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云南 昆明 651701;2.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云南 昆明 651701)
高考的改革主要是能夠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教育朝著全面發展的道路前進。體育教育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只有全面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才能夠符合當前的時代要求。那么高考改革究竟給高校的公共體育課程帶來怎樣的影響?下面筆者就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改革”這個字眼是從春秋時期開始出現的,改革顧名思義就是讓舊俗的制度能夠經歷一個階段的革新,變得更加完善和具體。而通常一個改革是否能成功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高考改革就是基于教育行業中的一種大革新,在傳統的教育中,許多教師并沒有重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無論是從小學時期還是初中時期,在大多數人的嚴重都認為體育課程僅是放松的場所,用來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每當文化課的課程不夠使用時,這些教師就會私自的挪用體育課堂來進行自己的教學課程。久而久之,這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就會造成一定的阻礙。尤其是針對于高校的孩子們來說,體育更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這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促進的是綜合素質的發展。而隨著高考的改革,許多地方都把體育這門學科正式的列入考試的內容中,這種做法從一定程度上能夠正視體育給學生帶來的效益,讓其他學科的教師也提高了對體育教學的認知。
不僅如此,新的高考制度出現也能夠符合當前教育發展的需求,在學生日常的生活中,傳統單一的學科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只有多元化的課程才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隨著高考改革,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強,改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更加豐富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提高,也從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強健體魄的培養。這種新穎的教學體系引入到學生的實際教學中,恰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促使學生能夠在這種嶄新的教學方式中提高全面綜合素質的發展,走向全面發展的人才道路。
體育學習時高校學生學習階段中的最后一站,也是體育學習的最高層次,不僅需要對之前的學習內容進行升華,還需要為未來的健康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并沒有做好承上啟下的工作,而具體的情況筆者主要從指導思想、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課程設置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對體育意識方面的研究,許多高校在實際教學中對體育這部分的工作依舊不夠重視,而教師對學生的主體性認識也不夠深刻,不能夠真實有效的懂得體育對學生未來存在的作用,甚至許多高校體育教學的培養目的僅僅停留于掌握基礎的技術和技能為中心,不能夠融入到學生的思想中,讓學生培養一個良好的體育運動意識。而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同樣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在離校后就放棄了對體育的鍛煉;
第二,從教學的目標和方法來進行研究,教學的目標能夠決定一堂課程的教學效率,倘若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比較偏向技能性,那么學生就會朝著技能性的方向發展。而教師如果設置的目標比較偏向知識性就會導致學生朝著知識性的體育方向發展。這兩種的教學目標都是缺乏了一定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只能夠讓學生停留在體育教學的表面,丟失了情感的教學。而從本質上來說這種教學的體系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沒有明確的目標,對其效果的評價也是較難實現。學生只能夠根據教師安排的任務進行學習,而沒有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甚至在教學的過程中,許多體育教師就是要求學生要按照自己所教導的方式和動作去進行練習,考試評價的標志也是按照枯燥、死板的標準動作來進行對應的評分。如此一來,就會難以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還會讓學生逐漸放棄了對體育的學習;
第三,關于教學的內容來進行研究,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也有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高校都錯誤的認為全面發展就是需要教授給學生各種各樣不同的知識,讓學生能學習到多種運動項目的技巧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事實上這就是高校中的一個誤區,就會導致在實際的教學內容中忽略了理論教學在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理解運動、掌握方法和學后等方面應用的價值教育,忽略了教學與運動兩者之間了相互關系。導致了學生也對體育教學出現了片面的認識,認為體育就是與“運動”之間相互掛鉤。這種教學的內容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讓高校的體育教學變成了一個體育競技場,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化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
