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 湖南 吉首 416000)
2013年習總書記在湘西考察時,第一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指示精神。同時,湘西少數民族地區也是湖南省決戰貧困的“主戰場”。目前湘西少數民族村落村民缺乏強烈的體育健身意識,村落體育資源相對缺失,缺少良好的村落組織,阻礙了村落體育治理成效。在精準扶貧理念下,要將體育發展與少數民族村落治理有效融合,改善湘西地區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成效。
以湘西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現狀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查閱、匯總目前有關精準扶貧、鄉村治理和少數民族體育的研究文獻、信息報道,完善理論研究基礎。主要途徑為: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平臺等數字文獻;湘西州政府門戶網站、湘西網相關報道信息;圖書書籍、期刊雜志。
(2)田野調查法。
本文針對研究主題,對湘西州鄉村的原生態體育項目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村落管理者進行田野調查,深入了解湘西少數民族村落發展狀況,獲取新鮮研究數據。通過實際了解,探究村落體育治理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強化研究結論的客觀性。
(3)實地訪談法。
為充實文獻研究結論,全面客觀了解湘西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現狀,本文使用實地訪談法,深入湘西州各鄉村村落,開展實地走訪、電話訪談和微信互動等多種活動,對鄉俗文化研究專家、各鄉鎮、村寨人員進行訪談。通過匯總訪談結論和相關建議,形成實質性建議。
(4)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7.0軟件包建立數據庫,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湘西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村落體育組織等發展狀況進行研究。
(1)湘西少數民族村落村民參與體育的態度。
通過實地訪談,湘西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大多僅在民族節慶活動時發揮作用。在農閑或日常生活中,少數民族村落村民往往通過看電視、打牌等方式代替體育運動。在運動意識方面,多數村民認為“參與農業生產就是體育鍛煉”,由于村落農民的生活消費處于較低層次,影響了村民參與體育消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精準扶貧背景下,要及時改善湘西少數民族村落村民的體育健身意識,積極完善體育資源,為村落體育治理提供基礎。
(2)湘西少數民族村落村民參與體育運動的項目內容。
湘西少數民族眾多,在武陵山特殊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習俗環境下,湘西少數民族村落形成了區別于現代體育的民俗體育項目,比如,高腳、苗鼓、陀螺、和舞龍等等。此類體育運動項目對技術規范和體育場地要求較低,盡管不屬于現代體育項目,但仍是少數民族村落最重要的體育項目,在村落體育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重大民俗節慶期間,傳統民俗體育活動仍是村民最重要的文化娛樂項目。
(3)湘西少數民族村落體育組織管理狀況。
湘西少數民族村落組織體育活動時,除了少數村民自發參與體育運動,大多體育活動仍然依賴民族活動、節慶習俗和大眾信仰、宗族“權威”等形式來開展。目前多數民族村落尚未形成完善的體育組織網絡,未能充分發揮體育公共服務職能。在精準扶貧進程中,地方文體局積極培養農村體育骨干,并通過培訓的方式向湘西少數民族村落輸送社會體育指導員。但由于目前尚未面向村、寨一級開展社會體育健身骨干培訓,多數村落仍然缺少專業的體育骨干,村落體育治理活動基本依賴村干部、體育教師和村內有威望的人來組織開展,影響了村落體育活動質量。
(4)精準扶貧進程中湘西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狀況。
在推進精準扶貧進程中,中國農民體育協會、湖南省農民體育協會、州縣教體局等單位共同努力,在武陵山區積極開展農民體育健身,為村民脫貧脫困貢獻了重要的體育力量。通過與文旅企業協作,積極挖掘少數民族體育資源,建設體育特色小鎮,大大優化了村落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機制。通過完善農村體育健身器材,大大豐富了村民的體育文化生活。但在體育器材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維護機制,加上社會化力量參與不足,影響了村落內體育器材的有效管理、維護和完善應用。
現階段,湘西少數民族村落尚未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的體育管理機制。大多數村落尚未配備充足的體育指導員,體育活動仍然以傳統的民族活動、節慶習俗為主,與“現代治理”精神存在較大差距。通過對湘西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現狀進行系統化研究,可以看到,村落體育治理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缺乏強有力的村落體育組織。
