測值。5)動態性狀模型和有重復的記錄的影響。豬的遺傳性狀中的一部分性狀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變化的,同一個體的重復記錄會影響觀測值和對應的固定效應,最終影響加性遺傳效應。6)遺傳模型的有效性的影響。遺傳模型的正確建立是正確預測評估效果的基礎。如果遺傳模型都建立錯誤,會直接導致檢驗模型出現錯誤,無法對遺傳理論進行順利校驗。
2.2 評估方法的影響我國長期以來豬育種依靠的是個體及其親屬信息性狀來評估育種值的,這種遺傳評估方法雖然實施簡單,但是缺乏對非遺傳因子和環境因子的校正,因而親屬的性狀信息沒有充分發揮性狀評估的作用。這種遺傳評估方法很大程度上無法精準的評估育種值,在遺傳效果評估方面所受限制較多。為此,我國才提出了線性無偏估計法進行豬遺傳評估。經過改良的線性無偏估計法相對于傳統的評估方法,其豬性狀改良效果超過了100%,這說明遺傳評估方法對于豬遺傳評估效果影響較大[2]。
2.3 計算技術的影響豬遺傳評估中有著較大的遺傳參數計算任務,其方程組涉及量高達幾十萬,不僅計算難度大,計算量也大。計算技術直接影響著參數值計算的準確性和計算效率,也自然影響著豬遺傳評估的效果。
綜上所述,遺傳評估系統及聯合育種體系是我國豬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它的建立與實質性應用代表著我國新育種模式與國際育種模式的接軌,也是我國種豬持續育種計劃實施的具體體現。當前,我國要加強豬遺傳評估效果極其主要因素的研究,做好生豬長期持久的性能測定,在性能測定的基礎上選擇性的留種,從而提高豬遺傳評估的效果,以得到更加精準的豬遺傳評估方法和評估技術,確保我國生豬培育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