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俄語職業學院 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400;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天津 301802)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便逐漸開始開發各種體育旅游路線,比如,青藏高原登山、東北滑雪、內蒙古看“那達慕”、黃河漂流等,此后便不斷推出了各種體育旅游產品,這樣也更讓廣大旅游者真切感受到了我國旅游業的獨特魅力,雖然民族體育旅游與旅游開發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如何讓民族傳統體育成為體育旅游產業的核心,并如何進一步保護民族體育仍然需要我們深思。在此種形勢下,少數民族體育旅游開發和傳統體育文化保護之間存在并向的矛盾,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如何將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旅游的資源進行開發和保護是一個重點問題。
自2007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旅游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截至到2020年,有118家A級旅游景區,有1143家旅行社。雖然我國內蒙古旅游業從上世紀才開始起步發展,但是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直到在1999年內蒙古政府頒布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從此內蒙古旅游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一直到進入21世紀后,內蒙古旅游行業有了更近一步的發展。在2001年到2005年,內蒙古自治區累計接待國內旅游人數6627萬人,收入508億元;累計接待海外旅游人數305萬人,收入10億美元,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業在2005年的發展速度最為顯著,如今內蒙古旅游業也已經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且發展規模逐漸成熟,為內蒙古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傳統體育是少數民族獨特生活習慣、地理環境的產物,也是民間傳統、娛樂活動與傳統體育相結合的產業。內蒙古自治區中包含了多個民族,蒙古族是自治區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蒙古族傳統體育有著悠久的體育文化歷史、豐富的獨特的民族特點、豐富的民族內容,這是蒙古族悠遠歷史發展過程中留存下來的文化財富,它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文化意識和民族意識。蒙古族中經典的節日豐富多彩,主要包含“祭敖包”、“那達慕”等,這些節日不僅僅受到了蒙古族當地人員的喜愛,更是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國內游客,以及多個國家的國外游客。蒙古族這些節目既具有現代特色,又具有古代氣息,在節日中又包含了叼羊、馴烈馬、摔跤、馴烈牛、射箭、賽馬等節目,還包含了歌舞表演、篝火晚會等活動,另外還有馬術、揮桿套馬、飛繩表演、蒙古象棋、布木格、貴由赤、賽駱駝、打布魯、毽球比賽、打嘮嘮球等體育項目得到了游客的青睞。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中,人們會表演天鵝舞、努日給勒舞、彩虹舞等,還會舉辦多彩豐富的傳統活動,比如象棋、摔跤、賽馬等,擁有眾多的“原生態”元素,在鄂溫克族中滑雪、狩獵、套馬、頸力、射箭、拉棍等體育項目同樣精彩。另外還有達斡爾族的摔跤、雪橇、頸力、擲坎、陶力棒、滑雪、貝闊、賽馬、打枕頭 薩克、尋棒等項目以及鄂倫春族的賽爬犁、賽馬、拉棍、樺皮船賽、毛皮球、頸力、射擊、撐竿跳、斗熊、狩獵、射箭等項目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和競技性,深深受到了廣泛游客的歡迎,由于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精神的影響,讓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得到了全面的開發,也同樣吸引了更多國內外的游客蜂擁而至。
旅游和環境之間存在一些微妙的關系,為了進一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就需要雙向實現旅游發展,并對當地旅游環境進行保護。經研究,旅游業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造成的沖突最小,但是由于實際中的旅游管理、經營不合理,旅游業在發展中或多或少都會給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從以下方面集中表現。
現如今資源商品化是內蒙古少數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主要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表現形式單一:內蒙古自治區各個景區的體育文化、民族文化表現形式過于單一,且民俗旅游基本上都是以蒙古族民族作為主體,這樣一來其他民族的民俗不能充分體現,且在表現形式和內容形式上過于單一;(2)開發水平較低:內蒙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水平比較低,也未能夠全面發掘其中的文化內涵,更沒能夠很好的體現其中的文化精髓,與此同時一些旅游區域的活動逐漸被商品化,主要是根據游客的需求來開展相應的旅游活動,而這些活動有時間甚至會被刪除、調整等,僅僅只注重表現的形式而忽略了內涵。