第四,關于教學的評價來進行研究,評價也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但在大多數高校的評價中,都是以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這種教學評價過分的強調客觀化、量化評價,造成學生會在這種評價中逐漸的消極下去,不能夠很好的體現教育過程的民主化和人性化。尤其是針對公共體育課程,更是將成績作為了唯一的標準,不能夠綜合看待學生的實際情況,通常都是采用幾個考核的項目和理論知識給予評定,這種追求效益的體育教學形式只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地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高考改革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實際發展所進行的,通過加入體育課程來完善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而隨著高考改革,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就會對體育這門學科逐漸重視起來,能夠運用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體魄。這對于高校的教學來說有著重要的鋪墊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都是根據在改革前所進行設計的,這種體育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學生需求,所以,教師要能夠調整好傳統的教學大綱,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和知識,引導學生意識到在大學中的體育依舊重要,改變學生不重視的思想,讓學生意識到體育在大學階段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樹立一個正確健康的學習理念。而這種教材的改革可以從兩個部分來進行執行,首先是可以通過增加理論課程的比例,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夠加深對體育健康的理解,掌握進行身體鍛煉的原則和方法,為終身從事的體育活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次就是能夠加強教材的建設,許多高校采用的體育教材還是舊版本的知識,而為了能夠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的學習到對應的體育知識,除了要能夠增強學生對運動的技術學習,還需要從學生實際的健康體質出發,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和掌握好基本的體育技能,從而形成一個終身的體育鍛煉思想。
在高考改革前的高校體育教學往往都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中心,教師讓學生學習什么,學生就必須要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對應的體育知識學習工作,這種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的脫離了教育的理念。而在高考改革后,高校對體育教學也變得更加的重視,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還能夠還給學生主體的地位,提倡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來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觀念創新是體育教學改革的前提,想要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提高效率,實現預期的目標,首先就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掛念,樹立一種新型的體育發展價值觀,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其次,要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樹立全面發展的掛念,提升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終身體育能力,只有學生形成了正確的思想,才能夠逐漸的對體育課程感興趣。最后,還需要讓這種新型的理念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能夠在自己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中進行對應的學習工作,就會勾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際的體育運動教學中,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做到高效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僅如此,這種新的教學體系,還能夠使學生的素質水平與心理健康都得到相對應的提升,使學生的性格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通過多渠道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培養自身的心理素質,培養自身良好的運動習慣,為今后的體育鍛煉奠定一個基礎。
對于一個高校來說,規范的教學評價體系是不可缺少的,而要建立和完善規范的教學評價體系,首先就要能夠建立教學監控制度。在傳統的評價體系中,許多高校采用的還是傳統單一的教學體系,通過成績來對學生進行實時的評價,這種評價的方式就會導致學生不能夠真正的融入到實際的教學中。而隨著高考改革后,高校體育課的評定成績也改變了傳統的模式,過去的體育都是依靠成績來進行對學生實際的劃分,而在新型教學體系中,就改變了這種傳統的評價體系,在原有的基礎上,還出現了更加豐富的評價內容,淡化了成績作為唯一標準的評價體系,加入了平時表現的得分項目,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學習中,能夠重在培養自身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和體驗運動的樂趣。
隨著高考的改革,高校的體育教育課程逐漸轉變為了以素質教育為基本理念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而展開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那么就會導致教師在教學時,無法針對每一個學生開展有效的教學。所以,教師就可以根據這種現狀搭建一種全新的教育平臺,積極發展創新性體育教育模式,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中的積極引導作用。而這種教育平臺在搭建時主要就是通過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交流關系而進行的。讓學生能夠敢于在實際的課堂中發言,能夠大膽的質疑教師所講解的問題。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這種教學時,需要能夠將自身的引導作用發揮到極致,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體育知識理論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而不是局限于當前的課堂內。利用這種嶄新的教育平臺能夠讓學生更加的放開自我,大膽的嘗試新鮮的事物,能夠在相互的溝通和交流中提高自身的體育水平,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發展,為今后的體育鍛煉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高考改革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讓高校的體育教學走上更加正確的道路,還能夠加強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建立健全完善的體育評價體系。促使學生能夠在這種新型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完善“德、智、體、美、勞”的發展。