體育組織是組織體育活動高效、常態化開展的基礎,也是提升村落體育治理能力的關鍵。但湘西少數民族村落普遍缺少完善的體育組織和體育骨干,影響了村落體育質量。同時,由于村落組織缺乏統一管理和發展,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空間不斷縮小,多數民俗體育項目缺乏新的傳承人,瀕臨消失。
(2)缺乏完善的體育設施資源。
完善的體育設施資源是村民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動村落體育治理活動系統化開展的重要基礎。在精準扶貧政策推動下,村落體育健身器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充,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維護常識,體育器材設施利用效率不高。在體育組織經費保障方面,目前多數村落體育活動經費主要依賴政府公共財政支出,缺少良好的企業贊助和村民自發投入,村落體育發展缺乏持續動力。
(3)缺少社會化力量的積極參與。
在村落體育治理進程中,社會化力量參與程度明顯不足,村落體育活動缺乏良好的推廣載體。湘西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需要用現代化思維來推動,從活動組織、資源整合到文化傳承,都需要充分發揮現代村落體育組織的引導作用。特別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湘西地區少數民族村落的體育項目應該從“體育旅游產業”出發,實施產業化建設,拓展傳統體育活動發展空間,激發村落體育治理活力。
(4)缺乏良好的體育健身氛圍。
目前多數村民缺少良好的體育健身意識和正確的鍛煉認知。部分村民將體育運動與農事活動相混淆,對體育活動仍停留在傳統認識。由于對現代體育的競技精神和健身意識缺乏充分了解,影響了村落體育運動的有效推廣和普及。此外,缺乏良好的體育消費習慣。多數村民尚未能形成應有的體育消費理念,在體育技能學習、體育設備采購和參與體育活動等方面,缺少積極性。
通過對湘西地區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狀況進行實地調查,可以看到該地區有著豐富的民族體育資源,在精準扶貧進程中,湘西地區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把握扶貧政策的扶持機遇,積極補充鄉村體育健身資源,挖掘和整理鄉村體育文化,基本上適應了鄉村治理現代化的發展需要。但湘西地區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也表現出一些問題,亟待治理。因此,在決戰貧困進程中,要加快湘西地區少數民族村落體育組織建設,提高組織運行效能,充分發揮相關組織在承擔村落體育活動、整合民俗體育資源、傳承民族體育文化、協助開展村民健身活動等多種功能,積極拓展村落內傳統體育資源發展空間,全面提升少數民族村落體育治理能力,助力湘西廣大鄉村順利“脫貧”。
(1)完善村落體育組織建設,提高體育治理能力。
村落體育組織是主導湘西少數民族鄉村體育治理活動的關鍵主體,針對目前湘西鄉村少數民族體育活動開展進程中主體 “缺失”的問題,要重視體育組織建設,推進相關組織的體育活動籌備能力、體育活動運行水平和體育賽事體系化、品牌化建設,提高村落體育組織的服務能力和實際影響力。要加強體育組織建設,積極鼓勵村落形成由村民主導的體育協會,補充村落體育組織力量。重視體育組織內部溝通機制建設,完善信息溝通流程,構建良好的村落體育發展生態,充分發揮村落體育組織在“精準扶貧”進程中的體育力量。
(2)加快村落體育資源整合力度,完善體育資源。
在優化村落體育治理機制進程中,要充分重視做好湘西少數民族村落現有體育資源的整合工作,通過將村落內傳統民俗體育文化、自然生態環境和宗族“權威”的多方資源相融合,充實村落體育力量。要重視傳承少數民族村落的傳統體育文化,完善傳承機制,加大資金籌集力度,提升對廣大村民的文化保護意識。要加快村落體育資源整合力度,積極培養和建設鄉村體育治理人才隊伍,拓展體育項目的發展空間。
(3)提高廣大村民健身意識,優化體育治理環境。
在全面推進“精準扶貧”政策以來,湘西少數民族村落大眾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對體育運動的參與認知也更加成熟。但長期以來,村落大眾缺乏對體育運動的價值認識,加上體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影響了體育治理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要重視改善村民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嘗試引導大眾積極參與體育消費,營造良好的村落體育文化。要充分發揮多種媒介的教育優勢,積極宣傳現代體育意識,改善村落體育治理環境。
(4)吸引多方力量參與,激活村落體育發展活力。
在精準扶貧視域下,湘西地區少數民族村落體育資源既是鄉村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發展鄉村產業,實現精準脫貧的重要途徑。通過發揮湘西鄉村優美的自然生態優勢,充分利用鄉村體育項目的民俗文化資源,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吸引市場化企業參與村落體育產業發展,充實村落體育發展活力。要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公共服務能力,通過采用社會化購買服務、加大資金傾斜力度等多種方式,扶持村落體育組織發展,全面提高鄉村體育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