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除了會影響到傳統文化之外,還會影響到生態呼喊經,主要表現在:(1)旅游景觀破壞:由于游客行為不規范、建設開發的不合理性,導致旅游景觀的面貌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再加上垃圾、污染物的隨意丟棄和排放,這樣以來更是破壞了當地的景觀;(2)旅游環境污染:由于旅游區域內存在一些污染性工業,再加上環保保護設施不齊全,這樣不能夠有效的處理旅游設施所產生的污染物,這樣便在污染了旅游區域的環境,更影響到了旅游業的發展;(3)生態系統損害:旅游業中的服務建筑、服務設施的占地面積較大,導致旅游區中許多植被遭受到破壞,更有甚者野生動物也受到了人為的侵害,這樣不僅僅對內蒙古草原生態系統造成的劈壞,更是違反了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
近些年來,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旅游行業和體育產業均稱為朝陽行業(產業),發展速度較為迅猛,但是因為兩者行業的所屬類型不同,相互之間未進行充分的合作,這樣一來便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旅游資源和體育資源,面對體育旅游市場的較大需求,旅游部門和體育部門之間需要做好相對應的合作工作,在資源需求和專業需求之間做好交流,這樣一來才能充分推動體育旅游行業的發展。內蒙古自治區傳統體育旅游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制定好長期規劃以及短期規劃,并以市場需求最為基礎,在整體旅游發展中納入民族體育旅游項目,從而建立起統一的旅游市場規劃。
內蒙古少數民族體育旅游在發展過程中,既需要旅游服務人才,又需要運動訓練人才,這兩者是體育產業和旅游行業得以融合的重要因素。內蒙古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形式在整體上可分為觀戰型體育旅游和參與型體育旅游,其中后者形式需要旅游者親自在現場參加活動,且必須要以科學運動的方式開展各項活動,從而達到活動健身的目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娛樂性、要簡單易行。例如,騎馬、射箭等經過專門的指導后便可以親自參與、體驗各種民族體育活動,既健身,又有趣味性,同時通過專業的指導還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率。體育旅游人才是體育旅游市場發展和資源開發的重要因素,這項工作開展的好還可以解決部分體育人才的就業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目前,就全國而言,體育旅游業還是一個新興產業,還處于培育和起步的階段,全國各個地區還未完善對體育旅游產業的政策措施、潛力開發和治理職能,再加上人們普遍對體育旅游資源的潛力和優勢較為陌生,導致在體育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進一步影響到了體育旅游資源的利用,在實際體育旅游景區中也缺乏對相關體育活動的設置和規劃。針對內蒙古自治區而言,內部應當有效加強旅游行業相關部分的監管力度,并通過規劃合理的體育旅游市場的競爭,來全面規劃經營者的行為,且進一步規劃體育旅游的發展,以此為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具有專業性強、參與性高等特點,因此格外要注意加強培養人才,建立經營者及導游的資格審查制度;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增強游客的安全意識。
相對而言,內蒙古少數民族的地方特色成為了內蒙古體育旅游資源充滿吸引力的關鍵點,無論是哪種旅游資源想要在旅游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須要徹底突出特點,也可以這樣說,沒有特色的旅游資源就沒有市場競爭力。內蒙古自治區應當根據自身地方特點,開發出多種旅游資源,比如在區域內舉辦各種特色活動和特色賽事,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觀光旅游,還要充分挖掘與開發民族體育項目特有的體育服飾,如體現濃郁的蒙古族文化的精美的彩繪等,讓游人真切體驗到民族傳統體育內涵之豐富,使游客因此得到深刻的體驗與熏陶,進而了解內蒙古、熱愛內蒙古。要勇于挖掘和大膽的創新與開發其民族傳統體育資源,以吸引國內外更多的游客。
當前旅游業的迅速發展無疑是大力發展民族旅游的最好時機,宣傳體育旅游這種新興的旅游形式,讓更多的游客都能夠了解到特色民族體育旅游。內蒙古自治區要詳細并全面的報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賽事、活動等,這樣一來會大大的增加對游客的吸引力,并充分利用媒體平臺,廣泛的宣傳旅游的文化、項目、景點和特色,以此展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優勢以及特色體育旅游的資源。
內蒙古各個少數民族人民在實踐生活中也是不斷創造出了各種體育文化,且內容豐富多彩,將內蒙古自治區的自然風景環境和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有效結合之后,便形成了內蒙古自治區獨有的旅游景觀,通過地方旅游企業的不斷規劃和開發,進而創造出了各種各樣引人入勝的體育旅游產品。雖然內蒙古各個區域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較為豐富,但是在開發中仍然是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需要整合各個區域的優勢,嚴格貫徹各項開發保護的措施,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